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血紅扇頭蜱

鎖定
血紅扇頭蜱(學名:Rhipicephalus sanguineus)是硬蜱科、扇頭蜱屬動物。雄性盾板側溝窄長而明顯,後端包圍緣垛Ⅱ;後中溝稍寬,不深;肛側板似三角形,長為寬的2.5-2.8倍,內緣中部稍凹,其下方凸角不明顯或圓鈍。雌性盾板長勝於寬,肩溝明顯,延至盾板後側緣,生殖孔寬U形。雌、雄足基節Ⅰ內外距約等長,闈氣門板毛稀少。 [1] 
血紅扇頭蜱棲息於農區、林地及城市綠地。三宿主型。成蜱主要寄生於犬,也寄生於綿羊、山羊、牛等家畜以及野豬、野兔、狐、大耳蝟等野生動物,偶侵襲人。通常以飢餓的成蜱、吸血的若蜱或幼蜱自然越冬,畜舍的石塊下、磚瓦下都是它的越冬場所。廣泛分佈於全世界,從北緯50°到南緯35°,是分佈最廣的一種蜱。不僅分佈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而且也分佈於温帶地區。
(概述圖參考來源: [2] 
拉丁學名
Rhipicephalus sanguineus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螯肢亞門
蛛形綱
亞    綱
廣腹亞綱
蜱蟎目
硬蜱科
扇頭蜱屬
血紅扇頭蜱
亞    種
[3] 
命名者及年代
Latreille,1806
中文名
血紅扇頭蜱

血紅扇頭蜱動物學史

血紅扇頭蜱在形態上有很大變異,所以,既往文獻上的描述與實際標本亦有不少差異如雄性肛側板的內緣有無齒突,典型的標本確無齒突,但也有的似帶出一點小凸起;氣門板的形狀,典型者應是匙形,基部較寬,向後漸窄,至達盾板背緣方有一點微彎,但亦有的背突彎曲較大雌性者,第Ⅰ基節外距短於內距,但亦有近等長者。在新疆檢視大量的標本後發現,分佈於吐魯番地區,寄生於蒙古兔和刺蝟體上的為典型標本;分佈於喀什刺蝟體上的較為典型。而分佈於嶽普湖及洛浦地區寄生於羊體上的則變異較大。
1991年5月10日採自嶽普湖地區羊體上的一批標本,經分類鑑定,其中圖蘭扇頭蜱Rhipicephalus turanicus)為85♂♂、11♀♀,血紅扇頭蜱為40♂♂、10♀♀.鑑別的主要依據是,雄性氣門板和肛側板的形態,雌性的第I基節外距的長短。這兩個指標也有變異,有的甚至近於中間型這就依據其特徵更多地傾向於何種而定。同年在中國塔里木盆地周圍一些地區,從羊、牛體上採到大量的標本均為圖蘭扇頭蜱。因此,對南疆的血紅扇頭蜱的形態及生物學的特性還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 [4] 

血紅扇頭蜱形態特徵

血紅扇頭蜱雄蜱

體長3.0-3.8亳米(包括假頭),寬約1.6-1.9毫米。假頭基寬稍大於長,六角形,側角明顯,後緣平直;基突明顯,呈齒狀。須肢粗短,第3節端部鈍圓;第1節腹面片狀突較明顯;第1、2節腹面內緣具長剛毛,排列緊密。口下板短,齒式3〡3。
血紅扇頭蜱
盾板長卵形,前部漸窄,後緣圓鈍;刻點粗細不等,分佈亦不均勻。頸溝短,深陷,略呈弧形側溝窄長而明顯,後端與第1緣垛相連,前端起於眼的後方。後中溝較淺,後側溝亦較短。發育很弱,不明顯凸起。緣垛明顯,中垛較寬,尾突或有或無。
肛側板近似長三角形,長約為寬的2.5倍以上,內緣中部有淺凹,無齒突,外緣上段較直,下段與後緣相連成圓弧形,後緣較寬而平直。副肛板窄長,下端較尖。氣門板匙形,基部較寬,向後漸窄,近末端背緣淺弧形達盾板背緣。生殖孔位於基節Ⅱ水平。
足長適中,第4對足略長而粗。基節Ⅰ外距與內距等長或稍短,Ⅱ-Ⅳ節外距均呈短齒狀,內距皆無。跗節I腹緣末端和亞末端無小齒,而第Ⅱ-Ⅳ節則有小齒,爪墊較小,近達爪長之半。 [4] 

