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

鎖定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1910年10月19日—1995年8月21日),出生於英屬印度旁遮普地區拉合爾,印度裔美國天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者 [4]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2]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5]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3] 印度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15]  ,生前是芝加哥大學莫頓·D·赫爾傑出服務榮休教授 [2] 
錢德拉塞卡於1930年獲得馬德拉斯院長學院(現金奈院長學院)物理學士學位,同年前往劍橋大學深造,於1933年獲得理論物理博士學位。1933年至1937年任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士。1937年在芝加哥大學任教直至1985年退休。1944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1946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1953年加入美國國籍。1955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62年被英國女王授予皇家獎章。1966年被美國總統授予國家科學獎章。1983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95年8月21日因心臟衰竭在芝加哥去世,享年85歲 [2-3]  [7] 
錢德拉塞卡的研究方向包括恆星結構白矮星恆星動力學輻射轉移廣義相對論黑洞,他以在恆星演化領域的工作而聞名,提出了“錢德拉塞卡極限 [2]  [6] 
中文名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
外文名
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
別    名
錢德拉(Chandra) [14] 
國    籍
美國
出生地
英屬印度旁遮普地區拉合爾
出生日期
1910年10月19日
逝世日期
1995年8月21日
畢業院校
馬德拉斯院長學院
畢業院校
劍橋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黑洞的數學理論
主要成就
1944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1946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1955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62年被授予皇家獎章
1966年被授予國家科學獎章 展開
主要成就
1944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1946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1955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62年被授予皇家獎章
1966年被授予國家科學獎章
1983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4年獲得科普利獎章 收起
學    位
博士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人物經歷

