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蘭凱斯特

鎖定
蘭凱斯特市是一座位於英國西北方的濱海城市,人口約5萬人,屬於中小型城市。由於該城靠海,日夜温差頗大;白天蘭凱斯特的氣温約為攝氏27至28度,而到了晚上,氣温便會降到15、16度。
中文名稱
蘭凱斯特
地理位置
英國西北方
人    口
約5萬人
特    點
日夜温差頗大

蘭凱斯特蘭凱斯特大學

位於英格蘭西北岸的蘭凱斯特市〈Lancaster〉,距離海岸只有5英里遠,與英國首都倫敦〈London〉相距240英里、與愛丁堡〈Edinburgh〉相距150英里。蘭凱斯特有鐵路線直達倫敦與愛丁堡;該城的鐵路線並且直達曼徹斯特機場〈Manchesterairport〉,車程只要一個小時。
蘭凱斯特大學設校於1964年,根據該校官方網站的簡介,當初蘭凱斯特大學創校的原因,是為了順應英國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theWorldWarII〉後,英國境內的人口激增與科技工業的迅速發展導致的英國境內高等教育人才荒而設計建校的。根據統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全英國僅有9所大學,而每年這9所學校所培養出的學生僅有1千多位;在1958到1961年這4年間,全國多增加了7間新學校,而蘭凱斯特大學是其中最新的一間。
蘭凱斯特大學初成立時肩負着--教育北方〈CivilizetheNorth〉的責任,這也可見當時英國北方教育資源之缺乏;英國境內除了倫敦、愛丁堡等大城市之外的其它都市在當時幾乎都無法享有高等教育資源。蘭凱斯特大學經過40年的經營,整合了大學附近的校區資源,校園聲譽不斷蒸蒸日上。目前蘭凱斯特大學校內約有1萬名學生,其中2千4百位研究生,約佔學生主體的4分之1。而蘭凱斯特校園的主校區位於凱斯特城的南方郊區,與市中心只相距3公里遠,乘車只有5至10分鐘的車程。校園共佔地250畝,全部設計為徒步區,校內禁止車輛通行。學科優勢:根據TheTimesGoodUniversityGuide2002年的全英百大名校排名,蘭凱斯特大學名列第21名。除此之外,根據theTimesHigherEducationalSupplement的統計,該校有8個學科的學術聲望居於全英前10名,其中包括教育研究〈EducationalResearch,第3名〉、語言學〈Linguistics,第3名〉、劇場理論〈TheatreStudies,第4名〉、宗教研究〈ReligiousStudies,第4名〉、商學院〈ManagementSchool,第6名;其中商業管理專業排名1〉、美國研究〈AmericanStudies,第9名〉、藝術〈Art,第9名〉與環境科學〈EnvironmentalScience,第10名〉。而該校的其它熱門科系,例如基礎工程學〈GeneralEngineering,第11名〉、心理學〈Psychology,第14名〉、經濟學〈Economics,第15名〉與信息科學〈ComputerScience,第17名〉也都有全英前20名的好成績。電子(第24名)。