血紅扇頭蜱雌蜱

體長一般在2.8-3.8毫米,寬約1.8-2.0毫米。假頭基寬短,六角形,側角明顯;基突寬短;孔區小,卵圓形,前部向外略斜,間距大於其直徑。須肢粗短,中部最寬,前端稍窄,略呈鈍角;第1、2節腹面內緣具粗長剛毛,排列緊密。口下板棒狀,齒式3〡3。
盾板長勝於寬,後側緣微波狀,後緣圓鈍,新鮮標本赤褐色,帶亮光。刻點粗細不均,細點較多,粗點多分佈在邊側和中間。頸溝前部深陷,向後呈八字分開,約達盾板中部之後。側溝明顯,延至盾板後側緣。眼大,卵圓形,位於盾板最寬處。
氣門板逗點形,長大於寬,背突短,略有凸出生殖孔位於第Ⅱ基節水平,吸血後可向前推移。
足較細長,4對足粗細均等。基節Ⅰ外距短於內距,亦有的幾乎等長;基節Ⅱ-Ⅳ各具粗短外距,按節序漸小。跗節Ⅰ端腹面無小齒,Ⅱ-Ⅳ節腹面末端有1略彎的小齒,亞端還有1個微小的鈍齒。爪墊較小,近達爪長之半。 [4] 

血紅扇頭蜱生活習性

血紅扇頭蜱棲息於農區、林地及城市綠地。三宿主型。成蜱主要寄生於犬,也寄生於綿羊、山羊、牛等家畜以及野豬、野兔、狐、大耳蝟等野生動物,偶侵襲人。若蜱和幼蜱寄生:與成蜱類同。成蜱活動季節為3-9月,高峯期5-6月和8-9月。若蜱活動季節為5-9月,高峯期7-8月,通常以飢餓的成蜱、吸血的若蜱或幼蜱自然越冬,畜舍的石塊下、磚瓦下都是它的越冬場所。 [1] 

血紅扇頭蜱分佈範圍

廣泛分佈於全世界,從北緯50°到南緯35°,是分佈最廣的一種蜱。不僅分佈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而且也分佈於温帶地區。主要分佈於日本、越南、尼泊爾、俄羅斯、南亞、阿塞拜疆、土庫曼斯坦、非洲、南歐、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在中國分佈於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江蘇、安徽、福建、山東、河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台灣等地。 [1]  [5] 
血紅扇頭蜱分佈圖 血紅扇頭蜱分佈圖

