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行香子·三山作

鎖定
《行香子·三山作》是宋代詞人辛棄疾所寫的一首詞。上片寫盼望及早歸耕而不得的急躁不耐之心情,下片寫預想盼到“天心肯後”的欣喜心情。全詞以陰晴難測的初春天氣比喻當時的政治形勢和自己的矛盾心境,表達了倦遊思歸的願望。
作品名稱
行香子·三山作
作    者
辛棄疾
創作年代
宋代
作品出處
稼軒長短句
文學體裁

行香子·三山作作品原文

行香子·三山作
好雨當春,要趁歸耕。況而今、已是清明。小窗坐地,側聽檐聲。恨夜來風,夜來月,夜來雲
花絮飄零。鶯燕丁寧。怕妨儂、湖上閒行。天心肯後,費甚心情。放霎時陰,霎時雨,霎時晴 [1] 

行香子·三山作註釋譯文

行香子·三山作詞句註釋

①“好雨”四句:表達歸耕退志心情急迫。以當春好時節,清明過了即暮遲的遞進方式抒發。好雨當春:用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詩意。趁:指趁“好雨當春”時節。
②“恨夜”三句:謂春夜風雲變幻,陰晴無定,可恨之意在夜景外諸情事。
③“花絮”三句:春暮風雨,擔心雨後路泥濘,有礙去湖邊漫步。儂:你,指詞人。
④“天心”兩句:謂天意如何實已定,何必人們多費心思去猜測。天心:上天之心,此喻朝廷意向。
⑤“放霎”三句:謂忽兒陰雨忽兒放晴,天意難測。霎時:猶言一霎兒。李清照《行香子》詞:“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2] 

行香子·三山作白話譯文

識趣的好雨當春發生,我要趁這時令回家躬耕,何況現在已經到了清明。我獨自悶坐在小窗邊,側耳傾聽檐間的滴水聲。可恨夜晚一會颳起大風,一會兒升上明月,一會兒鋪滿烏雲。
落花飛絮在風雨中飄零,黃鶯燕子再三對我叮嚀,怕妨礙我到湖畔閒行。只要天意允許我在湖邊漫步,我又何必這樣煩悶操心。但我擔心老天爺放任天氣一霎時便陰沉,一霎時下雨,一霎時又晴。 [3] 

行香子·三山作創作背景

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 [6]  春,作者正在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撫使任上。從去年冬天至現在,因為心情的鬱悶和志願的不遂等,他曾屢次上書求歸,但是朝廷對他始終沒有明確答覆。他猜測朝廷政治氣候的變化,他對於君威難測深有感受。於是在清明節春雨未晴、風雲不定的氣候中,他在三山的一座小窗內,寫下了這首明志與抒憤的詞。 [3] 

行香子·三山作作品鑑賞

行香子·三山作文學賞析

發端三句,直道思歸之願,文義十分明顯。“小窗”二句,敍寫聽雨情狀,為下文借自然物象抒情作一引導。上片第三個層次以一個感情色彩極濃的“恨”字貫串“夜來風,夜來月,夜來雲”三句,以春夜陰晴無定、變幻莫測的天象,喻示自己受盡了朝中及地方官場小人的讒謗迫擾,已不堪忍受。
下片頭三句先以清明後春事闌珊、花柳飄零比喻政治上的好時光已白白過去,次以鶯燕叮嚀之語暗示自己尚受到種種牽制,未必能自由歸去。“天心”句至末尾是最後一個抒情層次,説是隻要皇帝批准了,事情就好辦;然而君心難測,就如自然界忽風忽雨,忽陰忽晴,令人捉摸不透,真叫人悶殺。
全篇以比興為主,抒情婉轉曲折。意在言外,代表了稼軒詞的另一種風格。 [4] 

行香子·三山作名家點評

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啓超《稼軒年譜》:“此詞除發端三句直説歸意之外,其餘都用比興手法,意內言外,紆曲深婉。” [5] 

行香子·三山作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辛棄疾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追贈少師,諡忠敏。有詞集《稼軒長短句》。
參考資料
  • 1.    聿文編輯,中華文學傳世經典 3 宋詞,浦東電子出版社,2002.03,第663頁
  • 2.    李清照 姜夔 辛棄疾 元好問合集,時代文藝出版社,,第223頁
  • 3.    章培恆,安平秋,馬樟根主編;楊忠譯註,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辛棄疾詞選譯 修訂版,鳳凰出版社,2011.05,第191-192頁
  • 4.    劉揚忠評註,宋詞名家誦讀 辛棄疾詞,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03月第1版,第175頁
  • 5.    徐漢明選著;黃志良,黃沛然配畫,配畫辛詞一百首,巴蜀書社,1993.10,第156頁
  • 6.    成都學者費著:整理與傳播“天府文化”的先驅  .政協四川省委員會辦公廳.2020-08-28[引用日期2021-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