小時候的錢德拉塞卡 小時候的錢德拉塞卡
1910年10月19日,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出生於英屬印度旁遮普地區拉合爾(今屬巴基斯坦),於1912年隨父母搬到北方邦首都勒克瑙生活,1918年,隨家人搬到馬德拉斯(今金奈)生活。12歲之前,他一直在家接受教育 [4]  [8] 
1922年至1925年,在馬德拉斯的印度高中(Hindu Higher School)就讀 [4] 
1925年,完成高中學業並進入了馬德拉斯院長學院(Presidency College, Madras)就讀。父親希望他學習物理學並在將來成為一名公務員。但錢德拉塞卡在阿諾德·索末菲的影響下立志要成為一名科學家 [8] 
1930年6月,完成本科學業,獲得物理學士學位。同年7月,憑藉印度政府的獎學金進入劍橋大學深造,在拉爾夫·福勒指導下學習。期間在丹麥哥本哈根理論物理學研究所進行了一年的研究,在尼爾斯·玻爾馬克斯·玻恩的執導下工作 [8] 
1933年,獲得劍橋大學理論物理博士學位,同年10月成為三一學院院士 [4] 
1936年,對美國哈佛大學進行了短暫訪問,並獲得了該校的助理研究員職位 [4] 
1937年1月,因白矮星的結構問題與亞瑟·斯坦利·愛丁頓發生爭論,錢德拉塞卡離開劍橋大學前往美國芝加哥大學就職,在葉凱士天文台擔任助理研究員 [8] 
1938年,擔任芝加哥大學助理教授,後於1942年升為副教授,1944年升至教授 [8]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馬里蘭州阿伯丁試驗場的彈道研究實驗室(Ballistic Research Laboratory)工作,同時他拒絕了“曼哈頓計劃”的邀請 [7] 
1944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1946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錢德拉塞卡
錢德拉塞卡(3張)
1947年,被任命芝加哥大學理論天體物理學傑出服務教授,於1952年擔任任莫頓·D·赫爾理論天體物理學傑出服務教授(Morton D. Hull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 of Theoretical Astrophysics)直至退休。
1953年,加入美國國籍。
1955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62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女王授予他英國皇家學會皇家獎章,同年被選為印度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15] 
1966年,時任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授予他國家科學獎章
1983年,因有關恆星結構及其演化的重要物理過程的理論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5年,從芝加哥大學退休,保留莫頓·D·赫爾傑出服務榮休教授頭銜(Morton D. Hull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 Emeritus) [2-3] 
1995年8月21日,因心臟衰竭在芝加哥去世,享年85歲 [7]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主要成就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3張)
1930年,錢德拉塞卡在前往英國的途中重複了拉爾夫·福勒對於白矮星相關性質的計算,不同的是在計算中他考慮電子遵循的是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而不是牛頓定律。當時,恆星的白矮星階段被認為是一切恆星演化過程的最終階段,但是錢德拉寒卡的計算表明,當質量大於太陽質量的1.44倍,它的最終歸宿將不會是白矮星。這個恆星質量極限,就是錢德拉塞卡極限(Chandrasekhar Limit)。1931年,他將相關文章發表在了美國《天體物理學報》雜誌上。
經過在劍橋的學習,錢德拉逐步完善了自己的發現,他認為愛丁頓為主的科學家支持的恆星理論存在明顯的缺陷,因為它完全忽略了一個事實,即坍縮恆星內部的電子是以光速運動的;需要將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納入其中,這個理論才能完整解釋恆星的誕生和死亡。他在1935年的英國皇家天體物理學會(Royal Astrophysical Society)會議上提出這個理論,卻被亞瑟·斯坦利·愛丁頓説它是一個謬論,對錢德拉塞卡提到的兩種簡併,認為根本不存在相對論簡併,當場把錢德拉塞卡的論文撕成兩半。與愛丁頓的爭論持續了幾年後,沒有一個權威科學家願意站出來支持錢德拉。錢德拉塞卡從爭論中抽身,將在英國的白矮星研究和錢德拉塞卡極限總結成《恆星結構研究導論》,1939年出版,之後就轉向了其他研究。
錢德拉塞卡在每個領域都會花上5年至10年時間進行深入研究。他會用一年時間來掌握一個課題,再花費幾年發表一些解決相關問題的文章,再過幾年他將寫一本該領域的書籍留給後人。一旦該書出版後,他便離開了這一領域去探索其他領域的難題。
錢德拉塞卡撰寫的8本書籍記錄了他所研究的領域:《恆星結構研究導論》(1939年)總結了他對於白矮星以及其他類型恆星內部結構的研究工作;《恆星動力學原理》(1942年)描述了他對於星系以及星系團中恆星運動統計理論的高度原創性工作;《輻射轉移》(1950年)給出了恆星大氣中輻射轉移的第一個準確理論;《流體力學和磁流體力學穩定性》(1961年)提供了包括恆星、吸積盤以及星系在內的各種天體隨着不同輻射而變得不穩定的理論基礎;《平衡橢球體》(1969年)解決了一個老問題,即在不可壓縮、旋轉的有質量液體中找到了引力場的平衡體。
此後,他詳細研究了黑洞的準確數學描述以及它們同周圍物質的相互作用,於1983年出版了《黑洞的數學理論》。該書也是他告別科學研究之作。該書出版後,錢德拉塞卡演講並撰寫了一本非技術主體的書籍,內容是關於莎士比亞、貝多芬以及雪萊作品的,同時還包含了藝術同科學之間的關係。這些針對公眾的演講被收集了起來,並以《真與美》為題於1987年出版。
錢德拉塞卡退休後,他花了大量時間研讀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並在重複牛頓的每一個命題以及證明後,將牛頓的幾何語言翻譯成更為現代科學家所接受的代數語言。這也是錢德拉塞卡辭世前出版的最後一部書籍――《為普通讀者所著的牛頓“原理”》。 [9-11] 
  • 出版著作
時間
名稱
出版社
1939年
《恆星結構研究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tellar Structure)
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1942年
《恆星動力學原理》(Principles of Stellar Dynamics)
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1950年
《輻射轉移》(Radiative Transfer)
牛津克拉倫登出版社
1961年
《流體力學和磁流體力學穩定性》(Hydrodynamic and Hydromagnetic Stability)
牛津克拉倫登出版社
1969年
《平衡橢球體》(Ellipsoidal Figures of Equilibrium)
耶魯大學出版社
1983年
黑洞的數學理論》(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Black Holes)
牛津克拉倫登出版社
1987年
真與美 : 科學研究中的美學和動機》(Truth and Beauty. Aesthetics and Motivations in Science)
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1995年
《為普通讀者所著的牛頓“原理”》(Newton's Principia for the Common Reader)
牛津克拉倫登出版社
  • 學術論文
時間
標題
期刊
1931年
《恆星質量的高度塌縮構型》(The highly collapsed configurations of a stellar mass)
《皇家天文學會月刊》
1931年
《理想白矮星的最大質量》(The maximum mass of ideal white dwarfs)
《天文物理期刊》
1931年
《白矮星的密度》(The density of white dwarfstars)
《哲學雜誌》
1932年
《關於恆星內部物質狀態的幾點看法》(Some remarks on the state of matter in the interior of stars)
《天體物理學與天文學雜誌》
1934年
《恆星內部物質的物理狀態》(The physical state of matter in the interior of stars)
《天文台》
1934年
《具有簡併核心的恆星構型》(Stellar configurations with degenerate cores)
《天文台》
1935年
《恆星質量的高度塌縮構型》(The highly collapsed configurations of a stellar mass)(第二篇)
《皇家天文學會月刊》
1935年
《具有簡併核心的恆星構型》(Stellar configurations with degenerate cores)
《皇家天文學會月刊》
1935年
《具有簡併核心的恆星構型》(Stellar configurations with degenerate cores)(第二篇)
《皇家天文學會月刊》
1936年
《恆星內部的壓力》(The pressure in the interior of a star)
《皇家天文學會月刊》
1936年
《給定質量恆星的最大可能中心輻射壓力》(On the maximum possible central radiation pressure in a star of a given mass)
《天文台》
1943年
《物理學和天文學中的隨機問題》(Stochastic Problems in Physics and Astronomy)
《現代物理評論》
1964年
《氣體質量接近廣義相對論史瓦西極限的動力學不穩定性》(Dynamical instability of gaseous masses approaching the Schwarzschild limit in general relativity)
《物理評論快報》
1964年
《白矮星構型接近極限質量的動力學不穩定性》(The dynamical instability of the white-dwarf configurations approaching the limiting mass)
《天文物理期刊》
1964年
《氣體質量接近廣義相對論史瓦西極限的動力學不穩定性》(Dynamical instability of gaseous masses approaching the Schwarzschild limit in general relativity)
《天文物理期刊》
1970年
《引力輻射理論中兩個問題的解答》(Solutions of two problems in the theory of gravitational radiation)
《物理評論快報》

