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蛩蠊

(蛩蠊目蛩蠊科昆蟲)

鎖定
蛩蠊屬於中小型無翅昆蟲,是世界稀有種類。起源古老,被稱為昆蟲綱的“活化石”。蛩蠊體型扁長 ,長約15~30毫米。頭扁。上唇和大顎發達 。該目昆蟲成蟲無翅,體表被細毛;複眼有或無無單眼;該蟲發育緩慢,完成一個世代至少需要7~8年,雜食性,適宜温度在零度左右。成蟲無翅。蛩蠊一般未孵化的幼蟲在樹枝越冬。
中文名
蛩蠊
拉丁學名
Grylloblattodea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昆蟲綱 Insecta [5] 
蛩蠊目
蛩蠊科
蛩蠊
亞    門
六足亞門
亞    綱
有翅亞綱 Pterygota
分佈區域
多棲息於海拔1200米的高山苔蘚、石塊下和土中。

蛩蠊簡介

蛩蠊目昆蟲起源古老,至少可追溯到上石炭紀(距今約3億年),特徵原始,是昆蟲綱孑遺類羣之一,又被稱為昆蟲綱的“活化石”,在我國屬一級保護昆蟲。其分佈區狹窄,目前僅限北緯33°~60°寒冷地區。該蟲發育緩慢,完成一個世代至少需要7~8年,雜食性,適宜温度在零度左右。成蟲無翅,種類的生態位極窄。目前世界已記錄29種,中國已知2種 [1]  。2009年博士生宋克清在新疆喀納斯又發現了1只雌性蛩蠊,是我國蛩蠊目昆蟲第2只標本。經中科院動物所白明博士與王書永的鑑定,認為該蛩蠊是西蛩蠊屬(Grylloblattella)的1個新種,為世界上該屬的第3個品種,相關研究論文正在撰寫之中。

蛩蠊生態特徵

蛩蠊體型扁長 ,長約15~30毫米。頭扁。上唇發達 。蛩 蠊一般生活於高山上或冰川附近 。肉 食性。夜出活動,適應於1℃低温環境。雌蟲羽化約1年後成熟,在土內或苔蘚上產卵 。約5~7年才能完成1世代。有的種類棲居於穴洞內。蛩蠊目是昆蟲綱中一個小目,起源古老,特徵原始。該目昆蟲成蟲無翅,體表被細毛;複眼有或無無單眼;觸角細長絲狀,27~50節;前口式,咀嚼口器,上顎發達;3個胸節背板形狀相似,能自由活動 [2]  [6]  。蛩蠊,在其腹部末端,真有細長的尾須。在小小的頭部上,有22~40節的線狀觸角,前口式,咀嚼式口器。上顎簡單發達。早期很像未成熟的蠼螋,雌蟲有短小的產卵器 [3] 

蛩蠊分佈狀況

蛩蠊目(Grylloblattodea)約15種原始而罕見的昆蟲。分佈於日本、北美洲西部和西伯利亞東部的山區。無翅,長15~30公釐(0.6~1.2吋),咀嚼口器,觸角長,複眼小。常生活在山區融雪地帶的石塊下或海拔較低處的朽木下。以其他昆蟲為食。中國的蛩蠊常棲於海拔200米近湖沼、融雪或水流濕處,隱匿於石頭下、朽木下苔蘚上及洞穴中。夜晚活動,主要為爬行。雌蟲羽化約1年後成熟,在土內或苔蘚上產卵。卵期約1年化為若蟲,約5~7年才能完成一世代。雜食性以植物和小蟲為食,變態不明顯。1985年首次在中國長白山區發現,目前國內僅分佈於吉林長白山、新疆阿爾泰山地區,現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4] 
雌

