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血地之戰

鎖定
血地之戰(Battle of Ager Sanguinis, 也被稱為Battle of the Field of Blood, Battle of Balat, Battle of Sarmada)發生在1119年6月28日,由安條克公國的薩勒諾的羅傑(Roger of Salerno)對陣阿勒頗(Aleppo)的阿爾圖格王朝(Artuqid)阿塔貝格(Atabeg)馬爾丁的艾爾加齊(Ilghazi of Mardin),結果安條克軍隊戰敗,幾乎全軍覆沒。
名    稱
血地之戰
發生時間
1119年6月28日
結    果
安條克軍隊戰敗
參戰方兵力
十字軍騎士700名,步兵3000名;穆斯林不到萬人
傷亡情況
安條克軍隊幾乎全軍覆沒
主要指揮官
薩勒諾的羅傑;伊爾扎梓

血地之戰名稱由來

Ager Sanguinis可能是出自於聖經中的典故,指代猶大用出賣耶穌獲得的賞金購買的土地。因為根據《聖徒大事錄》(Acts of the Apostles)記載,猶大最後在自己的土地上自殺身亡,拉丁文聖經中因此把那片土地命名為Ager Sanguinis,即“浴血之地”。

血地之戰背景介紹

十二世紀,安條克公國及其他十字軍國家長期處於和敍利亞北部及比斯地區(Al-Jazira)穆斯林國家的戰爭中,而穆斯林勢力主要是以阿勒頗和摩蘇爾(Mosul)為首。當阿勒頗的勒德旺(Ridwan of Aleppo)在1113年去世後,該地區經歷了一段為期數年的和平時期。
阿爾圖格之子伊爾扎梓雖然時常因為醉酒而數日不省人事,卻被公認為勇敢又狡詐如狐的指揮官。1104年,伊爾扎梓在阿爾圖格後裔的爭鬥中勝出,成為阿爾圖格家族的領袖。阿爾圖格一族並非突厥人,因此阿爾圖格王朝一開始的實力非常有限,在塞爾柱諸軍閥的爭鬥中毫無優勢。伊爾扎梓早年甚至被法蒂瑪王朝趕出其父的“伊克塔”耶路撒冷。伊爾扎梓外交手段靈活,為了擴展自己的勢力,經常變換立場,甚至與基督徒和穆斯林同時結盟。
通過效忠於塞爾柱蘇丹馬哈茂德一世(馬立克沙之子,只是帝國名義上的共主,其兄弟和地方軍閥蜂起反抗其統治),伊爾扎梓一度獲得了扎格羅斯山脈西麓的城池赫勒宛,然而在1114年的作戰中,伊爾扎梓與侄子巴拉克一同攻打忠於馬哈茂德一世的摩蘇爾總督阿克遜夸爾·布蘇奇,並俘獲了塞爾柱蘇丹的兒子馬蘇德。1115年,伊爾扎梓又和阿勒頗城主盧魯一同支援了十字軍國家的聯軍,當時塞爾柱大將布爾蘇伊本·布爾蘇克正率一支大軍對安條克發起進攻。
伊爾扎梓並不甘心為十字軍跑腿,他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了擴大家族的實力,以成為對抗基督教入侵者的頭羊。就在支援安條克公國之後的4年,1119年的炎熱夏季,伊爾扎梓與安條克公國的攝政——薩勒諾的羅傑走向了兵戎相見。
薩勒諾的羅傑掌管着安條克公國創建者,羅伯特·吉斯卡爾德之子博希蒙德一世留下的百戰精兵。1115年,塞爾柱帝國哈馬丹埃米爾布爾蘇伊本·布爾蘇克率領的龐大軍隊在薩明戰役中被羅傑擊敗,這與伊爾扎梓率軍牽制了布爾蘇克有關,卻使得羅傑變得異常自信。
1117年,阿勒頗城主盧魯病逝,羅傑試圖攫取阿勒頗,但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温一世、埃德薩伯爵鮑德温二世、的黎波里的龐斯伯爵都忙於自己的事務,沒能給出支援,使得伊爾扎梓攫取了阿勒頗。這事讓羅傑異常惱怒。次年,羅傑奪取了阿塞士(Azaz),使阿勒頗直接暴露在十字軍面前。伊爾扎梓當然不會坐視十字軍打到家門口,於是作出迴應,於1119年出兵攻打安條克。雖然是自己先攻打曾經的盟友才導致了這場戰爭,羅傑卻對伊爾扎梓的進攻顯得義憤填膺,攥着拳頭髮誓要率領騎士將伊爾扎梓和他的軍隊踐踏成肉餅。

