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蘭寧羽

鎖定
蘭寧羽,生於1981年。
曾經擔任過一家音樂網站的CEO。一個樂隊的主唱和鍵盤手。幾項發明專利的擁有者。一個電視台英語節目主持人。
現為一家外資公司(美國億器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團隊負責人。
中文名
蘭寧羽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81年
畢業院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職    業
CEO

蘭寧羽個人履歷

蘭寧羽 蘭寧羽
一家音樂網站的CEO。一個樂隊的主唱和鍵盤手。幾項發明專利的擁有者。一個外表人見人愛的電視台英語節目主持人……這一“羣”其實只是一個人,一個剛剛邁入20歲門檻兒的意氣風發的少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系二年級學生。他,就是蘭寧羽。他不習慣被人稱為天才,他總是學着父親訓斥自己時説的話,“我這孩子,唉,瞎折騰!”這個喜歡折騰的年輕人,或許在不遠的未來會成為一個“人物”。
16歲的創意
蘭寧羽對新鮮的事情都充滿好奇。1996年,當他還是個高二的學生時,他就對剛剛出現的互聯網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他開始和媽媽談判,給媽媽講述互聯網的好處。媽媽對這個從小就一肚子好奇的兒子也沒有辦法,便幫他更換了新電腦,還買了一隻“貓”,16歲的蘭寧羽成了中國第一代網民。從那以後,他小屋中的燈就沒在凌晨1點前關上過。
他上網起初也是聊天,但是聊了一陣兒,覺得很沒勁兒,就開始看一些他認為“有意思”的東西。由於他英語很好,在瀏覽英文網頁時幾乎沒有障礙,這為他拓寬了視野。慢慢地,他知道了,人們可以通過網絡建立社區,可以在網絡上進行商品買賣,可以利用網絡聯繫學校,甚至實現創業的夢想……
那陣子,想像力極其豐富的蘭寧羽突然覺得自己都快遲鈍了。他笑着説他那時像是在面對一個嶄新的世界,鼠標下面的世界遠比鋼筋水泥的世界更有誘惑力。
網絡72小時生存
堪稱“中國電子商務最早的遊戲”的“網絡72小時生存”由一家網站牽頭搞了起來,正在網上徵求報名者。他看見這個消息,首先的反應是報名,就飛快地填寫了自己的資料,輕輕一點鼠標,發了過去。就在這一刻,他感覺悵然若失:我僅僅這樣填寫資料,就會和所有參賽選手一樣在這裏等待“裁決”,這種滋味不是很好受,我得再主動些。
第二天,他便坐在了那家網站在北京的辦公室裏,對方僅僅給這個孩子留了10分鐘的時間,可是剛談了5分鐘,對方便主動要求無限制地聊下去了:他們發現,眼前這個毛頭小夥兒的見識和他的年齡實在不相稱。他的幾個問題全部問到了點子上,而且正是網站感到難辦的事。“您有什麼好的建議嗎?”對方的語氣變得謙恭了許多。“我覺得,現在搞網絡生存,其實是一個商業炒作,不可能為人們的生活帶來質的改變,所以,我們的着眼點應該在宣傳上,具體到一些實際問題,比如參賽者沒有電話,怎麼辦?我們可以利用網絡電話,只需要提供麥克風。另外可以提供網絡傳真……”
蘭寧羽侃侃而談,網站的人很認真地聽並作着記錄,到後來乾脆不記了,他們請蘭寧羽做“72小時網絡生存”北京區的內容策劃。蘭寧羽滿口答應,當晚就把一份設計得很好的創意通過E-mail傳了過去。
之後
網站並沒有選擇讓他參加決賽,也再沒和這個小孩兒聯繫。但是,蘭寧羽發現,“北京72小時網絡生存實驗”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關鍵環節全部採用了他的創意。
“傻了吧?折騰一頓什麼也沒得到。”他的朋友這樣説他。蘭寧羽微微一笑,什麼也沒説。這次經歷讓他有了最初的一點兒成就感,同時也給了他一個小小的教訓。
17歲的設計
深冬的京城北風呼嘯,蘭寧羽騎着單車在北三環上狂奔,寒冷無法抑制他的熱情,他知道,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