蛩蠊冬眠規律

蛩蠊
蛩蠊(3張)
蛩蠊顎有端齒,小顎完整,以蟲態過冬。小顎須唇分組成的須1對以及側唇舌、中唇舌各1對。舌扁,寬卵形,唾液由此分泌。胸部3節背片幾乎相等,但側片發達,每節有大形轉節1對。每胸節可看到1對小坑,並保留1個內側突,反映出在演化過程中的原始性。足等長,各具腹。有端爪,但無爪墊。腹部。在生殖以前發育良好,後段諸節則雌雄有別。雌腹片退化,並具有產卵管前卵管瓣,腹片更縮小,並具有產卵管後兩對卵管瓣。雄腹片很大,並附有1對不對稱的腹基片和腹刺。雌雄腹端蛩蠊一般生活於高山或冰川附近,例如,蛩蠊棲息於海拔高山的石塊下邊。 肉食性。夜出活動,適應於1℃低温環境。雌蟲羽化約 年後成熟,在土內或苔蘚產卵。端緣呈鈍,伸成一向下彎曲的錐狀體。尾須節很短。觸角絲狀。前足腿節粗短,約為其中部最寬處,每行生着生行刺狀毛,每行外側面光,內側面有一些短毛,腹面內沿着生一排刺狀毛,多數集中在端半部;略短於腿,腹面具行刺狀毛,每行4-5根,端末有距,附節5節,背面觀呈卵形,爪單齒。頭部腹部的以及腿的感受器都可感受觸覺。味覺器在觸角有嗅覺器。第一腹節的兩側、或前足脛節的基部有鼓膜,主管聽覺。複眼主管視覺。中足腿節顯較前足為細,各側面着生刺狀毛;卵單產。卵期約1年化為若蟲。有的種類棲居於穴洞內。在海拔山地滑坡滾石地段發現。蠊目昆蟲各足跗節分 5個小節,脛節細長,雄蟲肛上板不對稱,這些特徵表明蛩蠊生活特點。

蛩蠊生長特點

蛩蠊一般未孵化的幼蟲在樹枝越冬。枝條上的蚱蟬卵於次年開始孵化,初為卵孵化期。幼蟲隨着枯枝落地或卵從卵窩掉在地,爬到樹幹及植物莖杆脱皮羽化。成蟲棲息在樹為產卵盛期。以卵越冬者,翌年孵化若蟲,並落入土中生活,秋後向深土層移動越冬,來年隨氣温回暖,移刺吸為害。孵化出的若蟲立即入土,在土中的若蟲以土中的植物根及一些有機質為食料。若蟲在土中一生多次,生活數年才能完成整個若蟲期。在土壤中的垂直分佈,以土層居多的若蟲。有些則能達到或者一米多甚至更深。生長成熟的若蟲於傍晚由土內爬出,蛩蠊多在下完雨且柔軟濕潤的晚。掘開泥土。通過吸食植物柄部或幼嫩枝梢的營養憑着生存的本能爬到樹幹、枝條等可以固定其身體的物體停留,以片面居多,後單眼間距小於到複眼間的距離;複眼較突出;後唇較突出 ,有較淺的複眼腹面與後唇基之間有喙管。前、後翅不透明 ,前翅不食不動,約經半小時或者更長時間的靜止階段後,裂一條縫蜕皮後變為,初羽化的成蟲體軟,翅皺縮,後體漸硬,後代仍然是有翅遷移,部分種類營異寄主全期生活在本寄主與草本寄主間循序轉換寄主植物,以本寄主寄主,在其以越冬初夏發生有翅遷移轉移到寄主繁殖數代,發生有翅的。有翅生出蛩蠊,蛩蠊產卵越冬。多數種類為同寄主全週期,沒有述寄主間的轉移,只在同類寄主植物間轉移。
參考資料
  • 1.    動物所再獲“活化石”蛩蠊標本  .科學數據庫---中國科學院.2012-09-24[引用日期2015-10-11]
  • 2.    申效誠等著,中國昆蟲地理=Insect geography of China,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10,第332頁
  • 3.    [英]喬治·C.麥加文著,昆蟲 蜘蛛和其他陸生節肢動物,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2.7,第59頁
  • 4.    萬冬梅主編,國家生態保護叢書 國家保護動物卷,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12,第135頁
  • 5.    劉文亮.常見海濱動物野外識別手冊:重慶大學出版社,2018.09:224
  • 6.    申效誠等著. 中國昆蟲地理[M]. 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5.0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