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定強

(中國科學院院士、天文學家)

鎖定
蘇定強,籍貫江蘇武進,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6月出生於上海天文學家,光學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1]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終身教授,南京理工大學名譽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兼職教授。 [2] 
蘇定強於1959年從南京大學天文系畢業後留校任教;1962年調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工作;2003年調回南京大學,同時任南京大學天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和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3] 
蘇定強主要從事天文學望遠鏡光學系統的相關研究。 [1]  [3] 
中文名
蘇定強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上海市
出生日期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6月
畢業院校
南京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1年當選)
籍    貫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

蘇定強人物經歷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6月,出生於上海
1949年——1951年,在上海肇光中學讀初中。蘇定強的興趣在化學上。初中快畢業時的一次英文課上,老師講到由北斗七星找北極星的方法,蘇定強實際去看了,激起了對天文學興趣的萌芽,接着他又去買了一些天文書籍來讀,其中對他影響最大的是陳遵媯先生的《天文學概論》,漸漸的他的興趣轉移到了天文學上。
1954年,高中畢業於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後改為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現上海理工大學)。 [1]  [4-5] 
蘇定強 院士
蘇定強 院士(5張)
1955——1959年,本科在南京大學天文系就讀。
1959——1962年,任南京大學天文系助教。 [1] 
1962——2003年,調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工作。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3] 
2003年,調回南京大學,同時任南京大學天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和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1] 

蘇定強主要成就

蘇定強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在望遠鏡光學系統中,蘇定強提出了創新的折軸系統,加入了一塊中繼鏡,避免了副鏡的轉換並能獲得優秀的像質,此中繼鏡被光學家邁納爾(Meinel)命名為SYZ中繼鏡,SYZ表示2.16米望遠鏡光學系統的設計者蘇定強、俞新木、周必方,這樣的系統也可用於望遠鏡中的耐斯姆斯(Nasmyth)系統。中國2.16米望遠鏡的折軸系統和準備研製的12米望遠鏡的耐斯姆斯系統已採用和準備採用這樣的光學系統。提出了主動變形鏡的思想,使一些傳統上不能實現的系統得以實現,是中國大科學工程LAMOST(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和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技術上最主要的創新思想,這兩個望遠鏡已分別在崔向羣、南仁東領導下研製成功。蘇定強提出了含有透稜鏡的像場改正器,領導研製成中國第一個主動光學實驗系統 [1]  。1972年,蘇定強和王亞男建立了由像斑均方值和畸變值構成評價函數和勒文貝格(Levenberg)的阻尼最小二乘法編製成的光學系統優化程序。1981年,蘇定強和王蘭娟將光學系統優化程序擴展到了非球面光學系統。1986年,蘇定強在國際上最早提出了用透稜鏡改正大氣色散和應用主動光學產生按傳統概念不能實現的鏡面面形連續變化的光學系統的新設想。2000年,蘇定強、崔向羣王亞男等幾乎與世界同步,開展研究並提出了30-100米中國未來極大望遠鏡的方案。 [1] 
  • 論文著作
截至2009年7月,蘇定強發表論文70餘篇。 [2] 
主要論著有:
蘇定強.1962.用三級像差理論分析各類天文望遠鏡系統[J].南京大學學報(天文學):25-39.
蘇定強,王亞男. 1974.天文光學系統像差的自動校正[J].天文學報,15:51-60.
Su D Q,Shao L Z,Liang M. 1982. A configuration of the optical system for a 5m telescope[J]. Optica Acta,29:1237-1242.
蘇定強,王亞男,王蘭娟.1984.光學系統中非球面的數值計算[J].天文學報,25:86-97.
Su D Q.1986. A new type of field corrector[J]. A&A,156:381-385.
Su D Q, Cao C X, Liang M. 1986. Some new ideas of the optical system of large telescopes[J]. Proceedings of SPIEConference on Advanced Technology Optical Telescopes Ⅲ,628:498-503.
蘇定強.1986. 可調Lyot雙折射濾光器積分透過率守恆的嚴格證明及一種主帶外總光量的測定方法[J].天體物理學報,6:72-79.
蘇定強.1988. Schmidt 和消色差Schmidt望遠鏡的研究[J],天文學報,29:384-396.
蘇定強,周必方,俞新木.1989. 中國2.16m望遠鏡的主光路系統[J].中國科學,All:1187-1196.
Wang Y N, Su D Q.1990. Some new lens-prism orrectors for prime focus[J]. A&A,232:589-602.
Wang S G, Su D Q, Hu Q Q.1994. Two telescope configurations for China[J]. Proceedings of SPIE Conference on AdvancedTechnology Optical Telescopes v,2199:341-351.
Su D Q, Jiang ST, Zou W y, et al. 1994. Experiment system of thin- mirror active optics[J]. Proceedings of SPIEConference on Advanced Technology Optical Telescopes v,2199:609-621.
WangS G, Su D Q, Chu Y Q, et al. 1996. Special configuration of a very large Schmidt telescope for extensive astronomical spectroscopic observation[J]. Applied Optics,35:5155-5161.
蘇定強,王亞男,羿美良,等.1996.天文望遠鏡光學的研究[J].自然科學進展,6:257-267.
Su D Q, Cui X Q, Wang Y N. 2000. Configurations for extremely large telescope with spherical or aspherical primary mirror[J].Proceedings of SPIE Conference on Telescope Structures,Enclosures,Controls ,Assembly/ Integration/Validation, and Commissioning 4004(2000):340-349.
Su D Q, Cui X Q. 2004. Active optics in LAMOST(invited contribution)[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4:1-9.
Cui X Q, Su D Q, Wang Y N, et al. 2008.A 30-m sub-millimeter telescope with active reflector[J]. Ground-based andAirborne Telescopes lI,Proc. of SPIE,7012:701228-1-13.
Cui X Q, Su D Q, LiGP, et al. 2010. The optical performance of LAMOST telescope(invited paper)[J].Ground-based and Airborne Telescopes Ⅲ, Proe. of SPIE,7733:773309-1-8.
Su D Q, Jia P, Liu G R, 2012. Atmospheric dispersion corrector for the 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re SpectroscopicTelescope[J]. MNRAS,419:3406-3413.
Yuan X Y, Su D Q. 2012.Optical system of the Three Antarctic Survey Telescopes[J].MNRAS,424:24-30. [1] 
  • 科研成果
蘇定強於199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16m光學天文望遠鏡),1993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天文望遠鏡光學的研究), 還曾獲中國科學院獎四次(兩次一等、兩次二等)。2006年作為第二獲獎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 

