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血印寺

鎖定
血印寺,嘉興市南湖區三塔路寺院,俗稱“血印和尚廟”;門前保存有石牌坊一座,上有司憲字祥,系明正德年間(1506—1521)立,原在城內碧漪坊,後移至此地重建。牌坊西柱為花崗岩(與牌坊非原配),上有一紅褐色圖形若僧影,人稱“血印柱”。
中文名
血印寺
年    代
清朝·康熙年間
文    獻
《嘉興府志·藝文》
對    應
置塑像

血印寺歷史沿革

清康熙《嘉興府志·藝文》“血印禪僧傳”記述:清順治二年(1645)清兵佔領嘉興時,搶掠婦女數十人囚於嶽王祠中,祠中和尚仗義營救,被清兵綁於石柱,亂箭射死,血沁入石,留下痕跡。
清代中期以來,在俞樾等人所著筆記小説中,將故事背景寫成在明嘉靖年間倭寇擾犯時。
有人在血印柱旁搭草棚,置塑像,奉祀血印僧。
民國14年(1925)建血印禪院,並勒碑讚頌血印僧反抗倭寇的不屈精神。

血印寺歷史人文

民國35年,詩人易君左來此憑弔,留下一副對聯:
川流不息,挺一身保數百人安全,縱遭慘死何妨?智仁勇信真兼備;
血印猶存,修三塔留千萬年業績,早自破空飛去,貪嗔痴愛了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