蘭凱斯特蘭開斯特里亞號

豪華郵輪上戰場
這起海難發生在法國敦克爾克大撤退後的兩週,儘管當時大多數英國遠征軍都已從敦克爾克安全撤回了英國,但仍有超過3萬人滯留在法國南特市和聖納澤爾市港口,其中很多都是英軍工程師、皇家空軍地面人員、運輸人員和無線電操作員等。“蘭開斯特里亞號”本是一艘來往英美之間的豪華郵輪,二戰爆發後被徵用做了軍事運輸船,當它奉命於1940年6月17日前往法國聖納澤爾市盧瓦爾河口接送被困的英軍士兵時,聖納澤爾市正遭遇德軍戰機的襲擊。由於流入大西洋的盧瓦爾河口海水很淺,“蘭開斯特里亞號”停在了距河口6英里遠的海面上,通過小型交通船將岸上士兵運送到大船上。
盧瓦爾河口遭襲擊
蘭開斯特里亞號”沒多久就裝滿了乘客,包括800名擠在貨艙中的皇家空軍士兵。大副哈里·格拉蒂奇感到船隻已經嚴重超載,於是下令停止繼續上人。據估計,當時“蘭開斯特里亞號”上已經裝載了6000名英軍士兵和平民。船長魯道夫·夏普擔心遭到德國潛艇襲擊,他希望等一艘英軍驅逐艦來護航。可是17日下午4時左右,德國轟炸機出現在了天空中,向“蘭開斯特里亞號”投下了很多炸彈,在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中,“蘭開斯特里亞號”瞬間成了一片火海。
災難場景慘過“泰坦尼克號”
被炸彈擊中的“蘭開斯特里亞號”開始漸漸傾覆,格拉蒂奇下令棄船,命令船上乘客或乘救生艇逃走,或穿上救生衣跳入水中。儘管船上有1000件軟木救生衣,但士兵們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它,許多人穿着它跳下水中時都摔斷了脖子。船上當時的混亂和災難場景一點也不亞於“泰坦尼克號”沉沒時的場景。由於油箱被炸裂,黑色的柴油流到海水中,隨後又被大火引燃,海面上也成了火海。一些跳入水中的士兵不小心吞入了油污,幾乎窒息而死;另一些士兵則被燃燒的柴油活活燒死。大副哈里·格拉蒂奇試圖揪住一個溺水士兵的頭髮將他拉上來,結果發現他拉上來的竟是一隻斷裂的頭顱。至少3500人沉入海底
20分鐘後,“蘭開斯特里亞號”就徹底沉入水底。就在數千名英國士兵在海水中掙扎的時候,其他英國船隻和一些法國漁船紛紛聞訊趕來救援,許多生還者都被送往岸上,由當地的修女們為他們進行清洗。到夜晚來臨時,“蘭開斯特里亞號”沉沒災難共造成了至少3500名英軍士兵和平民死亡,僅有2500人幸運獲救生還。這起海難的死亡人數比“泰坦尼克號”和一戰時被德國潛艇擊沉的英國輪船“路西塔尼亞號”加起來還要多。
丘吉爾下令掩蓋真相
當“蘭開斯特里亞號”沉沒的消息傳到英國唐寧街10號時,丘吉爾立即做出決定,禁止任何英國媒體公開報道這起災難。當2500名劫後生還的士兵回到英國後,他們接獲密令,禁止向任何人談論這起災難。丘吉爾強行將這起英國最大的“二戰海難”向國人掩蓋了起來。
然而,一些不知真相的法國當地居民卻頻頻發現有屍體漂到海灘上來,一些法國漁夫打魚時,網到的也不是魚,而是一具具屍體,不過他們並不知道這些屍體的來源。也許惟一的例外是當年7月底,美國《紐約太陽報》首次刊登了一名水手拍攝的“蘭開斯特里亞號”海難照片,然而那卻是惟一的一次。
65年來,“蘭開斯特里亞號”一直默默地躺在海底,直到日前,英國曆史學家瓊納森·芬比才在其新書《蘭開斯特里亞號的沉沒》中,首次向世人詳細披露了這一二戰慘烈海難的真相。法國政府已經宣佈,“蘭開斯特里亞號”遺址將作為一個紀念地受到保護。

蘭凱斯特蘭開斯特

(1933~)Lancaster,FrederickWilfrid
美國圖書館學家,信息學家,教育家。1933年9月4日生於英國達勒姆。1950~1954年在美國紐卡斯爾圖書館學院學習,1970年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圖書館學研究生院任教,1972年任教授,併兼任該院生物醫學圖書館員培訓項目的負責人。他還是倫敦分類法研究小組的成員。在信息系統及圖書館服務評價方面卓有建樹。著有《信息檢索系統——特性、試驗與評價》;《醫學文獻分析與檢索系統查詢檢索服務評價》;《信息檢索詞彙控制》;《聯機信息檢索》;《走向無紙信息社會》;《索引和文摘:理論與實踐》等。他的著作曾分別榮獲美國信息學會頒發的1970年、1975年最佳圖書獎及1969年最佳論文獎。1978年出版的《圖書館服務的測量與評價》獲拉爾夫·肖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