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蘋果炭疽病

鎖定
蘋果炭疽病又名苦腐病、晚腐病,是由小叢殼屬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蘋果上的一種病害。主要危害果實,接近成熟的果實受害最重,也可侵害果苔和枝幹。主要以菌絲在僵果、果苔、病枯枝等部位越冬。 [1] 
蘋果炭疽病在世界上所有氣候温暖濕潤、適宜種植蘋果的國家和地區都有發生。 [2]  蘋果炭疽病是中國各蘋果產區普遍發生的一種主要為害果實的病害。以夏季高温多雨地區發病較重,發病後果實腐爛,流行年份病果率達30-60%,對蘋果品質和產量均有很大影響。 [3] 
蘋果炭疽病的防治方法以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為主。首先加強管理,提高果樹抗病能力;其次是剷除病源,同時要給果實套袋;最後適時用藥。 [3] 
中文名
蘋果炭疽病
外文名
Apple bitter rot
別    名
苦腐病
別    名
晚腐病
為害作物
蘋果
為害部位
果實、枝條和果台等
病    原
小叢殼屬

蘋果炭疽病病原特徵

蘋果炭疽病形態特徵

蘋果炭疽病的病原在有性態為小叢殼屬(Glomerella ciningulaia (Stonem.) Spauld. et Sch.),屬子囊菌亞門、小叢殼屬。子囊殼產生在菌絲層上或半埋於子座內,殼壁有毛,沒有側絲,子囊孢子單細胞,無色。無性態為膠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Penz.et Sacc.),屬半知菌亞門、炭疽菌屬。分生孢子盤埋生於寄主表皮下,枕狀,無剛毛,成熟後突破錶皮。分生孢子梗平行排列成一層,圓柱形或倒鑽形;分生孢子單胞、無色,長圓柱形或長印網形。 [4] 

蘋果炭疽病生理特性

病菌繁殖的温度為15-40℃,最適温度為28℃;形成分生孢子的適宜温度為25-28℃,相對濕度為80%以上;分生孢子萌發最適宜温度為28-32℃,相對温度在95%以上,此時分生孢子接觸果面5小時即可侵入果肉,10小時大部分病菌完成侵入過程。 [3] 

蘋果炭疽病寄主

小叢殼屬病菌除為害蘋果外,還可侵染海棠、梨、葡萄、桃、核桃、山楂、柿、棗、慄、柑橘、荔枝、杭果等多種果樹以及刺槐等樹木。 [4] 

蘋果炭疽病為害症狀

蘋果炭疽病
蘋果炭疽病主要為害果實;也侵害枝梢和果台,但很少。果實發病初期呈現針頭大淡褐色圓形斑點,邊緣清晰,病斑迅速擴大後果肉軟腐(果肉微苦,與好果肉易分辨),呈圓錐狀深入果肉。以後病斑下陷,病斑表面呈現顏色深淺相間的輪紋。當病斑擴大到1-2釐米時,自病斑中心生出突起的小粒點,初為褐色,後變為黑色,呈同心輪紋狀排列,逐漸向外擴展,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盤。當天氣潮濕時,黑色粒點突破錶皮,溢出粉紅色粘液,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團。一個病斑可擴展到果面的1/3-1/2,並可爛至果心。病果上有一至多個病斑,病斑連片可使全果腐爛,造成果實脱落。果實若在深秋染病,病果腐爛失水乾縮,變為黑色僵果,與好果區別明顯,長期懸掛技頭不落。若採收前病菌侵入果實,貯藏期繼續發病。果台發病多自頂端向下蔓延,為害重時抽不出副梢,最後乾枯死亡。枝幹發病多在病蟲枝、枯死枝及生長衰弱枝的基部,發病症狀與果實近似,病斑表面同樣產生黑色小粒點。後期病皮龜裂脱落,嚴重時病部以上枝條逐漸枯死。 [3] 

蘋果炭疽病分佈範圍

蘋果炭疽病在世界上所有氣候温暖濕潤、適宜種植蘋果的國家和地區都有發生,如中國、美國、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德國、丹麥、保加利亞、荷蘭、俄羅斯、巴西、墨西哥、日本、韓國等。 [2] 

蘋果炭疽病侵染循環

蘋果炭疽病是一種高等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枯死枝、破傷枝、死果台及病僵果上越冬,也可在刺槐上越冬。第2年蘋果落花後,潮濕條件下越冬病菌可產生大量病菌孢子,成為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風雨、昆蟲傳播,從果實皮孔、傷口或直接侵入為害。病菌從幼果期至成果期均可侵染果實,但前期發生侵染的病菌由於幼果抗病力較強而處於潛伏狀態,不能造成果實發病,待果實近成熟期後抗病力降低才導致發病,該病具有明顯的潛伏侵染現象。近成熟果實發病後產生的病菌孢子(粉紅色黏液)可再次侵染為害果實,該病在田間有多次再侵染。尤其在7、8月份高温、高濕條件下,病菌繁殖快,傳染迅速,即雨水越多、降雨時間越長,發病率越高。晚秋氣温降低時發病減少,但感病果實仍繼續發病。 [3]  [5] 

