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

鎖定
《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詞。該詞上片寫記憶中的美妙幽會,然而已經是別後淒涼。下片緊承上片詞意,將失意一傾到底,用詞精美婉約。全詞情真意切,情景交融,將詞人的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作品名稱
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
作    者
納蘭性德
創作年代
清代
出    處
《納蘭詞》
作品體裁

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作品原文

虞美人
曲闌深處重相見,勻淚偎人顫。淒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過,山枕檀痕。憶來何事最銷魂,第一折枝花樣畫羅裙 [1] 

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註釋譯文

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詞句註釋

⑴虞美人:詞牌名。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峯》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兩平韻。
⑵勻淚:拭淚。全句指在情人的懷中顫抖着搽拭眼淚。
⑶不勝清怨:指難以忍受的悽清幽怨。唐錢起《歸雁》:“二十五絃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不勝:承受不了。清怨:悽清幽怨。
⑷分(fèn):料想。
⑸山枕:枕頭。兩端凸起中間低凹的山形枕頭。
⑹檀痕:淺紅色的淚痕。是説沾上胭脂的淚痕。
⑺涴(wò):浸漬、染上。枕頭上浸漬了粉紅色的淚痕。
⑻銷魂:極度的愁苦或歡樂。
⑼折枝:中國花卉畫技法,即不畫全株,只畫連枝折下的部分。宋仲仁《華光梅譜·取象》:“……其法有僵仰枝、覆枝、從枝、分枝、折枝。”
⑽花樣:供仿製的式樣。羅裙:絲羅織成的裙子,多泛指婦女衣裙。 [2] 

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白話譯文

記得那次在曲折欄杆的深處見到你,你抹掉淚水,顫抖着依偎在我懷裏。分別之後,你我各自承受同樣的淒涼。每逢月圓,便因不能團圓而倍感傷心。
我們長久別離,忍受孤眠的痛苦,我知道你的枕頭上總是沾滿淚痕。回憶起你最讓我心動的一刻,那時你穿着繡有花枝的羅裙,分外清麗。 [1] 

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創作背景

該詞具體創作年份未知。從內容看,此詞是容若對一位昔日的戀人而發的,遺憾的是這位意中人早已同詞人勞燕分飛了。這種不可求的愛情使詞人的心靈飽受折磨,於是詞人寫下這首詞來為他們的痛苦的戀情呻吟唱嘆。 [3] 

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作品鑑賞

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文學鑑賞

由於作者的氣質與秉性使然,所以即使內容為豔情,詞作也往往會呈現出迥異的風格。早期花間詞不僅內容空虛、意境貧乏,而且多追求辭藻的雕琢與色彩的豔麗,雖然詞人多為男子,但他們寫出來的文字卻帶着極濃重的脂粉氣;納蘭的這一首《虞美人》雖然也寫男女幽會,卻在暖昧、風流之外多了幾分清朗與涼薄。
發端二句“曲闌深處重相見,勻淚偎人顫”很明顯出自於李煜在《菩薩蠻》中的“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一句。小周後背着姐姐與後主在畫堂南畔幽會,見面便相依相偎在一起,緊張、激動、興奮之餘難免嬌軀微顫;納蘭詞中的女子與情郎私會於“曲闌深處”,見面也拭淚啼哭。但是細細品味,後主所用的“顫”字更多展現的是小周後的嬌態萬種、俏皮可人,而納蘭這一“顫”字,寫出的更多是女子的朋情之深、悲慼之深,同用一字而欲表之情相異,不可謂不妙。
曲闌深處終於見到戀人,二人相偎而顫,四目相對竟不得“執手相看淚眼”,但接下來納蘭筆鋒一轉,這一幕原來只是回憶中的景象,現實中兩個人早已“淒涼”作別,只能在月夜中彼此思念,忍受難耐的悽清與幽怨。夜裏孤枕難眠,只能暗自垂淚,憶往昔最令人銷魂心蕩的,莫屬相伴之時,以折枝之法,依嬌花之姿容,畫羅裙之情事。
這首詞上片寫女子之美,下片寫女子與“檀郎”的調笑,幾乎用一種白描的手法來寫男女嬉戲、玩笑,但用詞的精準和情狀描摹之細膩卻令整首詞都籠暈着一股美豔之色。
與很多花間詞相比,李煜的豔詞大多做到了豔而不俗,能將男女偷情幽會之詞寫得生動而不放蕩。納蘭的這一首《虞美人》又在李煜之上。
這首詞首尾兩句都是追憶,首句寫相會之景,尾句借物映人,中間皆作情語,如此有情有景有物,又有盡而不盡之意,於淒涼清怨的氛圍中嘆流水落花易逝,孤清歲月無情,真是含婉動人,情真意切。 [4] 

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名家點評

現代學者、納蘭詞研究者盛冬玲《納蘭性德詞選》:“此詞上片寫重逢的喜悦,卻憶及當初分別之後的相思之苦;下片寫離別的哀傷,又回味往日相聚之時的閨中之樂。這樣交互言之,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依戀之情。作者寫的是自身的感受,所以能真切如此。” [5] 

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參考資料
  • 1.    (清)納蘭性德著;墨香齋譯評.納蘭詞 雙色插圖版: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10:第141頁
  • 2.    聶小晴編著.納蘭詞: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01:第12-13頁
  • 3.    子艮著.一生最愛納蘭詞:瀋陽出版社,2009.11:第179頁
  • 4.    張遠編著.納蘭詞全解: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08:第17-18頁
  • 5.    閔譯平編.納蘭詞全集 匯校匯注匯評:崇文書局,2015.07:第3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