他實在厭倦了那種天天啃書本的生活,班裏的同學為了複習考試一個個忙得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教室裏,大家為了升學趴在自己的座位上玩兒命,彼此竟像是路人。他覺得這樣的生活很滑稽,年輕的生命在升學考試的陰影中壓抑着,絲毫快樂都沒有。
他可不願意這樣過,各種社交併沒有因為升學壓力大而放棄。父母為此説過他不知多少次,並下了最後通牒——要是考不上大學,有你好看的!
為了讓父母不至於太生氣,也為了讓自己有個不錯的大學上,他發瘋一樣地學習,成績慢慢上去了,可是他的笑臉幾乎全部消失了。他的一個好朋友最懂得他的心,給他出了個主意,“你要是受不了這種生活,可以考特長生呀,你不是
有音樂底子嗎?”
如夢初醒
對呀!蘭寧羽如夢初醒。晚上回到家,他看着自己的琴,擦去上面的積塵。小時候在包頭少年宮學習鍵盤樂的場面像過電影一樣在腦海中浮現出來,在自治區參加比賽獲獎時的自豪感也在心底泛起。讓我重新和音樂續上一段緣吧。他馬上向父母表達了這種願望,不過他表達得很有策略,他説自己由於不務正業耽誤了學習,現在惟一的補救措施就是考特長生,為了我有個好前程,希望你們支持我。父母面對這個一肚子“鬼點子”的孩子,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好隨他去了。
他通過朋友認識了聲樂老師張麗娟,張老師曾經留學保加利亞,特別擅長教學,由於她教的方法很好,蘭寧羽很快就入門了。那段時間,他每天上學,騎車到學校,然後從學校騎車去老師家學習。
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在張麗娟老師的培養下,他通過了聲樂考試,並以特長生的身份如願以償地進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系。
這中間還有一個小小周折,原本錄取他的是該校自動化系,蘭寧羽覺得不滿意,便主動找到計算機系的主任,要求轉系。主任問他為什麼非要來計算機系,他説,我想要在商業和文化方面有所發展,但是我覺得計算機這個東西實在太重要了,我只有對技術有了更深的瞭解,才能有助於我其他方面的發展。
主任看着這個勇敢的小孩兒,點頭答應了。
18歲的業績
“你的老闆怎麼還沒來?”這是來自大洋彼岸的投資商和蘭寧羽見面後説的第一句話。
“老闆?什麼老闆?”蘭寧羽反問。
“就是那個向我們提供商業策劃書的LUC LAN,”投資商説到LUC LAN時,眼睛裏滿是尊敬。
“我就是你們要找的LUC LAN。商業策劃書就是我寫的,我可以説出其全部內容。”蘭寧羽説。
“Really(真的)?”一臉沉悶的投資商立刻激動起來。
蘭寧羽當然也很興奮,他和投資商用流利的英語自如地交談。投資方對他這個剛剛上大學一年級的小孩兒充滿了興趣。“給我們講講你是怎麼想到要找我們的吧,”投資方做出非常謙虛和認真的樣子。蘭寧羽説,中國人很講究一個“緣”字,咱們有緣,所以聚在一起。然後,他説出了自己爭取風險投資之前所做的努力——
高考之後
高考之後那個暑假,蘭寧羽經常透過窗户看着離家不遠的北航校園。我馬上就是大學生了,應該有更多的主動性,不能讀書讀成書呆子。可是,我該乾點兒什麼呢?
他幾乎天天泡在網上,突然,一個有關風險投資的報道躍入他的眼簾,那是一個很枯燥的報道,大量的數據和專業術語,蘭寧羽也看不下去,但是他能想,也敢想:風險投資這東西好玩兒,利用別人的錢實現自己的夢想。既然別人能找到,我是不是也能找到呢?
一個念頭閃過,他抱着試試看的心情開始“往這裏使勁兒”,他很想成立一家網站,最好是和音樂有關的。確定好了思路和盈利模式,他開始按照網上對風險投資的介紹來寫自己的商業策劃書。他在網上找了一個成功的樣本,想學習人家的思路以至各個細節。為了搞清楚那個長達30多頁的計劃書,他整整做了15天!連查資料帶打電話,後來終於慢慢一點一點學會了,並且做了一個“照貓畫虎”的商業計劃書。
他在網上找了300多家海外風險投資公司,按照網上提供的電子郵件地址一一發信,一週後,回來消息的有四五家,但都只是表示初步的意向。又過了幾天,荷蘭一家風險投資公司打來越洋長途找他,很誠懇地和他談了半個小時,後來又經過幾次討論確定了一些實質性的問題,並答應如果合作順利,將分期注入大約100萬美金來促成這項事業。