《引力輻射對麥克勞林球體長期穩定性的影響》(The effect of graviational radiation on the secular stability of the Maclaurin spheroid)
《天文物理期刊》
參考資料 [4]  [11]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人才培養

  • 教授課程
錢德拉塞卡講授的課程包括量子力學、電動力學和光學、相對論、穩定性問題和等離子體物理學 [15] 
  • 開設研討班
1947年,錢德拉塞卡着眼於後繼人才的培養和儲備,計劃招收一批具有物理學天賦的青年學子,組建一個天體物理學高級研討班,由他自己親自授課、指導。招生工作結束後,前來登記的學生人數遠遠低於預期,只有兩名20來歲的年輕人報名參加這個研討班。他們就是楊振寧李政道。錢德拉塞卡每天都會開車數百公里到芝加哥大學他們授課。 [12] 
  • 指導學生
錢德拉塞卡在其教學生涯中指導了至少46名博士生。數學譜系項目網站2023年12月數據提供了錢德拉塞卡培養的17名學生的信息,具體信息如下: [13]  [16] 
時間
姓名
學校
1946年
基多·孟琪(Guido Muench-Paniagua)
芝加哥大學
1946年
梅爾·埃莉諾·圖伯格(Merle Eleanor Tuberg)
芝加哥大學
1948年
安妮·芭芭拉·安德希爾(Anne Barbara Underhill)
芝加哥大學
1950年
亞瑟·多德·科德(Arthur Dodd Code)
芝加哥大學
1952年
唐納德·愛德華·奧斯特布羅克(Donald Edward Osterbrock)
芝加哥大學
1953年
H·勞倫斯·赫爾弗(H. Lawrence Helfer)
芝加哥大學
1953年
埃伯哈特·延森(Eberhart Jensen)
芝加哥大學
1954年
羅素·M·庫爾斯拉德(Russell M. Kulsrud)
芝加哥大學
1958年
蘇林達·庫馬爾·特雷汗(Surindar Kumar Trehan)
芝加哥大學
1961年
諾曼·R·萊博維茨(Norman Ronald Lebovitz)
芝加哥大學
1963年
優素福·索布蒂(Yousef Sobuti)
芝加哥大學
1964年
耶利米·P·奧斯特里克(Jeremiah Paul Ostriker)
芝加哥大學
1968年
莫利斯·L·艾森曼(Morris L. Aizenman)
芝加哥大學
1969年
亞武茲·努特庫(Yavuz Nutku)
芝加哥大學
1973年
約翰·L·傅利曼(John L. Friedman)
芝加哥大學
1974年
約翰·查爾斯·米勒(John Charles Miller)
牛津大學
1975年
史蒂文·勞倫斯·弟特韋勒(Steven Lawrence Detweiler)
芝加哥大學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獎項
授予方
1944年3月16日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英國皇家學會 [3] 
1945年
美國哲學學會會士
美國哲學學會 [18] 
1946年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 [5] 
1947年
劍橋大學 [15] 
1949年
美國天文學會 [19] 
1952年
布魯斯獎
太平洋天文學會 [20] 
1953年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 [21] 
1955年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美國國家科學院 [6] 
1957年
拉姆福德獎章(Rumford Prize)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 [8] 
1962年
皇家獎章
英國皇家學會 [8] 
1962年
印度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印度國家科學院 [15] 
1962年
斯里尼瓦薩·拉馬努金獎章(Srinivasa Ramanujan Medal)
印度國家科學院 [8] 
1966年
國家科學獎章
美國政府 [15] 
1968年
印度政府 [8] 
1971年
美國國家科學院 [8] 
1973年
斯莫盧霍夫斯基獎章(Smoluchowski Medal)
波蘭物理學會 [8] 
1974年
丹尼·海涅曼數學物理獎(Dannie Heinemann Prize)
美國物理學會 [8] 
1978年
央斯基獎(Jansky Lectureship)
美國國家射電天文台 [23] 
1983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 [4] 
1983年
洪堡獎
德國洪堡基金 [24] 
1984年
托馬拉博士獎(Dr Tomalla Prize)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8] 
1984年
科普利獎章
英國皇家學會 [8] 
1984年
R.D. Birla Memorial Award
印度物理協會 [8] 
1985年
Vainu Bappu Memorial Award
印度國家科學院 [8] 
1989年
Gordon J. Laing Award
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22] 
1991年
查爾斯·格里萊·艾博特獎(Charles Greeley Abbot Award)
美國太陽能學會 [8]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社會任職

