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衚衕張

鎖定
“衚衕張”其人名叫張毓雋,因多年從事北京的衚衕藝術創作而被譽為“衚衕張”。
中文名
衚衕張
別    名
張毓雋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衚衕張個人簡介

衚衕張創作的老北京立體街景 衚衕張創作的老北京立體街景
張毓雋創作的這些老北京立體街景,長約百米,老字號店鋪林立,各種人物生動傳神,包括寶瑞興醬菜店、福合成煤棧、祥生馬尾鋪、天順籠屜鋪、德義成弓箭鋪、福昌德米糧店、寶三元錢燭店、元豐泰棉花店、東恆肇當鋪、三慶園戲樓、華美齋燈籠鋪、合義齋灌腸鋪、洋合煤油莊等有名的老店鋪。創建這些店鋪,也耗費了“衚衕張”的不少心血。

衚衕張藝術成就

在宛平城張毓雋的個人博物館內,沿着館壁曲折盤旋着一條“百米衚衕”,這是張毓雋用了十年時間才完成的泥塑作品,它濃縮了30年代老北京的市井衚衕,再現一個真實的“四九城”。
辭掉工作拾起兒時愛好
張毓雋曾在郵局做宣傳工作,1991年他辭去這個讓不少人羨慕的工作,一頭扎進泥塑中。
衚衕張創作的老北京立體街景 衚衕張創作的老北京立體街景
我從小就喜歡搞美術、民俗的那些東西,那時特別愛用泥捏東西玩。”張毓雋僅僅是為了兒時的興趣,開始鑽研泥塑。“開始沒人指點,就連泥塑用的土都找不到,自己反覆地試,浪費了許多時間。”後來,他對泥塑的執着感動了一位老師,得到點撥後,張毓雋才真正搞起了泥塑。
受老舍作品影響欲塑百米衚衕
1996年初,受老舍作品的影響,張毓雋想通過一個載體再現老舍作品中老北京的風貌,“現在老北京的衚衕、四合院正在消失,為了能讓過去‘四九城’的那些故事流傳下去,我決心做這個‘百米衚衕’”。
為了它,張毓雋查閲了大量關於老北京的資料,並且到各個衚衕走訪那些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老人,聽他們講出當年能代表老北京特色的市井文化。
潛心創作十年不間斷
張毓雋用十年的時間塑成了這個衚衕,人、車、馬、樓、攤位、作坊、商鋪等帶有老北京特色的作品,都是他親手製作。
“這其中不只是泥塑,也會用到木頭、鐵、布等原料,反正不會做就慢慢琢磨着來。”賣糖葫蘆的小販、雪夜獨行的外鄉人,迎親的花轎、路邊的絨線鋪,鮮活地再現了當年的“四九城”。
建藝術館展現老北京風貌
2006年,張毓雋成立了“衚衕張”民俗藝術館,他10多年來收藏的30年代到80年代的老物件兒和“百米衚衕”都在裏面。曾有許多老人來參觀,看到絨線鋪門前掛着的煙袋鍋,老人説記得這個大煙袋,但是卻忘記了那是當年著名的天合成絨線鋪的招牌。“我建這個紀念館,就是因為這個。”
目前,張毓雋還在苦心經營着他的藝術館,“從準備到建館,用了我10多年的時間,許多人認為我太辛苦了,但是我從中體會到的快樂是別人無法體驗的。”

