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蛇藤

(中藥名)

鎖定
蛇藤,中藥名。為豆科金合歡屬植物羽葉金合歡Acacia pennata (L.)Willd.[Mimosa pennata L.]的根及老莖。植物羽葉金合歡,分佈於雲南、廣東、福建。具有祛風滲濕,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腰肌勞損,跌打損傷,風濕痹痛,滲出性皮炎,陰囊濕疹,下肢潰瘍。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豆科
金合歡屬
羽葉金合歡
分佈區域
雲南、廣東、福建
中文學名
蛇藤
採收時間
秋、冬季
用    量
內服:煎湯15-30g

蛇藤入藥部位

根及老莖。

蛇藤性味

味苦、辛、微甘,性温。

蛇藤功效

祛風滲濕,活血止痛。

蛇藤主治

腰肌勞損,跌打損傷,風濕痹痛,滲出性皮炎,陰囊濕疹,下肢潰瘍。

蛇藤相關配伍

1、治風濕痹痛,(蛇藤)根及老莖30-60g,豬蹄或豬肉125g。煨熟,食肉服湯。(《浙江藥用植物志》)
2、治腰椎單純壓縮性骨折,(蛇藤)根及老莖30g,當歸、川續斷、牛膝、茜草各9g。水煎服。外用活血止痛膏敷局部,適當固定,仰卧休息。(《浙江藥用植物志》)

蛇藤炮製

採集加工:秋、冬季採老莖及根,曬乾。

蛇藤形態特徵

羽葉金合歡,別名南蛇筋藤、南蛇箣《中國高等植物圖鑑》。攀援、多刺藤本;小枝和葉軸均被鏽色短柔毛。總葉柄基部及葉軸上部羽片着生處稍下均有凸起的腺體1枚;羽片8-22對;小葉30-54對,線形,長5-10毫米,寬0.5-1.5毫米,彼此緊靠,先端稍鈍,基部截平,具緣毛,中脈靠近上邊緣。頭狀花序圓球形,直徑約1釐米,具1-2釐米長的總花梗,單生或2-3個聚生,排成腋生或頂生的圓錐花序,被暗褐色柔毛;花萼近鍾狀,長約1.5毫米,5齒裂;花冠長約2毫米;子房被微柔毛。果帶狀,長9-20釐米,寬2-3.5釐米,無毛或幼時有極細柔毛,邊緣稍隆起,呈淺波狀;種子8-12顆,長橢圓形而扁。花期3-10月;果期7月至翌年4月。

蛇藤生長環境

多生於低海拔的疏林中,常攀附於灌木或小喬木的頂部,產雲南、廣東、福建。

蛇藤鑑別

藥材性狀:根成條狀,有分枝,表皮黃褐色,且淡黃色橫生皮孔,切面中心呈淡黃色。莖枝具五稜,稜上和葉軸散佈有鈎刺及鏽色短柔毛。

蛇藤藥理作用

抗生育作用。

蛇藤現代應用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疼痛,跌打損傷及骨折腫痛。

蛇藤相關論述

《浙江藥用植物志》:“祛風濕,強筋骨,活血止痛。主治脊椎骨損傷,腰脊肌勞損,風濕痹痛。”
[1-4]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1999
  • 2.    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中藥大辭典 下 第2版》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
  • 3.    楊衞平,夏同珩主編.《新編中草藥圖譜及經典配方 1》:貴州科技出版社 ,2014
  • 4.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誌》 :科學出版社,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