蘭寧羽興奮極了,給自己的父母説了這個情況。可是沒想到竟遭到父母的極力反對,父母太擔心了——一個孩子,好不容易費了那麼大勁考上大學,應該認真讀書,將來好有所作為,可是,現在居然就要做生意,這不是瘋了嗎?父母又對他進行了一番極其嚴厲的教育。蘭寧羽從來沒見父母這樣發火,為了不讓他們太難過,只好暫時把這事兒放下了。剛好在內蒙古有一個音樂節,他便和騰格爾樂隊的鍵盤手圖圖一起去參加了,也當散散心。在那裏,他結識了斯琴格日勒,蘭寧羽也很誠懇地給她講述了自己的遭遇。格日勒説,在美國,孩子到了18歲就是成人了,應該自己決定自己的前程。這句話給了蘭寧羽新的力量,是啊,我已經是成人了!
回來不久,荷蘭投資方打來電話,説因為中方過於拖沓不誠懇、不按時間表行事,此事告吹。蘭寧羽傷心地大哭了一場。然後,繼續找投資。
這次,他的商業計劃書更加完備了,他又撒網一樣發了200多份。後來,引起了美國一家風險投資公司的興趣,幾次電話討論之後,投資方決定到中國來看看。
“It’s great!”美方投資商聽他講述完以後,臉上露出了笑容,他們覺得,“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這句話一點兒都不錯,一個18歲的大學生就有這樣的見識,實在大大出乎他們的想像。
投資商説自己當年18歲的時候都沒有想到要做這件事情,而你想到了,這説明當你40歲的時候,一定會比我們強。
之後的幾次談判非常順利,幾個月以後,“一起音樂網”正式成立。18歲的蘭寧羽成了中國最年輕的CEO。
無法預知的未來
在互聯網的泡沫急劇膨脹之後,很快陷入了寒冬。一些大的網站紛紛倒閉。包括當年蘭寧羽去過的那家舉辦“網絡72小時生存”的網站。可是,他的音樂網站雖然沒掙什麼錢,卻依然在寒風中挺立着。
一天他在家看電視,電視上有一個跑步機的廣告。他看着看着,思想就像脱繮的野馬一樣飛起來了。跑步機是把靜止的地面變為相對地面運動的傳送帶,起到隨時隨地健身的作用。那麼,游泳的時候人的位移能不能儘量縮小?要是能使水相對地面運動,是不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他邊想邊在一張紙上寫,這張紙上已經密密麻麻寫了很多東西了,這是他的“隨想錄”,他習慣把自己隨時想到的一些奇怪的創意記錄在上面……
榮譽
幾個月以後,美國投資方找到蘭寧羽,説,在中國做網絡的黃金時機已經過去,我們不能做無意義的投資,要給我們更好的企劃書和項目,不然就有可能撤資。蘭寧羽説,好吧,你再等一週。
一週後,他拿來了一個新的商業策劃書,是關於開發自動游泳裝置的。投資商把商業計劃書拿回去研究了一段時間,説,我們可以投資做這個項目。他哪裏知道,為了把這個項目做得可行,蘭寧羽請了清華大學流體工程、自動化系的專家進行了論證。
有了新的投資,馬上進入了研發階段。半年過去了,他和他的團隊正在推銷自己的產品。這種每台售價8000元左右的自動游泳裝置很被一些機關、飯店、健身房看重。有一家生產浴缸的公司找到蘭寧羽,想把這種游泳裝置專利的生產權買斷,價格開得不低。可是公司上下一致不同意:這是我們的孩子,我們不能隨便給人!
“我們還有一個不錯的發明呢,是汽車制動系統,如果用上這種裝置,可以大大解決因慣性所致的剎車事故……”
他並沒有把自己做的事情完全告訴我,因為他説,不是一會兒就説得完。比如,他在一個叫“優秀”的樂隊中任主唱和鍵盤手;比如,他多次應北京電視台之邀主持申奧英語節目;比如,他正在考慮和一家音像社合作開發英語教學軟件;比如他寫的有關自己成長曆程的書也將出版……
和他聊天的時候,不時有電話找他,總是些七七八八的事情,我都聽煩了,可他依然對每件事都充滿熱情。“我喜歡幻想聽到花開的聲音,特別美妙,我不苛求每一朵花都必須開放在自己的園地……”他説。
2001年12月9日,蘭寧羽告別了他19歲的最後一天,那天他很傷感。他用手撥弄着高腳酒杯,一不留神,紅酒灑了一桌子,他一邊用餐巾紙擦着一邊説:“我都20歲了,我都20歲了……”

蘭寧羽社會評價

生於1981年的蘭寧羽還算不上完全意義上的成功人士,對他來説,一切剛剛開始。但是,他無疑是出眾的。我們能夠看到的,只是他瘋狂的現在,卻無法預知他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