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蛾螺

鎖定
蛾螺是新腹足目軟體動物的一科。貝殼卵圓形或紡錘形,殼質結實;縫合線或深或淺;螺旋部圓錐形,體螺層一般較大;貝殼表面光滑或具螺旋肋,具斑點或花紋,並具黃褐色薄殼皮或短絨毛;殼口狹窄或開闊,外唇簡單或厚,內緣常具齒狀突起;內唇平滑或具褶襞;厴角質,多為棕色、黃色或黑色,核位於中央、頂端或外側邊緣。軟體部分瘦長;口內具有長圓柱形的吻;齒舌位於口中的齒舌囊內。
蛾螺分佈範圍廣,從熱帶到南北兩極均有其蹤跡。在中國分佈範圍北至黃渤海海域,南至南沙羣島。生活於潮間帶至深海,包括冷泉口、熱液口。棲息環境主要包括岩石、珊瑚礁、石塊及泥沙質海底。 [4]  肉食性,以蠕蟲、雙殼類或腐敗物及動物的屍體為食。雌雄異體。
蛾螺有些種類有藥用價值, [5]  味鹹,性寒;歸胃、肺經。具有制酸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胃痛泛酸,瘡癤腫痛、疥癬等症。 [6]  最早出現於白堊紀晚期,是在高緯度的冷温帶海域中完成分化的。 [7] 
中文學名
蛾螺
拉丁學名
whelk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亞    綱
前鰓亞綱
新腹足目
蛾螺科

蛾螺形態特徵

貝殼多呈卵圓形或紡錘形,殼質通常堅硬,表面常被有殼皮或具短的絨毛。殼面較平滑或具螺肋、縱肋和結節突起;縫合線(Suture)深或淺;前水管溝(Siphonalcanal)有的稍長,有的寬短。殼口大或狹窄,外唇(Outerlip)簡單或厚;內唇(Innerlip)平滑或具褶襞。厴(Operculum)角質,通常為黃色、棕色或黑色,核位於中央、前端或外側邊緣。
軟體部分瘦長且螺旋,頭部具有兩個圓錐形、扁平的觸角,眼位於觸角基部外側。口內含有長圓柱形、具有環紋的吻。齒式為1︰1︰1,中央齒具3~7個齒尖,側齒通常具2~3個齒尖。櫛狀鰓兩個,細長、大小不等。足相當寬大,前端呈截形。 [1] 

蛾螺分佈特徵

蛾螺種類較多,絕大多數都生活在海洋中。該類羣分佈廣泛,從熱帶地區到南北兩極、從潮間帶至水深2000m的深海帶甚至熱液口,都有它們的蹤跡。 [1] 

蛾螺棲息特徵

蛾螺主要棲息於岩石、珊瑚礁、泥砂和軟泥質海底。生活在寒温帶和深海區的種類其個體通常比生活在熱帶和淺水區的種類個體要大,而且貝殼更厚一些。 [2] 

蛾螺食性

蛾螺為肉食性螺類,其中有些種類主動捕食獵物,另一些為腐食性種類。它們的獵物包括海膽、蠕蟲、甲殼類以及雙殼類動物,甚至包括一些小魚。蛾螺具有很強的化學感應能力。當水流經水管進入外套膜中時,外套膜中的嗅檢器可以敏鋭地感覺到幾米之外的獵物。蛾螺具有很發達的吻,其長度可達身體長度的兩倍。在它們口腔的前端底部,具有成排的銼刀狀結構,稱為齒舌,用來切斷或磨碎食物。有些種類的齒舌可以刺穿雙殼類或藤壺的鈣質外殼,然後用足部分泌的物質進一步將外殼軟化,用吻和口管伸入獵物內,食其肉。 [3] 
參考資料
  • 1.    張樹乾,張素萍. 中國近海蛾螺科系統分類學研究現狀與展望[J]. 海洋科學,2014,38(01):102-106.
  • 2.    李海濤,朱艾嘉,方宏達,董燕紅,黃楚光. 蛾螺科、織紋螺科和細帶螺科腹足類齒舌的形態學研究[J]. 海洋與湖沼,2010,41(04):495-499.
  • 3.    李鳳蘭,林民玉. 中國近海蛾螺科的初步研究Ⅰ.唇齒螺屬及甲蟲螺屬[J]. 海洋科學集刊,2000,(00):108-115.
  • 4.    蛾螺科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7-03]
  • 5.    齊鍾彥主編,中國經濟軟體動物,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03,第99頁
  • 6.    鄧家剛,侯小濤,郝二偉,海洋中藥學,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11,第112頁
  • 7.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引用日期202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