蘋果炭疽病流行規律

  • 發病條件
  1. 氣候:病菌潛伏期一般3-13天,最長達40-50天。炭疽病菌在高温、高濕、多雨水的情況下,繁殖快,傳染迅速,特別是雨後高温更有利於大流行;晚秋雨少温度低,發病則輕。不同年份發病輕重與當年降雨早晚及雨量大小密切相關,一般降雨早而多的年份發病早而重,乾旱年份則輕。 [3] 
  2. 栽培管理水平:株行距小、樹冠大而枝葉茂密、通風透光條件較差、偏施氮肥、土壤粘重、地勢低窪、果園內雨後積水的,發病都重;中耕除草不及時或間作高稈作物的發病也重;果園附近(20-25米內)有刺槐(也侵染炭疽病),能加重發生;樹體健壯的發病輕,弱樹發病重;日灼果多的樹發病率高。 [3] 
  3. 品種的抗性:不同蘋果品種,炭疽病感染程度差異很大。在現有栽培品種中,以國光紅富士發病最重,金冠、元帥、紅星、青香蕉發病輕。 [3] 
  • 發病特點
先在園內形成中心發病株,後逐漸向周圍蔓延。病果有分片集中現象,樹冠內膛較外部病果多,中部較上部多。 [6] 

蘋果炭疽病防治方法

蘋果炭疽病農業防治

  • 加強管理,提高果樹抗病能力
注意採用增強樹勢的措施,如深翻改土,多施有機肥,控制氮肥施用量;防止園內積水,果園行間選種低稈作物或綠肥,或及時中耕除草,降低果園濕度;合理密植,精細修剪,尤其要合理夏剪,以改善果園內通風透光條件;避免用刺槐作果園的防護林。 [3] 
  • 剷除病源
結合冬季修剪徹底清除樹上樹下的病僵果、乾枯枝和病果台,刮除病枯樹皮,減少侵染源。發病初期及早摘除病果,清除落果,並集中深埋,減少病源,避免重複侵染。 [3] 
  • 果實套袋
果實套袋可使無病蟲的好果率達到90%以上。套袋時間一般在5月中下旬左右。套袋之前先噴1次吡唑醚菌酯2000倍液;套袋以後可噴波爾多液,不噴防治食心蟲的藥劑。 [3] 

蘋果炭疽病化學防治

蘋果樹發芽前噴3-5°Be石硫合劑、0.3-0.5%五氯酚鈉混合液或果康保50-100倍液。實踐證明,此法剷除越冬病源、減輕病害發生效果好。 [3] 
生長季節,特別是發病前及時噴藥保護果實是防治該病的重要措施。實踐證明,200-240倍波爾多液對該病有控制作用。噴波爾多液必須細緻、周到,並加皮膠作展着劑,以提高粘着性,延長藥效期。‘金冠’等品種對波爾多液敏感,幼果期用多發生藥害或產生果鏽,可改噴其他藥物。 [3] 
一般從幼果期開始噴藥(寺河山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以後每隔15-20天噴藥1次,全年三四次。為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可與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交替使用,防治效果好。前期和後期仍以波爾多液為宜。如噴藥後遇雨,未能及時噴波爾多液,雨後可噴退菌特,殺死雨期產生的分生孢子。選用下列任一種,或交替使用,效果也好。如40%多菌靈膠劑800倍+40%毒死蜱1500倍液(5月中旬左右施用,兼治蘋果輪紋病、卷葉蛾、紅蜘蛛等),或70%甲基託布津800倍、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25%粉鏽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為了提高防治效果,在使用上述藥劑時,最好加入粘着劑、6501展着劑,以防雨水沖刷降低藥效。 [3] 
貯藏蘋果的庫房、筐、箱等用50%多菌靈或50%甲基託布津200-500倍液噴灑殺菌,然後每立方米空間用20-25克硫磺加鋸屑和10%氯酸鉀點燃,密閉燻蒸2天。果實入庫前用70%甲基託布津或50%多菌靈300-500倍液浸果1-3分鐘。貯藏期最好保持1-2℃的低温。 [3] 

蘋果炭疽病病害區別

蘋果炭疽病果很容易與蘋果輪紋病病果混淆,這是因為果實上發生的炭疽病和蘋果輪紋病都會產生輪紋狀病斑。二者可根據下列特點辨別:炭疽病病斑最初為淡褐色,後變黑褐色,病斑較小、凹陷,呈圓錐狀深入果肉,腐爛部分呈漏斗狀,病斑表面黑色小粒點排列成同心輪紋狀,病組織鬆軟乾燥,均勻地變褐色,略具苦味;蘋果輪紋病病斑為褐色,帶有深淺褐色相間的同心輪紋,病斑較大、不凹陷,向果肉擴展不成圓錐狀,即病爛部分不呈漏斗狀,病斑表面小黑點散生,病組織腐爛多汁(水漬狀),褐色深淺不勻,稍有酒糟味。 [3]  從病害的發生時間來看,蘋果輪紋病比炭疽病的發生時間較晚,蘋果輪紋病一般在臨成熟期和貯藏期發生,炭疽病發生的時間主要是在果實生長的後期。 [7] 
參考資料
  • 1.    李林光,蘋果實用栽培技術,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01,第105-106頁
  • 2.    馬永強.甘肅省蘋果炭疽病病原鑑定及ITS序列分析[J].江蘇農業科學,2017,(第10期):89-91
  • 3.    周吉生,週中磊.蘋果炭疽病及其防治技術[J].北方果樹,2019,(第3期):37-38
  • 4.    張素敏,劉春雨,徐少鋒主編,園林植物病害發生與防治,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4.09,第188頁
  • 5.    閆文濤,嶽強,冀志蕊,周宗山,仇貴生,王雅偲.蘋果炭疽病的診斷與防治實用技術[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19,(第9期):26-28
  • 6.    郭書普主編,新版果樹病蟲害防治彩色圖鑑,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0.04,第12頁
  • 7.    孟戰雄,王生源.蘋果輪紋病和蘋果炭疽病的識別與防治[J].安徽農學通報,2015,(第24期):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