時間
任職
1952年至1971年
天文物理期刊》總編輯 [2] 
1964年至1968年
美國物理學會理事會成員 [2] 
1979年至1981年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卡弗裏理論物理研究所諮詢委員會成員 [2]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的的父親(Chandrasekhara Subrahmanya Ayyar)是印度會計暨審計部門的官員,曾任拉合爾西北鐵路的副審計長。母親(Sita Balakrishnan)一位知識分子,並曾將亨利克·易卜生的劇作《玩偶之家》翻譯成泰米爾語。錢德拉塞卡在家中七個孩子排行第三,是四個兒子中的長子 [4]  。錢德拉塞卡的叔叔是錢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者 [2]  [8] 
  • 婚姻感情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於1936年9月在印度與比他小一歲拉麗莎(Lalitha Doraiswamy)結婚。他們在馬德拉斯院長學院時就建立了聯繫 [4] 
  • 日常生活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是一個素食主義者 [7]  。他總是無瑕疵地穿着做工考究的西裝,其顏色在秋冬季變化於深黑和深灰之間,而在春夏季則變化於淺灰和棕黃色之間。他愛好文學和音樂,是世界上唯一在方程式中使用哥特體字符的科學家 [10] 
錢德拉塞卡和妻子拉麗莎 錢德拉塞卡和妻子拉麗莎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人物影響

  • 小行星命名
1970年9月24日,繞太陽運轉的小行星1958被發現,為了紀念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這顆小行星被命名為“1958 Chandra” [26]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人物評價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是20世紀最重要的天體物理學家之一。他是最早將物理學研究與天文學研究結合起來的科學家之一。(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 was one of the foremost astrophysicis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e was one of the first scientists to couple the study of physics with the study of astronomy.) [14]  美國航空航天局評)
錢德拉是一流的天體物理學家,也是一個美麗而温暖的人。(Chandra was a first-rate astrophysicist and a beautiful and warm human being.) [17]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者漢斯·貝特評)
自愛因斯坦以來,錢德拉對宇宙的思考可能比我們任何人都更深遠。(Chandra probably thought longer and deeper about our universe than anyone since Einstein) [17]  (前英國皇家學會主席馬丁·里斯評)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後世紀念

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Chandra X-ray Observatory,縮寫為CXO)是美國宇航局於1999年發射的一顆X射線天文衞星。原名為先進X射線天文設備(AXAF),1998年為紀念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而更名。1999年7月23日,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由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搭載升空 [25] 
  • 獎項命名
2014年,亞太物理學會為紀念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而設立了錢德拉塞卡獎,該獎項是該組織在等離子體物理領域的最高獎,頒發給在等離子體物理領域做出開創性的重大成果的科學家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