血地之戰戰役

血地之戰戰前部署

羅傑得到艾爾加齊發兵的消息後,在安條克主教,瓦朗斯的伯納德(Bernard of Valence)的陪同下,從亞塔(Artah)出發防禦敵人的進攻。伯納德建議在亞塔停留,因為該地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堡壘,並且和安條克之間距離很近,只要軍隊在這裏駐防,艾爾加齊的部隊就無法通過。他還提議向鮑德温國王和龐斯伯爵求援。但羅傑對這些建議置若罔聞,認為打敗穆斯林易如反掌。
羅傑以十字軍騎士強大的衝鋒能力自傲,安條克公國由諾曼人建立,創建夾槍衝鋒戰術的諾曼騎士,衝擊能力在歐洲騎士中堪稱首屈一指。亞歷克修斯一世之女,著名的女歷史學家安娜·科穆寧曾這樣形容:“他們的騎槍可以刺穿巴比倫的城牆”。十字軍通常採用一線隊形作戰,較少採用“楔形”縱深戰鬥隊形。騎士配置在前,騎士侍從兵和步兵在後。戰鬥由騎士騎兵接戰開始。戰鬥一開始,即分為小羣和單兵進行決鬥。這樣的戰術,使得穆斯林往往一接戰就全線遭受勢若千鈞的衝擊,因為騎士質量的差距而經常一個照面就被擊潰。
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中不熟悉地形的缺陷,經過十字軍國家20年來的經營也有極大的改善。而且此次是伊爾扎梓進攻安條克,羅傑在自己的家門口作戰,對於消滅敵人有着很強的自信。
羅傑在通往薩爾馬達(Sarmada)的必經之路上紮營。他把紮營地點定在一道樹木繁盛的山谷中,兩旁都是峭壁,極易處於被包圍的態勢。與此同時,伊爾扎梓正在圍攻阿薩瑞布(al-Atharib)城堡。維尤克斯龐特的羅伯特(Robert of Vieux-Pont)的一支部隊前去解圍,伊爾扎梓佯裝撤退,在十字軍追趕到城外很遠時進行了伏擊戰,擊潰了羅伯特的軍隊。這是土耳其軍隊慣用的戰術。
得知十字軍在谷地駐紮的消息後,伊爾扎梓立刻決定採取行動。其實他原本也在等待援軍——大馬士革的布瑞特王朝(Burid)的埃米爾托特金(Toghtekin)。但是援軍遲遲不到,伊爾扎梓不願坐失良機,雖然這會讓他在兵力優勢不大時與羅傑決戰,眾所周知十字軍的單兵戰鬥力遠高於穆斯林。按照十字軍一方的記載,伊爾扎梓擁有至少4萬的兵力。這個數據是被誇大的,因為阿爾圖格王朝的實力並不強。由於援軍並未趕到,哪怕獲得了阿勒頗,伊爾扎梓能動員的戰兵也不到萬人。