蘇定強人才培養

  • 教育理念
蘇定強認為:愛好和嚮往產生的是對科學的感情,而要成為真正的專家,需要系統的學習和鑽研;如果不在深度上花苦功,那是沒法走向科學的遠方的。 [1] 
  • 教授課程
1959年,蘇定強在南京大學天文系先後獨立或與其他教師共同講授過“天文光學儀器”、“天體物理方法”、“基礎天文學”、“恆星天文學”課程。2007年9月,蘇定強教授《廣義相對論講義》。2008年,蘇定強教授《廣義相對論基礎》。2009年和2010年,蘇定強教授了兩遍《宇宙學引論》。 [1] 

蘇定強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91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2] 
1999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3] 
2006年
上海理工大學傑出校友 [6] 

蘇定強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2年—2006年
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 [1] 
2000年—2003年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第9委員會主席 [1] 
國家自然科學獎評委 [2] 
中國科學院天文學學科專家委員會委員 [2]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委員 [2] 
《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學卷》編委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天文學科評審組成員 [2] 
第八屆、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1] 

蘇定強個人生活

1952年秋的一天,蘇定強在自己家裏使用口徑擋小到僅9毫米的望遠鏡,第一次看到了月亮上小如砂礫(望遠鏡倍率也不高)的環形山時,他興奮極了,並且持續了好幾天。不久,蘇定強買到了一個焦距長達1米的平凸透鏡,用它做了一架望遠鏡,當口徑擋小到35毫米左右時,能清楚地看到月亮上的環形山太陽黑子、木星橢圓形的視面和四大衞星。 [1] 

蘇定強人物評價

蘇定強從不為已取得的重大成就而自滿,他思想活躍,對真理的探索充滿了激情。參與了中國多個天文望遠鏡和儀器的研製,在光學系統的設計、天文望遠鏡光學的研究等多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獨創性概念和方法,為中國乃至國際天文事業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 [2] 
蘇定強參與了中國多個天文望遠鏡和儀器的研製,做了許多重要的創造性的工作。(中國科學院學部 [3] 

蘇定強人物紀念

  • 蘇定強星
“蘇定強星”命名儀式在海寧隆重舉行
“蘇定強星”命名儀式在海寧隆重舉行(2張)
為表彰蘇定強院士為中國乃至國際天文事業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中國天文學會提議,並經報請中國科學院和國際天文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國家天文台決定將一顆於1997年11月6日發現的獲得國際永久編號第19366號小行星命名為“蘇定強星”。 [2] 
  • 蘇定強助學金
2016年,蘇定強捐資設立“南京大學蘇定強助學金”,資助南京大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