衚衕張老北京

衚衕張創作的老北京立體街景 衚衕張創作的老北京立體街景
——“衚衕張”京味藝術一瞥 紀從周
誰見過老北京?隨着時代的變遷,高科技的發展,如火如荼的建設,北京城日新月異,老北京早已遁去了身影。然而,“衚衕張”卻把一個活脱脱的老北京呈現在觀眾面前。
當你走進“衚衕張”民間藝術館,立體的“老北京”就會直觀、質感地映入你的眼簾,老北京的風貌,老北京的習俗,老北京的市情,老北京的建築,老北京的五行八作……令你如同置身老北京,身臨其境地感受老北京。
好,先讓我們走進歷史,走馬觀花地瞥一瞥老北京——
油鹽店:北京人過日子,每天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其中的油、鹽、醬、醋四樣,要到油鹽店中去買,有句俗話叫:“沒有不開張的油鹽店”,足見老北京的油鹽店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老北京的油鹽店是很平常的商家,遍佈於街巷。值得老北京人懷念的是它們貨真價實。
喜轎鋪:就是租賃辦喜事用的喜轎和執事的店鋪。如開道的鑼、朝天鐙、旗傘、扇、嫁妝台等以及各種響器(大鼓、嗩吶等)。此外所有轎伕、打執事、抬嫁妝的人所穿的特製服裝(嫁衣)喜轎鋪都有。
燒酒鋪:老北京人喝的燒酒,就是我們常説的“老白乾”。北京城裏各個階層的人,凡是好來兩口兒的人們,大都喜歡飲這種酒。
餑餑鋪:“餑餑”一詞起源於元代蒙古族的一種特色點心。後由於滿蒙民族的入關,“餑餑”漸傳至京城。老北京的旗人習慣將糕點稱為“餑餑”。聚慶齋餑餑鋪,最初店名是聚慶齋京果鋪,門市坐落在前門外大柵欄路北,前店後廠式手工生產,隨產隨銷。
炒肝店:“炒肝兒”是清末由前門外鮮魚口“會仙居”的“白水雜”改進而成,一時間在京味小吃中別樹一幟。會仙居的炒肝兒出名後,北京城的小飯館、小吃店都相繼添了炒肝兒。
燈籠鋪:燈籠是北京傳統手工藝品,主要分為六方宮燈和花燈兩大類。清代皇家內務府下轄的“造辦處”也設有專做宮燈的作坊。清末至民國時期,北京前門外廊房頭條,就有文盛齋、華美齋、美珍齋、秀珍齋等十幾家燈籠鋪,其中以文盛齋最為有名。
戲園子:位於前門外肉市路東的廣和樓戲園,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先生初次登台即是在廣和樓。……
老北京”以其形似,以其神似,以其京味藝術,潛移默化地與觀眾對話,令來自全國各地、世界各國的人歎為觀止。
的確,“老北京”的街景場面不僅僅是形似,而更使人獲得超出表面真實的藝術享受。因為它不是“老北京”簡單的模型,不
是老北京簡單的風貌微縮。看那場面的色彩、意境、藝術構思等,都是植根於老北京而加以藝術化,予人以幽深、恬淡、濃郁的生活氣息,藴含了張毓雋對自己的民族文化、對自己國家和人民的真摯情感,發人深省,誘人聯想,給人感染。
張毓雋是上世紀60年代生人,對老北京二三十年代的事情並沒有經歷過,那麼他又是如何尋找“老北京”的?如何面對歷史材料進行深入挖掘、精心選擇,使之呈現出“老北京”獨特的藝術美呢?
張毓雋説,這都源於一個“情”字。這個情,是北京人對過往生活的回憶之情,是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是北京人之間的那份有情有禮有節的和諧之情。
“是老舍先生的文學作品影響了我。”張毓雋説,先是龍鬚溝,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人藝老藝術家葉子表演的丁四嫂。她那一聲沙啞中帶着老北京女人獨特的潑辣和倔強的“小妞子!”令他感到洞徹心扉的震撼。這聲音是老北京人世世代代在皇城腳下的衚衕裏歷練出的北京精神,是最底層勞動人民發自內心深處的呼喚。後來,他又陸續閲讀了《駱駝祥子》、《我這一輩子》、《四世同堂》及話劇《茶館》等。老舍先生展示的老北京的社會百態,讓他切身感受到老北京和北京人的生活狀態與質樸的情感。
“受到這些作品的啓發。我才有了用藝術作品立體的將老北京寫意創作出來的想法”,他説,“從這個層面上説,老舍先生是我精神上的良師。”
那麼,找一種什麼方式,找一種什麼載體,來直觀、真實、形象地再現“老北京”,以表達心中對老北京的摯愛、對老北京的追憶,並能引起觀眾共鳴呢?為此,張毓雋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反覆的實踐。先是從他最諳熟的泥人開始,做了許多展現老北京生活的泥人。覺得有些單調,於是又加上一些諸如小門樓、街道、樹木等場景。就這麼做了十三四個,無意間將它們擺放在一起——突然給了他一個驚喜:太有老北京的特色了!看着看着,竟如同置身於那個年代、那個街市之中。由此,展現老北京風貌的想法孕育心中,並開始訪遍北京的大街小巷,查找相關資料,和老人們聊天。
張毓雋説,有一次他遛衚衕時,被悦耳的笛聲所吸引,尋聲而去,見是一賣竹笛的老爺子在吹,便靠着電線杆聽起來,越聽越入神。老爺子見狀,問他聽出什麼來了。他説非常好聽,但是不太懂。老爺子説,他過去是在八大胡同妓院裏給人家演奏的,前前後後跟過好多班子。之後他們足足聊了一個小時。從中他知道了許多老北京的故事。
還有一次午後,他想去拍些衚衕的照片。當穿過一條衚衕時,一座老北京的四合院門樓映入眼簾。在陽光的照射下。那門樓顯得那樣滄桑、沉穩。穿過門樓,較深處的是二門。大門和二門之間的過道中,是一片藤草掩映下的陰涼。一把黃裏泛紅的老藤椅上面坐着一位微微發福的北京老大媽。旁邊的牆上自然的垂擺着茂密的絲瓜藤。剛長出的小絲瓜還帶着嬰孩般的嫩綠。陽光透過這些幽幽的藤草照射到老太太的臉上。顯得她格外的慈祥。她眯着眼睛,享受着北京午後衚衕裏的寧靜與安逸。善於觀察的張毓雋怔住了:這不正是一幅活生生的老北京市井風情畫嗎?門口的蒼灰、絲瓜藤草的嫩綠、陽光的明黃、老太太銀白色的頭髮……
他説,當時迷人的景緻,讓他想起了四合院裏一年四季的收穫。春天的新綠、夏天的繁花、秋天的大柿子和尜尜棗。甚至冬天的大白菜和黑煤球。
“這不就是我正想做的嗎?”張毓雋説,這種純粹的老北京的生活方式應該作為一種文化遺產被保護起來,於是便產生了將老北京人吃、喝、玩、樂濃縮到一個館中、全方位再現老北京人生活的創意。
有了明確的創意,“老北京”的工程就開始上馬了。如果説是一篇文章,或是一幅寫意畫,可以靜觀默察,爛熟於心,然後“凝神結想,一揮而就”的話,那麼“老北京”的街景可就不是“一揮而就”那麼簡單了。這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張毓雋一干就是10年!走遍北京的大街小巷,蒐集素材,四處尋找合適的創作材料。從設計、創作,到一遍遍地修改,其間的艱辛只有他自己知道。在各地蒐集創作材料的時候,由於衣服又髒又破,有兩次竟讓警察誤認為他是盲流……
當出神入化的“老北京”展現在觀眾面前時,當觀眾痴迷地觀賞讚嘆之時,有誰知道孕育其中的“情”、包含其中的心血和汗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