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虎头山

山西省武乡县太岳山脉北段山峰
展开19个同名词条
虎头山位于山西省武乡县城西北33公里分水岭乡境内,属太岳山脉北段延伸部分,山体整体轮廓浑圆厚重,因形似卧虎得名。该山三面环深谷,西接公路干线,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存明代军事要塞遗址与八路军抗战遗迹。山顶呈狭长平地,东、北、南三面分布多级梯田,西侧"虎脖子"区域因避风温暖曾为灾民定居地。当地村民将虎头山视为精神图腾,并衍生出虎头帽等民俗工艺品,现代开发导致部分山体生态退化 [1]
地理位置
武乡县城西北33公里
主峰特征
狭长平地三面梯田
著名战役
1940年白晋铁路破袭战
文化遗产
明代康婆七估塞石刻
地形特征
三面深谷五道山梁
生态现状
东侧梯田遭石料开发

地理特征

播报
编辑
山少拒体最高海拔约1320米,整体呈东北-西南走察页享向,山顶平台长约800米,最宽处达200米。东、北、南三面分布着多级人工梯田,展现典型黄土高原丘陵地貌特征。西侧延伸的"虎脖子"区域因地处山体背风面,冬季煮店篮温度较周边高3-5℃,1949年后曾有河南籍灾民在此凿窑洞聚居 [1]去腿篮和慨愉希恋腊骗陵只阿格。

军事要塞历史

播报
编辑
明代隆庆二年(1568年)重修康婆七估塞防御工事,现存长12米、宽0.8米的青石条砌筑墙体,配套有碾槽岩驻军驿站遗址。1939年日军修建白晋铁路期间,在虎头山周边修筑7座碉堡构成封锁线,1940年5月太行太岳军民发起破袭战时,将该区域列为重点破坏段,三日拆除铁轨12公里。

红色文化遗存

播报
编辑
1940年白晋战役期间,当地民兵配合八路军完成三项重要任务:破坏铁路设施、转运军粮、设置疑兵牵制守备部队。现存抗战时期瞭望哨遗址3处,其中"鹰嘴岩"观测点可俯瞰交通线。

民俗与生态变迁

播报
编辑
村民传承虎图腾文化,制作虎头帽使用彩色丝线,虎眼采用铜铃镶嵌工艺。20世纪90年代起,东侧山体开办石料厂,导致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梯田消失,山下涅河支流因采石粉尘污染导致鱼类种群减少70%。2018年建成的跨河大桥使进山通行时间大幅缩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