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蜀龍

鎖定
蜀龍(學名Shunosaurus)是種獨特的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晚侏羅世的中國四川省,約1億7000萬年前。蜀龍的屬名來自於四川省的古名“蜀”。蜀龍的化石發現於自貢市大山鋪的下沙溪廟組。蜀龍的化石發現於我國四川省,由於四川古名為“蜀”而得名。蜀龍身體笨重,用四肢行走,尾巴上的大尾錘是它主要的防禦武器。它主要生活在河畔或湖濱地帶,由於牙齒呈樹葉狀,邊緣沒有鋸齒,只能以柔嫩多汁的植物或低矮的樹木枝葉為食。 [6] 
中文學名
蜀龍
拉丁學名
Shunosaur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蜥形綱 Sauropsida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    目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峨眉龍科
蜀龍屬 Shunosaurus
分佈區域
中國四川
保護狀況
化石
食    性
植食
防衞武器
尾部的尾錘
體    重
2.5 噸
身    長
12米
時    代
晚侏羅世

蜀龍形態特徵

李氏蜀龍標本 李氏蜀龍標本
以一個蜥腳類恐龍而言,蜀龍的頸部相當短。蜀龍擁有短而縱深的頭顱骨,鼻孔位於口鼻部偏低的地方,而匙狀牙齒相當結實。蜀龍有12節頸椎、13節背椎、4節薦椎、43節尾椎,有些尾椎的形狀為人字形,類似較晚期的樑龍。1989年,發現蜀龍的尾巴末端擁有尾棒,可能用來擊退敵人 [1] 
李氏蜀龍為蜥腳類,中型而且尚未特化的種屬。牙齒具高而細的形狀,像鏟子似的,總計有四顆前頷齒,17到19顆頷齒以及21顆臼齒。頸椎很短,後凹椎具有低平的神經弓與神經棘。後段的頸椎約為背脊椎的1.2倍長。背部的神經棘很高聳;而 骨有四塊固結合的椎骨,與在印度中部發掘到的巨腳龍很相似。根據趾的數目尚未減少推斷為非常原始的型態,而在前三趾端都具有爪子構造 [1] 
蜀龍與人類體型對比 蜀龍與人類體型對比
與其他蜥腳類恐龍相比,蜀龍的頸部更短。蜀龍的牙齒呈勺狀,有利於它們咬斷並咀嚼植物 [2] 

蜀龍生活習性

蜀龍身體笨重,行動緩慢,喜羣居。蜀龍的牙齒只適合吃些柔軟的植物,所以主要生活在河畔湖濱地帶,以柔嫩多汁的植物或低矮樹上的嫩枝嫩葉為食 [3] 
蜀龍生活在河畔和湖濱地帶,是一種植食性恐龍,以鮮嫩多汁的植物為食。蜀龍的四肢長度差別不大,再加上它們的身軀笨重,蜀龍只能以四足行走,而且行動起來特別緩慢 [4] 

蜀龍物種學史

1977年,蜀龍的化石發現於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鎮的下沙溪廟組。模式種是李氏蜀龍,1983年由董枝明、張奕宏、周世武等人敍述並命名。蜀龍的屬名來自於四川省的古名“蜀”,種名則是以戰國時代水利共程師李冰為名。已有超過20個蜀龍骨骸被發現 [5] 
蜀龍被分類為一種基礎蜥腳下目恐龍。它們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瑞拖斯龍有緊密親緣關係。
蜀龍化石正在中國四川省自貢市的自貢恐龍博物館展示中。
參考資料
  • 1.    楊建峯主編,恐龍世界,汕頭大學出版社,2014.10,第207頁
  • 2.    崔鍾雷主編,恐龍帝國 恐龍世界探秘,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04,第24頁
  • 3.    邢濤總策劃;龔勳主編,恐龍星球大圖鑑,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01,第20頁
  • 4.    崔鍾雷主編,我的恐龍朋友:侏羅紀,重慶出版社,2015.05,第19頁
  • 5.    李東哲主編,恐龍圖鑑,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2,第270頁
  • 6.    自貢龍之——蜀龍  .自貢市地方特色文化對外傳播普及基地[引用日期20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