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虎頭山

(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安陽鎮龍門虎頭山)

鎖定
虎頭山,坐落於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安陽鎮龍門川以北,緊鄰東王營後山,海拔600米左右,形如虎頭狀而得名,此山以花崗岩石形成,面部朝南、有虎眉毛、虎眼鏡,虎鼻子、虎口狀地形。
中文名
虎頭山
外文名
Hutou Mountain
別    名
鑼鼓山
所屬地
鄖陽區安陽鎮龍門
山    高
海拔600米

虎頭山地理位置

從鄖陽區驅車沿209國道到丹鄖路安陽鎮龍門陳營村,向西北步行塘溝,沿後面山路向山頂爬,這裏就是虎頭山,此山坐北朝南,背靠青山溝,西鄰巨家河,東與石門溝接壤。山頂柏樹鬱鬱葱葱。

虎頭山自然風景

站在龍門川下游看,虎頭山的形象最為逼真。山上一條"m"形的褶皺帶,彎曲的褶皺是它的眉毛、褶皺上面蒼翠的松柏是它的濃密的毛鬣。褶皺中間的下面,一個錐形的小山丘嵌在那裏,那是虎的鼻子。這座小山丘當地人叫"奶頭山",它兩邊的線條和陰影正好勾勒出虎的雙眼。整個虎頭山線條清晰明朗,造型栩栩如生。
虎頭山高崛奇偉,在龍門北部的羣山中顯得格外與眾不同。這座山虎頭向南,虎的身軀自西北向東南先舒展而後蜷曲收縮,一條虎尾沿圓山包、東坡樑子一直延伸到龍門泰山廟。遠遠望去,恰如一隻猛虎盤曲而卧,把半個龍門川護佑在身前。
虎頭山前的黃土崗叫張家梁,過去這裏住着張家、王家、雷家、李家等,但是除張家外,其他幾姓均不發旺。後來有個陰陽先生到這裏後,看出了端倪,他説張家梁在虎口之下,人在虎口之下當然難以安然。而張家住在這裏意為"虎口張着",虎口張着自然不會傷人,所以張家住這裏當然安然無恙,百無禁忌。後來其他幾姓相繼搬離,這裏只剩下了張家。

虎頭山虎口風水的傳説

虎頭山的虎鼻子,即奶頭山的下面,有一個大的凹陷,當地人相傳這下面埋葬着一個大户人家。説是過去有個大户人家,看到這裏風水好,是個卧虎之地,於是便把房子建在這裏。結果,一天夜裏,這裏忽然天塌地陷,除了一個到下面營盤裏借火做飯的丫環外,這户人家的其他人包括僕役、房屋,全部在一片沖天的火光中被埋入到了地底下。人們説,這是因為他們不該住到了虎口裏。
虎頭山的左側有一條路可以通往山頂。這條路下面一段滑而陡,盡是錯腳石,向上攀登時必須手抓路邊的灌木荊棘小心翼翼,否則一不小心就會滑倒。再往上走,道路忽而變得曲折仄逼,兩旁的山石也彷彿忽然幻化成奇形怪狀的活物,它們或立於道旁俯視獰笑,或卧於道中攔阻牽絆,或隱匿於灌木從後悄悄窺伺,一個人在這段狹窄的山道上兜轉穿行,心中會不由自主地感到緊張恐懼。

虎頭山別名又稱鑼鼓山

崎嶇的山道旁,有兩塊巨石與眾不同,它們僕匍於地,但是鋒稜崢嶸,這兩塊巨石一大一小呈不規則形狀,隨手撿一塊山石在上面敲擊,會發出單調而又奇異的"嘭嘭" "哐哐"之聲,這兩塊巨石就是當地人口中的石鑼、石鼓,這段山坡人稱作鑼鼓山。鑼鼓山上的鑼鼓有時候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突兀響起,讓人驚惶不已,有人猜測可能是山上的動物搞的惡作劇。
沿鑼鼓山向上走二、三十米,松樹和柏樹逐漸多了起來。穿過幾株虯枝盤旋,蒼古斑駁的松樹,就到了虎頭山的山頂。虎頭山的山頂上有一塊長約五、六十米,寬約四、五十米的平地,當地人稱大坪子。大坪子非常奇特,它的中間是一塊坦蕩如砥的黃土地,上面雜草不生,周圍則是森森的松柏,站在上面,黃亮亮的黃土和四周沉鬱的綠形成極大的反差。

虎頭山圓圓墳的由來

虎頭山靠近老虎額頭的地方,原來有座墳,當地人稱"圓圓墳",是座清代的墳墓。聽老人們講,墓主是當時鄖陽城的一位進士,姓王。據説當時為了找到一棺好地,他特地請了陰陽先生從陝西白河縣經安康到淅川一路尋找,最後找到了虎頭山。陰陽先生髮現這虎頭山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是一處絕佳的風水寶地。這座山北面,大坪子後的中包子綿延抬升,遙接天際,南面,龍門川風拂綠野湧波翻浪,龍門河矯折如龍點點泛金。站在山頂上俯瞰,萬千氣象盡收眼底。王姓的人死後若葬在這裏,則為虎頭上添"王",必能憑形借勢,蔭萌子孫、澤被後人。因此,王姓官員去世後,子女們不顧路途遙遠把他安葬在了這裏。為了避免墳墓被人破壞,他們用沙石、黃土、石灰混合糯米汁子、雞蛋清等攪拌混合,築成墓室然後將棺槨放在裏面。
這座墳後來被毀壞了。當時幾個青壯年勞力在生產隊上的安排下,帶着工具來挖這座墳,結果一鎬頭挖下去一道白印,一鋼釺打下去一溜火星,忙活了一天,人人累得口吐白沫,卻一點效果也沒有。後來人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墳墓的西北角掏了一個小洞,然後塞上雷管炸藥,天崩地裂一聲響後,這個堅固無比的墳墓終於被炸開了一道口子。硝煙散盡後,人們發現裏面的死者身體髮膚與常人無異,屍體完好無損,只是口中銜着一片葉狀的東西,有人順手把它拔了出來,結果不一會兒屍體就變了顏色。有好事者將屍體拔拉出來,抗到山嘴上小路旁邊的岩石上,屍體很快就融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