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衡山箬竹

鎖定
灌木狀或小灌木狀類。地下莖復軸型;竿的節間呈圓筒形。竿籜宿存性;籜鞘較長於或短於節間,有毛或無毛;籜耳存在或缺如;籜舌一般低矮,稀可高至3毫米左右;竿每節僅生1枝,其直徑通常與主竿相若,有時竿上部的分枝則每:節可多至2—3枝。葉鞘宿存;葉片通常大型,具有多條次脈及小橫脈,幹後平展或波狀曲皺,稀可在背面中脈之兩側皆有
中文名
衡山箬竹
拉丁學名
Indocalamus longianritus Hand.-Mazz var. hengshanensis Zhao et Yang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禾本目
禾本科
箬竹屬
箬竹組
箬葉竹
變    種
衡山箬竹
分佈區域
湖南衡山,平江等縣

衡山箬竹形態特徵

灌木狀或小灌木狀類。地下莖復軸型;竿的節間呈圓筒形。竿籜宿存性;籜鞘較長於或短於節間,有毛或無毛;籜耳存在或缺如;籜舌一般低矮,稀可高至3毫米左右;竿每節僅生1枝,其直徑通常與主竿相若,有時竿上部的分枝則每:節可多至2—3枝。葉鞘宿存;葉片通常大型,具有多條次脈及小橫脈,幹後平展或波狀曲皺,稀可在背面中脈之兩側皆有…行毛茸。花序呈總狀或圓錐狀,着生於葉枝下方各節的小枝頂端.花序分枝緊密或疏鬆而展開;小穗含數朵乃至多朵小花,疏鬆排列於小穗軸上;穎2(3),卵形或披針形,先端漸尖或呈尾狀;外稃幾為革質,呈長圓形或披針形,具數條縱脈,稀可還具小橫脈,無毛或被微毛,基盤密生絨毛;內稃稍短於外稃,稀可等長,通常先端具二齒或為一凹頭,背部具2脊,脊或脊間兩稈之上端生有稀疏微毛;鱗被3;雄蕊3,花絲互相分離;子房無毛,花柱2枚。
箬葉竹(原變種)
竿直立,高0.84-1米,基部直徑3.5-8毫米;節間長(8)10-55釐米,暗綠色有白毛,節下方有一圈淡棕帶紅色並貼竿而生的毛環,竿壁厚1.5-2毫米;竿節較平坦;竿環較籜環略高;竿每節分1枝,惟上部則有時為1-3枝,枝上舉。籜鞘厚革質,綠色帶紫,內緣貼竿,外緣鬆弛,基部具宿存木栓狀隆起環,或具一圈棕色長硬毛,背部被褐色伏貼的疣基刺毛或無刺毛,有時有白色微毛;籜耳大,鐮形,長3-55毫米,寬1-6毫米,綠色帶紫,干時棕色,有放射狀伸展的淡棕色長繸毛,其長約1釐米;籜舌高0.5-1毫米,截形,邊緣有長為0.3-3毫米的流蘇狀繸毛或無繸毛;籜片長三角形至卵狀披針形,直立,綠色帶紫,先端漸尖,基部收縮,近圓形。葉鞘堅硬,無毛或幼時背部貼生棕色小刺毛,外緣生纖毛;葉耳鐮形,邊緣有棕色放射狀伸展的繸毛;葉舌截形,高1-1.5毫米,背部有微毛,邊緣生粗硬繸毛;葉片大型,長10-35.5釐米,寬1.5-6.5釐米,先端長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無毛或有微毛,次脈5-12對,小橫脈形成長方格形,葉緣粗糙。圓錐花序形細長,長8-15.5釐米,花序軸密生白毛氈毛;小穗長1.5-3.7釐米,淡綠色或成熟時為枯草色,含4-6朵小花;小穗軸節間長6.8-7.2毫米,呈扁棒狀,有縱稜,密被白色絨毛,頂端截平;穎2,先端漸尖成芒狀,第一穎長3-5毫米(包括芒尖長1毫米在內),3-5脈,第二穎長6-8毫米(包括芒尖長1.2毫米在內),7-9脈;外稃長圓形兼披針形,先端有芒狀小尖頭,第一外稃長10-14毫米(包括芒尖長2-2.5毫米及基盤長0.2-0.5毫米在內),11-13脈;第一內稃長7-10毫米;脊上生有纖毛;花葯長約5毫米;柱頭2,羽毛狀。穎果長橢圓形。花期5-7月,筍期4-5月。竿通直,可作毛筆桿或竹筷;葉片可制斗笠、船蓬等防雨用品的襯墊材料
14d. 衡山箬竹(變種)(植物分類學報)
var. hengshanensis H. R. Zhao et Y. L. Yang in Act. Phytotax. Sin. 23(6): 464. 1985.
本變種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籜耳為半截的鐮形,葉片下表面的中脈一側有1行毛茸。
產湖南衡山、平江等縣。生於山坡,亦有栽培。模式標本採自湖南衡山白洋坪。 [1] 

衡山箬竹生長環境

衡山箬竹生長於山坡。

衡山箬竹分佈範圍

衡山箬竹分佈於湖南衡山、平江等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