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蘭格模型

鎖定
“蘭格模型”由波蘭著名經濟學家和政治活動家奧斯卡·蘭格(O.Lange,1904—1965)在30年代中期在和L.von米塞斯(1881~1973)、F.von哈耶克等人的論戰中,第一次提出了社會主義經濟的分散模型。
中文名
蘭格模型
外文名
Lange model
所屬學科
宏觀經濟學
提出者
奧斯卡·蘭格
提出時間
1930年

蘭格模型蘭格模型概述

蘭格模型假定社會主義中存在真正的商品和勞務市場,中央計劃委員會可以先任意確定一個價格,然後再根據供求狀況進行調整,直到達到供求平衡為止。消費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產者按中央計劃當局規定的準則生產,要素所有者追求收入最大化,經過預定價格和試錯過程,均衡價格可以確定。即中央計劃當局起到了市場的作用。

蘭格模型蘭格模型的優點

蘭格模型的優點有:
1.國家掌握生產資料並決定社會分紅原則,使收入分配比資本主義更平均;
2.國家控制投資比率,所以國家可以控制經濟增長速度;
3.國家可以操縱資源價格,因而可以防止不可取的環境影響;
4.國家對儲蓄和投資的控制有利於消除週期性的不穩定。

蘭格模型蘭格模型的缺點

蘭格模型的缺點有:
1.中央計劃當局負責大量工作容易導致大型官僚機構的產生;
2.如何建立一種刺激機制促使生產者遵循蘭格提出的兩條行動準則是一個難題;
3.蘭格體系中可能出現壟斷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