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蜂膠

(中藥)

鎖定
蜂膠,中藥材名。本品為蜜蜂科昆蟲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工蜂採集的植物樹脂與其上顎腺、蠟腺等分泌物混合形成的具有黏性的固體膠狀物。多為夏、秋季自蜂箱中收集,除去雜質。蜂膠主要用於補虛弱,化濁脂,止消渴;外用解毒消腫,收斂生肌。用於體虛早衰,高脂血症,消渴;外治皮膚皸裂,燒燙傷。 [1] 
中文名
蜂膠
漢語名稱
Feng Jiao

蜂膠來源

蜂膠,中藥材名。本品為蜜蜂科昆蟲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工蜂採集的植物樹脂與其上顎腺、蠟腺等分泌物混合形成的具有黏性的固體膠狀物。多為夏、秋季自蜂箱中收集,除去雜質。 [1] 

蜂膠性味歸經

苦、辛,寒。歸脾、胃經。 [1] 

蜂膠功能主治

補虛弱,化濁脂,止消渴;外用解毒消腫,收斂生肌。用於體虛早衰,高脂血症,消渴;外治皮膚皸裂,燒燙傷。 [1] 
①《中華皮膚科雜誌》:治雞眼、肼胝、蹠疣和尋常疣。
②《東北動物藥》:治惡性腫瘤和創傷有效。
③江西《中草藥學》:保護肉芽組織,利於傷口癒合,對皸裂亦有療效。

蜂膠生產區域

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養殖。

蜂膠藥材性狀

本品為樹脂狀團塊,黃褐色或灰褐色,具芳香氣味,有粘住,低温下變硬、變脆,加熱可熔化。易溶於丙酮、苯、20%氫氧化鈉溶液及乙醇。

蜂膠相關配伍

治雞眼:蜂膠適量。先將患部用熱水浸泡,並以刀片削去表層病變組織,然後將一小塊比病變範圍稍大的小餅狀蜂膠緊貼患處,用膠布或潔淨布條數層固定。約六、七天後雞眼從它的穴窩中自行脱落,此後還需再貼上藥六、七天,待患處皮膚長好為止。(《中華皮膚科雜誌》(4):240~241,1959)

蜂膠相關論述

1.《中華皮膚科雜誌》:治雞眼、胼胝、疣和尋常疣。
2.《東北動物藥》:治惡性腫瘤和創傷有效。
3.江西《中草藥學》:保護肉芽組織,利於傷口癒合,對皸裂亦有療效。

蜂膠化學成份

含樹脂約50%~60%,蜂蠟30%,芳香揮發油10%和一些花粉等夾雜物。

蜂膠特別説明

本詞條僅用於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於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
參考資料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