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虎座鳳架鼓

鎖定
虎座鳳架鼓又稱鳳鳥虎座鼓架,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一種漆器樂器,出土於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是一件把漆、雕、繪三種藝術手段有機結合在一起的精美工藝品。 [1]  九連墩戰國楚墓2號墓24日出土了楚國樂器的典型代表器物——“虎座鳳架”懸鼓,據在發掘現場的武漢音樂學院李幼平教授介紹,這是中國6楚墓中發掘出的最大虎座鳳架鼓之一。 [2-3]  其高度約1米,以對稱佈局的雙鳳、雙虎作為鼓架。底座為2只背向而踞的伏虎,虎背上各站立一隻鳴鳳。 [3] 
木鼓是典型的戰國時代楚式風格。 説造型一股躍動之感就已平生爾來。體悟蒙皮的木鼓聲,其中自有一股率直原真的野性實感,它不足夠引動你的凡心?薄薄的鼓身,雖然是南方楚人含蓄的作為;器物製作上就用不着了,他們也是照這麼作的。看看可人的卧虎,有着修長美妙雙腿的鳳鳥,那個能説不絕妙?俏麗優雅,頗為神異,形態也極為生動。
中文名
虎座鳳架鼓
別    名
鳳鳥虎座鼓架 [1] 
87.8釐米
159.釐米
104.2釐米
類    別
漆木古樂器
出土年代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
出土地點
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 [1] 
館藏地點
湖北省博物館
虎座鳳架鼓 虎座鳳架鼓
人崇拜鳳凰,把鳳凰作為圖騰。這件作品出土於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是一件把漆、雕、繪三種藝術手段有機結合在一起的精美工藝品。彩繪的鳳鳥揚首昂然站立,似乎在引頸長鳴;鳳的雙足踏在虎背之上,而作為百獸之王的猛虎則馴服地蜷卧在那裏。虎和鳳的全身都被塗以黑色,並用紅、黃、藍、銀灰等顏色繪出虎身的斑紋和鳳的羽毛。每一個鼓架都由相背對的虎座鳳鳥聯成,鼓面懸掛在兩隻鳳的頸部。整個作品的造型別致典雅,設計精良,體現了設計者絕妙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是楚國文化藝術的代表。 [1] 
引動凡心
險境之中
虎座鳳架鼓 虎座鳳架鼓
看看器身上生動的彩繪的,你會説什麼?兩兩背向,四隻動物各具生動,卧虎的氣質是默然的,風鳥的狀態是躍然的,靠了絕妙的線條,似乎有靈地在眨動的雙眼,彷彿在隨時搖動的脖頸,具都格外傳神。線條的描畫傳神之力,不靠漆工的妙手靠什麼那?吊懸鼓身的薄弱雞冠齒,似乎隨時處在搖搖欲墜的懸懸呼呼的險境之中,如此的情緒,使你關心器物,你已經與器物靠近了。這也恐怕正是制器者的費心之舉。
無聊平淡
虧制器者想的出來?器中的這四隻動物, 因這些無聊平淡的線條,才活得如此生動。雖然是模擬虎紋形態的獨創變形,但你不能不説它就是來自虎身。而褐色的鳳鳥嘴巴,依靠描劃,表現了足夠的堅硬質感。頸項上的圈圈裝飾,翅膀的照直描繪,象徵羽毛的隱隱花紋,個個都極具精妙之味。
一塊地方
楚國是一塊充滿奇異色彩的地方,其紋飾風格,就像這張也許召魂,也許是為驅除惡鬼的鳳鼓,頗有神異的色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