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袁東風

鎖定
袁東風,男,工學博士,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IEEE高級會員,IEEE山東分會主席,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子學會理事,中國電子學會第七屆學術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數字內容安全專業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山東省“中國虹計劃”協同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山東省信息化專家組副組長,《山東大學學報(理綜版)》第六屆編委會常務委員,2006年獲山東省首屆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榮譽稱號。北京郵電大學兼職教授博導。
中文名
袁東風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主要成就
山東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3年)
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等(2005年)
主要成就
山東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獎自然科學類一等獎(2006年)
代表作品
《LDPC碼理論與應用》,《編碼調製技術原理與應用》等
學    位
工學博士
職    稱
教授

袁東風人物經歷

1988年于山東大學電子工程系通信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並獲理學碩士學位;
  • 2000年1月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並獲工學博士學位;
  • 1993年12月-1994年12月赴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algary)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任訪問教授;
  • 1998年10月-1999年1月赴德國愛爾蘭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rlangen)電子工程系任訪問教授;
  • 2001年6月-2002年6月赴美國密歇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 Ann Arbor)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任訪問教授;
  • 2005年11月- 2006年1月赴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電子工程系任訪問教授;
  • 2006年11月- 2007年1月受歐盟Erasmus Mundus項目資助赴英國海瑞瓦特大學(The Heriot-Watt University)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工程系任VIBOT訪問學者;
  • 2007年2月- 2007年3月赴德國烏爾姆大學(The Ulm University)通信工程系任訪問教授;
  • 2007年6月- 2007年7月赴法國雷恩國家應用科學研究院(INSA Rennes)通信技術研究所講學。
  • 曾多次擔任IEEE VTC Fall,IEEE ICC,IEEE WCNC,IEEE VTC Spring,IEEE PIMRC等多個世界著名國際通信學術會議的論文審稿人,並多次擔任過國家級刊物《電子學報》、《通信學報》、及英文刊物WCM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CJE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等的學術論文審稿人。擔任過多屆國際通信會議組織委員會成員,分會場主席。

袁東風主講課程

本科生
袁院長在給學生上課 袁院長在給學生上課
1. 數字電路
2. 糾錯碼與差錯控制系統設計
3. 移動通信
4. Mobile Fading Channels and its Error Control Design (用英語講授)
5.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用英語講授)
碩士研究生
1. 信息論基礎
2. 數字移動通信
3. 糾錯編碼原理及其應用
4. 現代通信新技術前沿動態講座
5. 專業英語
博士研究生
1. 高等信息論
2. 高效調製新技術
3. 專業英語

袁東風研究方向

所從事的研究領域為:寬帶移動通信(BWM/A)、無線通信網絡(WCN)等。主要研究方向有:信息理論與技術、移動衰落信道的糾錯編碼抗干擾技術、編碼調製結合抗干擾技術(TCM、MLC、BICM)、多輸入多輸出系統(MIMO)、時空編碼調製技術(Space-Time Coded Modulation)、Turbo-Code、LDPC code及迭代譯碼技術、信源信道聯合編碼技術、正交多頻調製技術(OFDM)、多載波調製技術(MCM)、自適應編碼調製技術(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無線通信網絡中的跨層設計(Cross Layer Design)、協作通信與網絡編碼、無線資源管理技術(RRM)、認知無線電網絡(Cognitive Radio Network)、物聯網及無線傳感網技術等。

袁東風主要貢獻

在所從事的研究領域中,已在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Area on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 on Vehicle 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 on Mobile Computing、IEEE Communication Letters、WCMC、CJE、電子學報、通信學報等國際國內著名期刊和IEEE組織的國際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其中有348篇論文被SCI (56篇)、EI (292篇)收錄。出版著作6部(含譯著1部),申報國家發明專利46項(26項已授權)。 [1] 
現指導博士研究生9名、碩士研究生14名。自1995年以來共指導29名博士研究生畢業並獲得工學博士學位, 共指導87名碩士研究生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其中有3人的畢業論文獲得山東省優秀碩士論文,2人的畢業論文獲得山東省優秀博士論文。 [2] 
科研項目
已完成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參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1項(參與);中-英科技橋計劃國際合作重大項目1項(參與);德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DAAD)項目1項;教育部數字與微波通信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1項; 教育部高等學校國家重點實驗室訪問學者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劃》項目1項;山東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2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山東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2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等。
現主持
1. 基於空間調製的多天線傳輸理論與應用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3.01-2016.12
2. 第五代移動通信關鍵技術研究,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項目,2014.04-2017.04
3. 基於虹計劃的教育雲系統,山東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專項,2013.06-2015.12

袁東風獲獎記錄

是2000年教育部公佈的第一批《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劃》項目獲得者。山東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學術帶頭人。山東省“通信與信息系統”省級強化建設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山東省“寬帶無線通信技術”省級重點實驗室學術帶頭人。
部分科研成果獲獎項目
1. 低成本、低功耗、雲架構的新型信息化系統,獲2013年山東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首位);
2. 高效多級編碼調製在衰落信道中的最佳設計及應用,獲2005年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首位);
3. 寬帶無線通信網絡中的跨層設計與資源優化, 獲2012年山東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5位);
4. 基於空時頻分集的高速通信抗干擾理論及關鍵技術研究,獲2007年山東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首位);
5. 多級編碼調製技術在寬帶無線移動通信中的研究,獲2003年山東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首位);
6. 税控燃油機智能控制系統,獲2005年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首位);
7. 最佳編碼調製方案在移動數據、圖像傳輸系統中的性能研究,獲2000年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首位);
8. 基於空時分集技術的高速通信抗干擾理論及關鍵技術研究,獲2006年山東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獎自然科學類一等獎(首位);
部分教學成果獲獎項目
1. “國際化視野下通信工程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獲2009年山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首位);
2. 《無線通信》課程,獲2007年國家首批雙語教學示範課程稱號(首位);
3. 《通信原理》課程,獲2008年山東省高等學校省級精品課程稱號(首位);
4. 《高頻電子線路》課程,獲2007年山東省高等學校省級精品課程稱號(首位);
5. 獲2006年山東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獎;
6. 《電子設計自動化》課程體系與實驗室建設, 獲2000年山東省教委省級優秀實驗室成果獎 三等獎 (第二位);
7.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及創建《電子設計創新實驗室》, 獲2001年山東省教委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 二等獎 (第二位);
8. 電工電子學實驗教學體系建設, 獲2002年山東省教育廳省級優秀實驗技術成果獎 二等獎 (第四位);
9. 創建《電子設計創新實驗室》,獲2002年山東省教育廳省級優秀實驗技術成果獎 三等獎 (第四位);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