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虎紋貓鯊

鎖定
虎紋貓鯊(學名:Scyliorhinus torazame)是貓鯊科、貓鯊屬的一種冷温性魚類。剛孵出仔鯊長約8釐米;雄成魚長41-48釐米,雌成魚長約39釐米。體延長,前部較粗大,。頭寬扁而短,約為體長的1/6。尾細長,比頭和軀幹稍長。吻短,比眼徑稍長。眼狹長,兩端尖,具瞬褶,能上閉,眼間隔平寬。鼻孔頗大,斜列,距口較距吻端為近;前鼻瓣中部有1個圓形突出,後部寬而遊離,如袋蓋狀。口寬而弧形,寬幾為長的3倍;唇褶見於口隅處,上唇褶粗短。齒細小而多,三齒頭型。噴水孔中大,其前有瓣膜可啓閉。鰓孔5個,頗小,第一個最大,最後2個位於胸鰭基底上方。背面盾鱗較粗糙,具3棘突3縱嵴。背鰭2個,小型;第一背鰭位於腹腔之後,起點對着腹鰭基底後端或稍前;第二背鰭起點對着臀鰭基底後端,形態與第一背鰭相似而小。尾鰭中長,約為體長的1/4。臀鰭比第二背鰭稍大,距尾基比距腹鰭為近。腹鰭低長,距臀鰭約與背鰭間隔相等。胸鰭較大,蒲扇形,邊緣都圓凸,外角和裏角均圓鈍。體黃褐色,具11~12條不整齊橫紋,並散佈着不規則淡色斑紋;腹面淡褐色。
虎紋貓鯊屬冷温性魚類,棲息在近海底層。生活在大陸架和上斜坡的近海處,水深至少為320米。生活在多岩石的地區。食肉動物。
分佈於中國、日本、韓國、朝鮮、韓國、菲律賓(存在不確定)。在中國分佈於黃海和東海沿岸。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Scyliorhinus torazame
別    名
虎紋鯊魚
雲紋貓鯊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軟骨魚綱
亞    綱
板鰓亞綱
真鯊目
亞    目
貓鯊亞目
貓鯊科
貓鯊屬
虎紋貓鯊
亞    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Tanaka,1908
保護級別
(IUCN)2008年 ver 3.1——無危(LC) [2] 
中文名
虎紋貓鯊
外文名
Cloudy Cat Shark

虎紋貓鯊形態特徵

虎紋貓鯊
虎紋貓鯊(7張)
剛孵出仔鯊長約8釐米;雄成魚長41-48釐米,雌成魚長約39釐米。體延長,前部較粗大,亞圓筒形,後部側扁狹長。頭寬扁而短,約為體長的1/6。尾細長,比頭和軀幹稍長。吻短,比眼徑稍長,向前狹小,前緣鈍圓。眼狹長,兩端尖,具瞬褶,能上閉,眼間隔平寬。鼻孔頗大,斜列,距口較距吻端為近,鼻間隔比鼻孔長稍小;前鼻瓣中部有1個圓形突出,後部寬而遊離,如袋蓋狀,被前瓣後部所掩蓋。口寬而弧形,寬幾為長的3倍;唇褶見於口隅處,上唇褶粗短,下唇褶細而稍長,約等於鼻孔長之半。齒細小而多,三齒頭型,3-4行在使用,每側每頜24~25齒。噴水孔中大,其前有瓣膜可啓閉,卵圓形,恰位於後眼角下方。鰓孔5個,頗小,第一個最大,約等於眼徑之半,第五個最小,約與噴水孔等大,最後2個位於胸鰭基底上方。背面盾鱗較粗糙,具3棘突3縱嵴。
背鰭2個,小型;第一背鰭位於腹腔之後,起點對着腹鰭基底後端或稍前,前後緣都圓凸,上角圓形,下角鈍圓,不突出;第二背鰭起點對着臀鰭基底後端,形態與第一背鰭相似而小,基底長約等於背鰭間隔的1/2。尾鰭中長,約為體長的1/4,尾椎軸不上翹,形態與鬚鯊類的式型相似,上葉頗發達,下葉前部不突出,或僅微突,與中部相連接,中部與後部間具一缺刻,後部微突,與上葉連合,尾端圓形。臀鰭比第二背鰭稍大,距尾基比距腹鰭為近,外緣與後緣連接,呈半圓形,裏角微尖突。腹鰭低長,距臀鰭約與背鰭間隔相等,外緣與後緣連接,呈半圓形,裏角鈍尖。胸鰭較大,蒲扇形,邊緣都圓凸,外角和裏角均圓鈍。
體黃褐色,具11~12條不整齊橫紋,並散佈着不規則淡色斑紋;腹面淡褐色。 [3] 

虎紋貓鯊生活習性

虎紋貓鯊屬冷温性魚類,棲息在近海底層。 [3]  生活在大陸架和上斜坡的近海處,水深至少為320米。 [2]  生活在多岩石的地區。食肉動物。 [4] 
虎紋貓鯊生着一對獵科動物般的眼睛,而且在光線的照射下會閃閃發光,對光線極其敏感,因此它們成了在光線昏暗的中層帶中最致命的捕食者之一。主要以小魚和無脊椎動物為食,偶爾捕食海鳥。 [5] 
虎紋貓鯊 虎紋貓鯊

虎紋貓鯊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日本、韓國、朝鮮、韓國、菲律賓(存在不確定)。在中國分佈於黃海和東海沿岸。 [2-3] 

虎紋貓鯊繁殖方式

在求偶期間和交配之前,雄性會咬住幷包裹雌性的胸鰭、身體、尾巴和鰓。當雄性把一個鈎環插入雌性泄殖腔時,交配就開始了。整個交配過程持續15秒到4分鐘。卵生,每個輸卵管只1個受精卵,胚胎僅以蛋黃為食,大多數胎兒在產出體外後發育,卵囊2釐米×6釐米,孵化時的尺寸至少為8釐米,有一定的產卵場和孵化地。 [3-4] 

虎紋貓鯊保護現狀

虎紋貓鯊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8年 ver 3.1——無危(LC)。 [2] 

虎紋貓鯊種羣現狀

偶然被商業拖網、漁網、底刺網和底延繩釣捕獲,通常被丟棄。在日本南部的山口縣,該物種佔丟棄魚的40%。由於該物種似乎很耐寒,因此丟棄的存活率可能很高。 [2] 

虎紋貓鯊物種文化

虎紋貓鯊偶然被漁夫網獲之後,剖腹時絕大多數腹內有消化不了的鳥毛,有時甚至發現人的頭髮。因此,南澳漁夫把它視為不祥之物,網獲它是“沒有好頭彩”,所以有時把它放回大海。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