血紅扇頭蜱繁殖方式

  • 各階段發育週期
雌蜱一生可產卵2000-3900粒。卵經過11-17天的孵化成為幼蜱,幼蜱經過2-3天的吸血前期進入吸血期,吸血期需要4-7天,幼蜱在蜕皮前需經過6-10天的蜕皮前期後進行蜕皮變為若蜱;若蜱吸血前期為3-4天,吸血期為8-12天,經過8-15天的蜕皮前期後蜕皮成為成蜱;成蜱吸血前期為5-6天,吸血期為10-14天,成蜱飽血後經過5-7天的產卵前期進入產卵期,成蜱的產卵期約10-18天。血紅扇頭蜱經過人工飼養完成一個世代大約需要72-113天。 [5] 
  • 產卵
成蜱飽血後掉離宿主。成蜱經過5-7天的產卵前期,雄蜱開始爬向雌蜱並與之交配產卵。血紅扇頭蜱蟲卵為類圓形,長寬為(0.77-0.85)毫米×(0.47-0.50)毫米,深黃白色透亮,剛產出的卵呈現堆狀,可見粘液狀物質附着在卵的表面(圖1),解剖鏡下可見清晰的胚胎(圖2)。 [5] 
圖1飽血雌蜱產卵 圖1飽血雌蜱產卵
圖2 解剖鏡下的卵 圖2 解剖鏡下的卵
  • 幼蜱
卵經過11-17天的孵化,卵逐漸由深黃白色變為灰白色,最後破殼為幼蜱。剛孵出的幼蜱為乳白色且聚集在一起活動(圖3),長寬為(1.14-1.22)毫米×(0.83-0.97)毫米,具3對半透明足,緣垛清晰可見(圖4),活動十分活躍且爬行速度快。經2-3天體後端漸變為淡黃色,體前端變為深黃褐色,代謝產物為白色小液滴糞便。飽血幼蜱呈豆點狀、紅褐色、表面光滑(圖5),飽血幼蜱在蜕皮前需經過6-10天的蜕皮前期進行蜕皮成為若蜱。
圖3 剛孵出的幼蜱 圖3 剛孵出的幼蜱
圖4 解剖鏡下的幼蜱 圖4 解剖鏡下的幼蜱
圖5 飽血的幼蜱 圖5 飽血的幼蜱
  • 若蜱
幼蜱飽血自行脱落,經過6-10天的蜕皮前期,其體色由紅褐色變為黃褐色,最後蜕變為若蜱。剛孵出的若蜱具4對足,排白色液滴糞便,長寬為(1.76-1.89)毫米×(1.46-1.58)毫米。若蜱背面可見清晰的盾板(圖6),腹面觀可見清晰的肛側板,且剛蜕變完成的若蜱四肢還沒有完全伸展開(圖7),飽血後的若蜱呈黑色小豆狀(圖8)。 [5] 
圖6 若蜱的背面 圖6 若蜱的背面
圖7 若蜱的腹面 圖7 若蜱的腹面
圖8 飽血的若蜱 圖8 飽血的若蜱
  • 成蜱
若蜱經3-4天的吸血前期,8-12天的吸血期,8-15天的蜕皮前期之後蜕皮成為成蜱。成蜱假頭基寬短、六角形(圖9)、側角明顯、緣垛清晰可見、肛側板近似三角形(圖10)、氣門板長逗點形(圖11)。雌蜱飽血後從兔體表掉落,飽血雌蜱體型約為若蜱蜕變為成蜱前的2倍,(2.0-2.4)毫米×(2.7-3.3)毫米,且行動較幼蜱緩慢。飽血成蜱的體色呈現灰白色且背面夾雜黃色點狀物,雄蜱吸血前後的體型無明顯變化,體色較吸血前明顯變深(圖12)。 [5] 
圖9 雌性的背面 圖9 雌性的背面
圖10 雌性的腹面 圖10 雌性的腹面
圖11 雄性的背面 圖11 雄性的背面
圖12 雄性的腹面 圖12 雄性的腹面

血紅扇頭蜱物種危害

血紅扇頭蜱是田鼠巴貝蟲和駑巴貝斯蟲的傳播媒介,同時研究發現該蜱是斑疹熱立克次體、無形體和南非菌株犬埃立克體的傳播媒介,並有經卵垂直傳播病原體的能力。 [5] 
血紅扇頭蜱喜歡附着在犬的頭、耳、腳趾上吸血。蜱附着的部位痛癢,使犬坐卧不安,摩擦或啃咬身體。蟲體固着處,形成傷口。病犬消瘦、黏膜蒼白、精神不振、食慾下降。後肢寄生的蟲體過多,還可引起後肢麻痹,跛行。還能傳播犬梨形蟲病、駑巴貝西蟲病和馬巴貝西蟲病等。
血紅扇頭蜱寄生於犬的體表,損傷皮膚,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腫、急性炎症反應,如皮炎毛囊炎。大量蟲體寄生時,吸血量很大,病犬出現貧血、消瘦、發育不良,還可繼發細菌感染。蜱在叮刺吸血過程中唾液中分泌的神經毒素可導致宿主運動性纖維的傳導障礙,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6] 
參考資料
  • 1.    郭天宇,許榮滿主編,中國境外重要病媒生物,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08,第175-176頁
  • 2.    血紅扇頭蜱  .bugguide[引用日期2020-01-26]
  • 3.    Rhipicephalus sanguineus (Latreille, 1806)  .biolib[引用日期2020-01-28]
  • 4.    於心等編著,新疆蜱類志,新疆科技衞生出版社,1997.04,第54-55頁
  • 5.    邵志然,李飛,張路瑤,吳雨紅,王豔文,王曉婷,宋超慧,賈桂珍,劉永宏,趙麗.血紅扇頭蜱的人工飼養及生活史觀察[J].西北農業學報,2017,(第5期):671-677
  • 6.    陳鐘鳴主編.常見動物寄生蟲病防治圖譜:中國農業出版社,2014.0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