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蛹化

(完全變形昆蟲的一個發育階段)

鎖定
完全變形昆蟲在幼蟲和成蟲之間的一個發育階段。化蛹時,幼蟲結構解體,成蟲結構形成,初次出現翅。蛹皮裂開,咬開一條出路而蜕出;或通過分泌一種液體將繭軟化而蜕出。 [1] 
中文名
蛹化
定    義
昆蟲幼蟲老熟後變為不動的蛹期
分    類
自由蛹(裸蛹);被蛹;圍蛹

蛹化定義

蛹化是完全變態類昆蟲幼蟲老熟後變為不動的蛹期的過程。
蛹化 蛹化

蛹化詳細介紹

蝴蝶 蝴蝶
化蛹受激素的控制。蝶、蛾的繭是最常見的蛹期。蠋在繭膜的保護下轉變為成蟲。繭掛在枝條上、藏在卷葉內、在地下落葉層中或在洞穴中。有的昆蟲以蛹越冬。  在完全變態的昆蟲(如蒼蠅、桑蠶)中,從幼蟲過渡到成蟲時的蟲體形態叫蛹。處於蛹發育階段時,蟲體不吃不動,但體內卻在發生變化:原來幼蟲的一些組織和器官被破壞,新的成蟲的組織器官逐漸形成。一些害蟲處於蛹發育階段時,是消滅它們的最好時期。

蛹化蛹的分類

蛹有三類:(1)自由蛹(裸蛹),附肢和翅不粘貼在身體上,有時可自由活動,如蜂和甲蟲等的蛹;(2)被蛹,附肢和翅都包被在一層膜裏,如蝶、蛾、舉尾蟲等的蛹;(3)圍蛹,外面包裹一層由幼蟲末齡的皮所成的蛹殼,如蠅蛹。

蛹化食用繭蛹

繭蛹 [2]  為蠶繭成蛹,富含蛋白質、脂肪等,以此製作菜餚,可謂色澤鮮豔,營養豐富。當地繭蛹多產自北部山區,是為柞蠶蛹,以個頭均勻,色鮮味美而著稱。東港俗語有“三個繭蛹頂一個雞蛋”之説法,故以營養滋補菜視之。
東港常見繭蛹吃法有四:一曰炒,二曰醃,三曰炸,四曰烤。
炒的做法在習慣上是將繭蛹放入加鹽的沸水中先焯一下,葱花、花椒粉爆鍋後,以急火翻炒焯好繭蛹,炒熟即食,味道鮮美。
相比之下,醃繭蛹的就極為簡便,在鹽水中焯過繭蛹上撒上葱花即可食用,也可封入罈罈罐罐等容器之內,隨時取食,但口感比炒制稍遜。
炸繭蛹的做法在取料上稍微講究些,一般要求是活蛹,在炸制之前要用牙籤將活蛹刺一小洞,以免炸制時繭蛹發生爆裂濺油,但用利刃將活蛹一分為二之法不僅外型不雅觀,而且易包油生膩,故並不足取。繭蛹炸熟即可。食用時配椒鹽。特點是外焦裏嫩,耐人尋味的特點。
烤繭蛹是近年燒烤店裏常見的一道小吃,取法於繭蛹產地蠶民的燒繭蛹。在製作上增加煨的過程,將繭蛹與熟豆油或色拉油、花椒粉、精鹽等調料一起拌好,繭蛹入味後,用鐵絲或竹籤將繭蛹穿成一串,在炭火上烤熟即可。食之,別有鮮香,回味無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