血地之戰戰役經過

6月27日,土耳其人經由一條偏僻的道路,神不知鬼不覺地包圍了羅傑的主力部隊。安條克軍隊發現敵人逼近,這才展開陣勢準備迎戰。十字軍由700名騎士和3000名步兵組成,包括一部分的土科波傭兵(turcopoles)。土科波是改信基督教的黎凡特土著,由於兵源不足,十字軍國家需要他們的加盟來增強戰力。他們匆忙分成五隊,組成V型陣勢和穆斯林戰列相對。從左至右,五支分隊的指揮官分別是羅伯特(Robert of St. Lo)、羅傑、蓋伊(Guy de Frenelle)、喬佛裏(Geoffrey the Monk)和彼得(Peter)。除此之外,羅傑還命令雷納德·曼索爾(Renaud Mansoer)帶領另一支分隊保護安條克軍隊後方。羅傑的佈陣顯得頗有章法,滴水不漏。由此看來,他選擇在山谷中紮營並不能説是愚蠢。
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當中,安條克公國的創建者博希蒙德一世面對馳援安條克的穆斯林援軍,選擇面對一座鐵橋佈陣,後來又後撤到奧龍特斯河與安條克湖之間的狹窄地帶。穆斯林軍隊難以包抄十字軍兩翼,也不方便在正面展開己方的主力部隊。十字軍的單兵戰鬥力優勢得以發揮出來,通過迅猛的衝鋒將穆斯林援軍打得大敗。無疑,羅傑想要複製博希蒙德的成功經驗,依靠峽谷地形一舉擊破伊爾扎梓數量佔優卻單兵戰力不如十字軍的部隊。
就在穆斯林軍隊和安條克軍隊對峙之時,穆斯林卡迪(Qadi, 伊斯蘭國家的司法行政部門官員,類似於法官)阿布·阿法德·伊本·阿卡什沙布(Abu al-Fadl ibn al-Khashshab)揮舞長矛,躍馬衝出穆斯林陣線。他頭上纏着象徵法官身份的包頭巾,進行了一番戰前訓話。起初穆斯林士兵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個學者,而不是軍官,在對他們訓話!但是根據當時阿勒頗史學家卡馬爾·埃德丁(Kamal ad-Din)的記載,阿卡什沙布飽含真情的演講喚起了士兵們作為伊斯蘭聖戰鬥士的使命感和榮譽感,不少人熱淚盈眶,紛紛表示要與十字軍決一死戰。
6月28日清晨,戰鬥正式打響。安條克弓兵和突厥弩手各自向敵方陣線傾瀉箭雨。由於騎射手不便在狹窄的地形進行射箭襲擾,伊爾扎梓麾下的遠程火力選擇了步戰。起初十字軍佔據上風:彼得和喬佛裏帶領右軍打敗了正面的突厥軍隊,蓋伊指揮的中軍也取得優勢。但最終決定戰場走向的是左側戰事的勝負。比起安條克之圍時博希蒙德與穆斯林在平曠地形上的作戰,血地之戰的戰場因為林木茂密,十字軍的衝鋒不能發揮出全部威力,因此雖然右翼的公國軍取得了優勢,卻不能迅速擊潰當面的敵人。
伊爾扎梓敏鋭地發現左翼是十字軍的薄弱之處,派作為預備隊的古拉姆重騎兵自阿爾圖格軍隊右翼向十字軍左翼發起進攻。古拉姆騎兵數量並不多,作為精鋭部隊投入戰團,並不會導致軍隊在峽谷中發生擁堵。古拉姆重騎兵使用健壯、奔跑能力強勁的大馬,可以換上更厚的盔甲,配上弓,長矛,劍等多種武器成為既可以遠射也可以衝鋒近戰肉搏的優秀騎兵。他們更喜歡站定了射箭,一個熟練的古拉姆騎兵據説在2.5秒裏可以連放五箭。他們的護甲常常是鎖甲和軟甲相搭配,對於刀砍劍劈甚至是矛刺的防禦效果都很不錯。頭盔多種多樣,從單片鐵板製成的橢圓型頭盔拜達哈(BAYDAH)到數片分裝結構的塔克型頭盔(TARK)最終發展到再到加入了部分強化皮革的克胡德(KHUD)頭盔。甚至還出現了專供穆斯林的鎖甲型的頭巾邁法(MIGHFAR)。
論起衝擊能力,古拉姆騎兵遠不如諾曼騎士,但卻更擅長在炎熱的中東持久作戰。而且面對孱弱的土科波軍隊,他們則有碾壓性的優勢。這一場發生在炎熱的夏季,十字軍左翼極少量的諾曼騎士因為久戰疲勞,汗落如雨,在數量優勢的古拉姆騎兵猛衝下被迅速擊潰。隨即土科波騎兵和步兵無論是衝擊還是對射都被古拉姆徹底壓制,被推擠着後撤。按照伊爾扎梓的佈置,古拉姆騎兵更是刻意將羅伯特的軍隊向十字軍中軍方向推擠。
羅伯特和他帶領的土科波傭兵被敵軍打退,撞入羅傑的陣線裏,兩支人馬攪成一團。恰好又有一陣北風把漫天灰塵朝十字軍撲面颳去,造成十字軍內部亂作一團。土耳其軍隊抓住機會,一舉將十字軍左翼包圍。
血地之戰,1337年版畫 血地之戰,1337年版畫
十字軍左翼向中軍擠壓留出的缺口,使得突厥軍隊得以一擁而入,將十字軍左翼徹底包圍,並進一步猛攻薩勒諾的羅傑本人所在的中軍。羅傑本人在激戰中面部中劍,立時斃命。剩餘的十字軍不是被殺就是被俘。只有兩名騎士僥倖得脱:一個是上文提到的雷納德,他逃到薩爾馬達,堅守該城等待援軍,最後還是被追擊而來攻破城池的伊爾扎梓俘虜;另一個是安條克的大臣沃特(Walter the Chancellor),他後來撰文記錄了戰役經過。
是役,十字軍完敗於土耳其軍隊,基督徒的鮮血染紅了整個戰場,人們便用拉丁文稱呼這場戰鬥為Ager Sanguinis,意即“浴血之地”。

