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虎頭埔古窯址

鎖定
虎頭埔古窯址的年代為距今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是廣東省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年代最早、數量最多、結構最清楚的古窯羣遺址,我國考古專家譽之為“廣東第一窯”,並命名為“虎頭埔文化”。
中文名
虎頭埔古窯址
地理位置
廣東省普寧市廣太鎮綿遠村
分    類
古遺址
時    代
新石器晚期
發現時間
1982年6月
發掘時間
1982年10月

目錄

虎頭埔古窯址簡介

位於普寧廣太鎮綿遠村虎頭埔南坡,1982年6月縣文物普查隊發現,1982年10月,省、地、縣文博部門聯合發掘,共清理了15座陶窯,出土大量的印紋陶片,比較完整的有陶罐3件、窯用鵝卵石7件。陶器和陶片是泥質灰陶,器形大多為罐壺類,主要特點是高領、鼓腹、圈底、矮圈足,外壁通體飾各種印紋,有條紋、間斷條紋、長方格紋曲尺紋、圓圈紋、葉脈紋、編織紋等。窯形大致可分為平面葫蘆形、平面圓形和平面方形三類。平面葫蘆形窯共9座,為平面呈“8”形的橫穴式窯,依山勢而構築,以草拌泥作窯底、窯壁。這類窯一般長約3.50米,寬1.50米,分為窯室、火膛、火道三部分,窯室在上,火膛在下,中間連接火道,窯室中部有一紅燒土台,用作放置陶坯。經考證,虎頭埔古窯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蹟。

虎頭埔古窯址大事記

1982年6月,普寧縣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普寧廣太鎮綿遠村虎頭埔山坡發現了一個古窯羣遺址,這就是後來被我國考古專家、學者譽為“廣東第一窯”的虎頭埔古窯址。
1982年10月,廣東省博物館汕頭地區文物管理站和普寧縣博物館聯合對虎頭埔古窯址進行了首次考古發掘,發掘揭露面積約300平方米,共發掘清理了15座陶窯,出土大量的印紋陶片,完整的印紋陶罐3件,窯用鵝卵石七件。虎頭埔古窯址1984年被列為廣東省重要文物考古新發現。2003年10-11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虎頭埔再次進行考古發掘,這次發掘揭露面積達1225平方米,清理18座古陶窯(含首次發掘15座),並發現6座灰坑和1座房址,出土一批陶器和大量陶片及3件石錛。此次發掘清理的18座古窯密集成羣,分佈於虎頭埔南坡。分為兩個類型,第一個類型為圓形窖穴式陶窯1座,長1.81米、寬1.78米,窯壁和窯底經火燒烤成黑褐色的燒土面,窯室後壁上有長方形煙道。第二個類型為平面呈“Ω”形的橫穴式窯17座,這個類型的窯由窯室、土台、火道、火膛和窯前活動面等部分組成,長2.42至4米、寬1.2至1.83米。窯室為直壁豎穴狀穹隆頂,窯室底部中央有凸起的圓形土台,周邊有環形火道,火膛位於窯室斜前方,兩者之間有略呈斜坡狀的火道連接。火膛、火道和窯室的壁面都用3至5釐米厚的摻砂泥土塗抹光平,經長期燒烤而形成橙色的硬麪。6座灰坑皆為豎穴長方形,殘存口徑長1.3至1.8米,寬0.8至1.3米,深0.05至0.7米,用細泥塗抹的四壁經火燒烤成硬麪。發掘過程中,發現坑中填土中含有燒土顆粒和炭屑,其中一座內還發現厚6釐米左右的成層草木灰。房址1座,平面略呈梯形,西南一側有外延的門道。房屋總面積約8平方米,由於近現代人類活動的破壞,僅存房基和牆內的柱洞,房內活動面已被破壞,但室外西側和西南尚保留較多的人類活動面。
2003年發掘時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李伯謙教授、中山大學曾騏教授等專家親臨虎頭埔指導。李伯謙教授等專家對虎頭埔古窯址年代斷定為距今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還發現虎頭埔類型的陶器不僅流行於粵東一帶,遠至珠江三角洲福建境內也發現虎頭埔類型的陶器陶片。專家認為,虎頭埔古窯址密集的窯羣顯示當時專業化生產的面貌,它與上述其它遺址存在着商品交換關係,由此顯示,這裏的陶器生產(手工業)已相當發達,商品交換已相當活躍。虎頭埔古窯址是廣東省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年代最早、數量最多、結構最清楚的古窯羣遺址,李伯謙教授等專家譽之為“廣東第一窯”,並命名為“虎頭埔文化”。
虎頭埔古窯址
虎頭埔古窯址(3張)
2005年2月虎頭埔古窯址由普寧市人民政府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6月被公佈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