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蟾,漢語二級字,讀作蟾(chán),形聲。從蟲,詹( zhān)聲。本義指蟾蜍( chú)簡稱“蟾”,即癩哈蟆 [1-3]  [6] 
中文名
拼    音
chán
部    首
字    碼
87FE
五    筆
JQDY
倉    頡
LINCR
鄭    碼
IROS
字    級
二級(6392) [1] 
平水韻
下平十四鹽
筆畫數
19
筆順編號
251214351 3 3 44111251
注    音
ㄔㄢˊ
造字法
形聲:從蟲、詹聲

現代釋義

基本解釋
chán ㄔㄢˊ
〔~蜍〕兩棲動物,皮上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形狀像蛙。吃昆蟲、蝸牛等,對農業有益。俗稱“癩蛤蟆”、“疥蛤蟆”;古代稱“蟾諸”。簡稱“蟾”,如“~酥”(色白,可入藥)。“~宮”(月亮)。“~桂”。“~輪”(圓月)。“~輝”、“~光”、“~魄”(均指月光)。“~宮折桂”(舊喻科舉考試登科)。
詳細解釋
chán
(1)(形聲。從蟲,詹(zhān)聲。本義:蟾蜍(chú)簡稱“蟾”,即癩哈蟆)
(2)同本義 [toad]
小蟾徐行腹如鼓。――元·元好問蟾池
(3)又如:蟾壺(古代計時器。一種蟾蜍形的漏壺);蟾兔(蟾蜍與玉兔)
(4)傳説中月有蟾蜍。所以稱月為蟾 [moon]。如:蟾桂(神話中的月裏蟾蜍和丹桂);蟾宮(指月亮中的宮殿) [3] 
常用詞組
編輯
蟾蜍
chánchú
(1)[toad]∶俗稱癩蛤蟆,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能分泌粘液,吃昆蟲、蝸牛等小動物
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後漢書·張衡傳》
(2)[the moon]∶指月球,因為傳説月亮裏有三條腿的蟾蜍
蟾宮折桂
chángōng-zhéguì
[succeed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攀折月宮桂花,比喻科舉登第,榜上有名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蟾 康熙字典 蟾 [4]
唐韻》職廉切《集韻》之廉切,𠀤音詹。《爾雅·釋魚》鼃𪓰,蟾諸。《注》似蝦蟆,居陸地,淮南謂之去蚊。《廣韻》《張衡·靈憲》曰:羿請不死之藥西王母姮娥竊之奔月宮,蓋託身於月,是為蟾諸。《抱朴子》曰:蟾諸壽三千歲者,頭上有角,頷下有丹書八字。《𤣥中記》蟾諸頭生角者,食之壽千歲。《爾雅翼》蟾蜍,今之蚵蚾,背上礧礧,好服牆隂壁下者,五月五日收之,謂之闢兵。餘詳蜍字注。 [4] 
又《廣韻》視佔切,音棎。蟾光,月彩也。 《正韻》蟾蠩之蟾與月彩之蟾同,一物而有兩音者,方言之不同也。 [3] 

音韻方言

方言集匯
◎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sam2 san5 [客語拼音字彙] cam2 kiem2 [海陸豐腔] sham2 shan5 [客英字典] sham2 [東莞腔] cam2 [陸豐腔] sham3 [寶安腔] sam2 [梅縣腔] sham2
粵語:sim4 [5] 
上古音系
字頭
聲符
韻部
對應廣韻小韻
擬音
註解
tjam
-
djam
-
廣韻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韻系
韻攝
廣韻目次
高本漢
王力
李榮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蒲立本
推導現代漢語
古韻羅馬字
有女羅馬字
註解
職廉
鹽A
鹽A
平聲
三等
開口
鹽A
下平二十四鹽
tɕi̯ɛm
tɕĭɛm
tɕiɛm
tɕjæm
tɕiᴇm
tɕiɛm
ciam
zhan1
cjem
tjem
蟾蠩蝦蟆也張衡靈憲曰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娥竊之奔月宮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蠩抱朴子雲蟾蠩壽三千歳者頭上有角頷下有丹書八字中記雲蟾蠩頭生角者食之壽千歳也
視佔
鹽A
鹽A
平聲
三等
開口
鹽A
下平二十四鹽
ʑi̯ɛm
ʑĭɛm
ʑiɛm
dʑjæm
dʑiᴇm
dʑiɛm
dʑiam
chan2
zjem
zjem
蟾光月彩又職廉切
蒙古字韻
字頭
八思巴字
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
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
聲調
註解
ꡚꡠꡏ
-
-
zhem
-
-
ʐɛm
平聲
-
中原音韻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四呼
寧繼福
註解
穿
廉纖齊
廉纖
陽平
齊齒呼
tʂʰiɛm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小韻
反切
韻目
韻部
聲調
時佔
二十二鹽
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註解
第二十兼檢劍劫
陽平
月影為蟾光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