血地之戰後果

然而,得勝後的艾爾加齊沒有趁勝直取安條克,而是舉行了盛大的酒宴慶祝勝利。伯納德主教利用這一喘息之機盡了他的最大努力鞏固城防,但他對於安條克境內其他地區則無能為力,阿薩瑞布、澤達納(Zerdana)、薩明、馬阿拉特阿努曼(Ma’arrat al-Numan)和卡弗爾塔布(Kafr Tab)相繼落入敵手。

血地之戰後續發展

8月14日,在哈佈會戰(Battle of Hab)中,鮑德温二世(已經成為耶路撒冷王國國王)和龐斯伯爵擊退了伊爾扎梓。鮑德温自封為安條克攝政,統領公國事務,從此安條克公國徹底成為耶路撒冷王國封臣,直至鮑德温二世去世。
隨後,十字軍收復了部分失地。但是血地之戰的完敗使得安條克國力日衰,在其後的時間裏不斷遭到穆斯林進犯,公國最後不得不依附於中興的拜占庭帝國以求自保。
伊爾扎梓獲得血地之戰勝利後,不斷攻城略地,他攻克了納西賓,對埃德薩伯國進行劫掠,又向北攻取亞美尼亞人的土地,直到阿爾圖格王朝的領地與大衞四世統治下的格魯吉亞王國接壤。此時伊爾扎梓已經成為近東抗擊基督教勢力的領袖,威望如日中天,連西部的塞爾柱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也要對伊爾扎梓畢恭畢敬(1117年馬哈茂德一世病逝,繼任的穆罕默德二世不得不正式承認東部的艾哈邁德·桑賈爾為並立蘇丹,桑賈爾後來在著名的卡特萬之戰中被耶律大石擊敗)。為了繼續擴大阿爾圖格王朝的領土,伊爾扎梓決意對新崛起的格魯吉亞王國發起聖戰,血地之戰給了他充足的自信。這次他組織了四萬以上的龐大聯軍,準備一舉掃平格魯吉亞,然而他的對手是號稱“彌賽亞之劍”的大衞四世,伊爾扎梓這位初代目的抗擊十字軍英雄也終究在決定性的迪德格里戰役中折戟沉沙。
血地之戰後,十字軍在黎凡特地區(Levant)實力衰弱,面臨被穆斯林諸國侵佔的危險。
但是伊爾扎梓慘敗於迪德格里戰役並在不久去世後,十字軍得以重整局勢,六年後的阿塞士之戰(Battle of Azaz),在鮑德温二世的率領下,十字軍重創穆斯林軍隊,使得地區態勢回到血地之戰前的平衡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