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虛構的力量:中國當代純文學研究

鎖定
《虛構的力量:中國當代純文學研究》是2005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畢光明和姜嵐。 [1] 
中文名
虛構的力量:中國當代純文學研究
別    名
文學新批評
作    者
畢光明 [1] 
姜嵐 [1]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 
出版時間
2005年10月1日 [4] 
頁    數
376 頁 [1] 
定    價
28.00 元 [2] 
開    本
32 開 [1] 
裝    幀
平裝 [2] 
ISBN
9787801907950 [2] 
叢書系列
文學新批評 [1] 

虛構的力量:中國當代純文學研究內容簡介

本書從純文學的角度,對以“新時期文學”為重點的中國當代文學進行多層面的研究,包括帶有文學史性質的對文學現象、思潮的評述,當代作家、批評家的專題研究,以及對當代某些重要文學文本的解讀、闡釋。全景描述與個案分析相結合,凸顯了將歷史批判、人性剖析與藝術想象、形式創造融為一體的文學理想,論證了純文學以想象性的內心生活證明人的自我生成本質的基本特性及其在確證人類精神價值與推動語言藝術自身發展方面的重要地位,也説明了文學評論研究中價值判斷的可能性。作者在對體現思潮變遷的文本細讀上着力甚多,引發不少精闢的見解,體現出宏闊的文學史眼光、敏鋭的藝術感受力以及從文本出發的嚴謹學風。 [3] 

虛構的力量:中國當代純文學研究作者簡介

畢光明,湖北浠水人。海南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中國現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小説年會常務理事,海南省作家協會理事。專著《文學復興十年》,論文《編著與追逐:中國大陸的新時期純文字》和《從“傷痕”到“反思”》等,分別獲海南省第二屆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三等獎。第三屆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三等獎和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姜嵐,女,湖北浠水人,海南師範學院中文系講師,主要從事文藝理論研究。曾參與《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詞典》、《新編中國當代文學》等書的編寫,發表論文若干。 [4] 

虛構的力量:中國當代純文學研究目錄

序………………………………………………………………………………………………洪子誠 / 1
前言…………………………………………………………………………………………………… / 1
偏離與追逐:中國大陸的新時期純文學…………………………………………………………… / 1
人的文學:從“傷痕”到“反思”………………………………………………………………… / 16
新詩潮:從朦朧詩到新生代詩……………………………………………………………………… / 28
朦朧詩的美學原則…………………………………………………………………………………… / 52
北島和他的詩歌……………………………………………………………………………………… / 67
朦朧詩實驗詩代表作解讀…………………………………………………………………………… / 80
沉淪靈魂的自我救贖——“七月派”三位落難詩人的悲愴寫作………………………………… / 139
以仁愛體知厄境中的生命——傅天琳《七層塔頂的黃槲樹》解讀……………………………… / 150
恪守天職——論杜紅的詩歌創作…………………………………………………………………… / 155
現代詩的虛擬性與真實性例説……………………………………………………………………… / 163
《紅高粱》的歷史哲學……………………………………………………………………………… / 175
《馬橋詞典》的語言哲學…………………………………………………………………………… / 181
洪峯小説性愛描寫的意義…………………………………………………………………………… / 185
生命意識、責任感與人的覺醒——《太陽出世》解讀…………………………………………… / 195
女性文學:人性表現的陷阱………………………………………………………………………… / 205
隱蔽生活的詩性書寫………………………………………………………………………………… / 209
慾望時代的愛情病理分析報告——評盛可以的《手術》………………………………………… / 212
弱者復仇的白日夢——評莫言的《月光斬》……………………………………………………… / 217
存在感:無藥可治的生命之疼——評陳希我的《我疼》………………………………………… / 221
元小説:《賣女孩的小火柴》……………………………………………………………………… / 225
小女人散文與五四小品文…………………………………………………………………………… / 238
小女人散文的文學意義……………………………………………………………………………… / 240
新時期文學人文精神的正體與變體………………………………………………………………… / 246
捍衞的代價——臧克家與當代文學權威話語……………………………………………………… / 249
《趕車傳》的思想史價值…………………………………………………………………………… / 256
矜持的蘆葦:何其芳與《回答》…………………………………………………………………… / 258
《放聲歌唱》:抒情主體與歷史形象的互訓……………………………………………………… / 261
《百合花》:故事的擦邊性與文本生產的困境…………………………………………………… / 264
被修改的仁愛精神:楊朔散文中的憫農意識——以《荔枝蜜》為例…………………………… / 267
“內聖外王”:《王蒙自述》的人本主義思想傾向……………………………………………… / 275
天使鏡像:作為詩論家的程光煒…………………………………………………………………… / 280
文學本體的多層建構——評楊春時本《文學概論》兼談文學生態問題………………………… / 293
握住感性生命的機杼——《文學的本體世界》管窺……………………………………………… / 309
美麗而艱難的錯動——胡燕懷小説論……………………………………………………………… / 314
生命與語言的辯證——李孟倫詩路片觀…………………………………………………………… / 326
為了生命的重量——序《老屋的歌:史鐵生創作論》…………………………………………… / 334
民族心史的檢視——讀《海南民族文學作品選析》……………………………………………… / 340
附 錄
批評:尋找立足點——俄國形式主義摭談…………………………………………………… / 346
現代文學史:研究的深化與寫作的簡化……………………………………………………… / 351
《廊橋遺夢》:曠世情愛的雙刃劍…………………………………………………………… / 356
當代文學與當代文學教育——以中學語文教育為中心……………………………………… / 360
後 記………………………………………………………………………………………………… / 366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