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蟠溪

鎖定
蟠溪,古地名,故址在今如皋城東湯家灣附近。今已多廢棄填埋,剩小段遺址。
中文名
蟠溪
所處時代
西漢

蟠溪歷史沿革

如皋村口有蟠溪。明嘉靖《如皋縣誌·山川》解釋説:“蟠溪,古邗溝在赤岸鄉。溪灘寬廣,中多洲渚,灣曲如龍蟠,故名。西接運河,東入海。”考,蟠溪後來分化窯子河和小溪河。《揚州府志》載:“吳王濞開邗溝,自揚州茱萸灣通海陵(今泰州市)倉及如皋蟠溪。濞以煮海為諸侯專利,鑿河通道運鹽,此運鹽河之始也”。傳説,賈大夫率家人來到江海之濱,學會了煮鹽。賈氏後人在村頭的蟠溪煮海為利,經商致富。 [1] 
蟠溪在漢初已經發展成規模很大的蟠溪鹽場。《兩淮鹽法志》記載:“如皋蟠溪,古煮鹽區,是兩淮和江浙地區煎鹽之始。”唐代大詩人杜甫有《白鹽山》詩一首:
卓立羣峯外,蟠根積水邊;
他皆任厚地,爾獨近高天。
白傍千家邑,千秋萬估船;
詞人取佳句,刻劃竟誰傳。
“蟠根”,意指如皋蟠溪鹽場煮鹽為沿海的鹽業生產之根。

蟠溪現狀

從民國如皋縣地圖和現今海安縣的古地名“古溪”還可以看到古蟠溪的史影。
吳王劉濞開邗溝所指的蟠溪地名的溪口,應在今如城通揚運河與小溪河的交匯處,即今北門大橋西側。因為如皋村形似覆釜,有水道圍之,狀若蟠龍,故作此判斷。由此,人們不禁想起了如皋古城南邊特有的龍游河(又名通江河)。如皋南部本是由一塊塊沙洲漲接而成,其高者為田原,低者為彎彎曲曲的自然河道,每逢江海漲潮,江水倒灌,衝沙擊壤,其勢如龍,故稱做龍游河,非常生動形象。古代,人們常將小河叫做溪,而將如皋村北似龍游河般的小溪叫作蟠溪,是很有道理的。 [1] 

蟠溪社會影響

如皋村一帶,乃沙洲漲接而成,水系成網,交通不便,自吳王劉濞開邗溝到蟠溪,煮海為利以後,如皋村由閉塞轉向開放,向以農、漁、獵、鹽謀生的賈氏後人在此經商,享受制鹽和免交賦税之利。《周禮·天官·太宰》:“六曰商賈,阜(土山)通貨賄。”鄭玄注:“行曰商,處曰賈。”《鹽鐵論·本議》:“商賈無所貿利。”
由於吳王劉濞“招致天下亡命者”至海濱煮海為利,流民在這裏安家落户,從而打破瞭如皋村由賈氏獨居的局面,並形成了具有移民特徵的“五方雜居”。 [1] 
參考資料
  • 1.    蟠溪煮海  .中共如皋市委新聞網.2015-05-29[引用日期202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