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蠕形蟎科

鎖定
蠕形蟎科(Demodicidae;follicle mites)是蜱蟎亞綱真蟎氣門亞目肉食蟎總科的1科。
拉丁學名
Demodicidae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螯肢動物亞門
蛛形綱
亞    綱
蜱蟎亞綱
真蟎目
亞    目
前氣門亞目
蠕形蟎科
外文名
follicle mites
中文學名
蠕形蟎科
總    科
肉食蟎總科

蠕形蟎科簡介

本科蟎類通稱蠕形蟎。體微小,長形,具明顯環紋;足4對,極粗短的動物體內寄生蟎類。蠕蟲形,因而得名。是一種永久性體內寄生蟎類。體長0.1~0.4毫米。乳白色,半透明狀。體分顎體、足體、末體3部分,表面有明顯環紋。足4對,粗短,呈套簡狀,位於足體腹部兩側。末體細長呈指狀。雄蟲顎體呈梯形,背面有刺吸式口器、腹面內部有一馬蹄形咽泡,為分類的主要特徵之一。生殖孔在足體背面開口,陽莖末端膨大呈毛筆狀,有或無肛道。雌蟎顎體構造與雄蟎相同,陰門為一狹長裂口,位於腹面第4對足基節之間的後方。末體後端有一指狀肛道或無。大多數種類寄生在各種哺乳動物體上,可引起動物蠕形蟎疥。只有少數種類寄生於人體,可引起各種皮膚病和酒渣鼻(見圖)。

蠕形蟎科種類

最常見的蠕形蟎有120種,寄生於人體的只有3種:毛囊蠕形蟎、毛囊蠕形蟎中華亞種和皮脂蠕形蟎,其中以毛囊蠕形蟎最為常見。

蠕形蟎科生長過程

生活史可分為卵、幼蟲、前若蟲、若蟲和成蟲5個時期。卵期約60小時。幼蟲可不斷取食皮脂,經72小時後即蜕皮變為若蟲,不食不動,經60小時發育為成蟲。雌、雄成蟲可間隔取食,經120小時發育成熟,約14天完成一代。生活史各個時期均不趨光,對温度較敏感。發育最適宜温度為37℃。54℃可使成蟲致死。

蠕形蟎科其他信息

人體蠕形蟎多寄生於頭皮、乳頭、面部、胸部等處,但因面部皮脂腺比較豐富,所以感染率高,其中尤以鼻尖、鼻翼部為最高。感染率男性高於女性,40~50歲間最高。
人體感染後,毛囊蠕形蟎即鑽入毛球和皮脂腺內,引起毛囊和皮脂腺的袋狀擴張,增生肥大,形成鼻贅。毛囊蠕形蟎的寄生可引起“毛囊蟲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