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蘭氏躄魚

鎖定
蘭氏躄魚(學名:Antennarius randalli)是躄魚科、躄魚屬的一種魚類。個體甚小,最大個體僅為20.5毫米。體粗短,側扁,卵圓形,背緣弧形隆起,腹部突出。尾柄短。頭高大,頭高與頭長几相等。眼小,側上位,眼徑約為體長的8.8%。鼻孔每側2個。口大,上位。鰓孔小,圓形,位於胸鰭基部下方。體無鱗片,密被細絨狀皮棘,皮棘兩叉形。背鰭2個。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位於第二背鰭後半部下方,均為分支鰭條。胸鰭位於體側下方,假臂狀構造發達。腹鰭喉位,鰭條均不分支。尾鰭圓形,均為分支鰭條。體黃褐色、褐色至黑色,吻觸手上無黑色橫帶,眼周圍有一些黑色條紋排列呈放射狀。淺色標本有一些斑點或為不規則的褐色斑紋,背鰭基部有一褐色斑。背鰭、臀鰭褐色,胸鰭、腹鰭末端深色。深色標本上也有一些黑的斑點,鰭的外緣白色,胸鰭、腹鰭末端呈深色。
蘭氏躄魚為熱帶近海小型底棲魚,生活水層自8.2-30.5米,平均水深為16.8米。蘭氏躄魚是一種孤獨的物種,很少成對出現。利用吻觸手頂端的衍生物-釣餌(Esca)及配合極具保護色作用的身體,可吸引別種小魚來覓食,然後出其不意地予以吞食。分佈於太平洋,自菲律賓至斐濟;在中國僅分佈於台灣南部沿海。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Antennarius randalli
別    名
藍道氏躄魚
蘭道氏躄魚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鮟鱇目
亞    目
躄魚亞目
躄魚科
亞    科
躄魚亞科
躄魚屬
蘭氏躄魚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Allen,1970
中文名
蘭氏躄魚

蘭氏躄魚形態特徵

蘭氏躄魚
蘭氏躄魚(9張)
背鰭Ⅲ,12~13;臀鰭7~8;胸鰭9~10;腹鰭1~5;尾鰭9。
個體甚小,最大個體僅為20.5毫米。體粗短,側扁,卵圓形,背緣弧形隆起,腹部突出。尾柄短。頭高大,頭高與頭長几相等,前端圓鈍吻短,吻長大於眼徑。眼小,側上位,眼徑約為體長的8.8%,眼間隔寬突。鼻孔每側2個。口大,上位,口裂幾呈垂直狀,下頜突出。上下頜、犁骨及齶骨均具齒頜齒尖鋭、細長。鰓孔小,圓形,位於胸鰭基部下方。第一鰓弓背部無鰓絲,腹部僅前半部具鰓絲,鰓絲髮達。鰓耙退化。
體無鱗片,密被細絨狀皮棘,皮棘兩叉形。
背鰭2個,第一背鰭具3鰭棘,第一鰭棘形成吻觸手,位於眼前上方的吻背中央,細竿狀,吻觸手長明顯短於第二鰭棘,其支鰭骨的前緣位於上頜聯合的後方擬餌體呈雙葉狀,其中一葉為一大形皮瓣,上有一些絲狀突起,另一葉由一些絲狀突起組成,釣餌體長約為體長的9.3%;第二鰭棘緊位於第一鰭棘後方,其後方有皮膜連至第三鰭棘下端,皮膜上具皮棘,無須狀皮突,也不分為裸露的背部及被皮棘的腹部,第二鰭棘稍後彎,其長為體長的11.2%;第三鰭棘位於頭的後上方,後端彎曲,其長為體長的29.8%,基部1/3處有發達的肌肉,第三鰭棘後方有皮膜連在第二背鰭上。第二背鰭長大,前部鰭條不分支,後方至多有3枚鰭條分叉。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位於第二背鰭後半部下方,均為分支鰭條。胸鰭位於體側下方,假臂狀構造發達,埋於皮下,均為不分支鰭條。腹鰭喉位,鰭條均不分支。尾鰭圓形,均為分支鰭條。
體黃褐色、褐色至黑色,吻觸手上無黑色橫帶,眼周圍有一些黑色條紋排列呈放射狀。淺色標本有一些斑點或為不規則的褐色斑紋,背鰭基部有一褐色斑。背鰭、臀鰭褐色,胸鰭、腹鰭末端深色。深色標本上也有一些黑的斑點,鰭的外緣白色,胸鰭、腹鰭末端呈深色。 [3] 

蘭氏躄魚棲息環境

蘭氏躄魚為熱帶近海小型底棲魚,生活水層自8.2-30.5米,平均水深為16.8米。 [3]  棲息於沙質基質和瓦礫上。非常隱秘。通常將皮革藏在瓦礫下、海綿中、海草之間以及丟棄的罐頭和瓶子中。 [4] 

蘭氏躄魚生活習性

蘭氏躄魚是一種孤獨的物種,很少成對出現。 [4]  利用吻觸手頂端的衍生物-釣餌(Esca)及配合極具保護色作用的身體,可吸引別種小魚來覓食,然後出其不意地予以吞食。 [5] 
蘭氏躄魚 蘭氏躄魚

蘭氏躄魚分佈範圍

分佈於太平洋,自菲律賓至斐濟;在中國僅分佈於台灣南部沿海。 [3] 
蘭氏躄魚分佈圖 蘭氏躄魚分佈圖

蘭氏躄魚繁殖方式

蘭氏躄魚所產之卵,形成絲狀團狀,具有漂浮力。 [5]  躄魚家族的一個獨特特徵是,將擠出的卵包裹在帶狀浮力的粘液團中,稱為“卵筏”。這種結構可以作為在遠距離上運輸大量卵的一種手段。在產卵之前,雄性和雌性分別穿過底部,雌性在前,雄性在後部。雄性的鼻子通常與雌性的排氣口直接接觸。在此期間,雌性魚會因產卵而腫脹,通常會膨脹到正常大小的兩倍。兩魚衝向水面,卵塊從雌體中排出。在接下來的幾周裏,這種魚可能會產卵好幾次。 [6] 

蘭氏躄魚主要價值

蘭氏躄魚魚體小型,除學術研究外,不具食用價值。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