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蘄王

鎖定
蘄王,中國古代王爵之一。僅李緝、李滋、柴熙誨、韓世忠、朱瞻垠等五人獲封蘄王。其中最出名的當然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的韓世忠了,以至大家都以為蘄王是韓世忠一人的封號。
中文名
蘄王
唐    朝
李緝、李滋
後    周
柴熙誨
宋    朝
韓世忠
明    朝
朱瞻垠

蘄王李緝

李緝(?-867年8月8日),唐順宗李誦的第二十二子。鹹通二年(861年),李緝被侄孫唐懿宗封為蘄王,鹹通八年(867年)七月初五,李緝去世。

蘄王李滋

李滋,唐宣宗李忱四子。根據《舊唐書》所載:“制皇長男温可封鄆王,二男涇可封雅王,第三男滋可封蘄王,第四男沂可封慶王。”然而《新唐書》未曾記載。

蘄王柴熙誨

柴熙誨,後周世宗柴榮七子,顯德六年,後周恭帝柴宗訓即位,以熙誨前未封爵,拜左領軍衞大將軍,封蘄王。趙匡胤代周後,與曹王柴熙讓不知其所終。
但是據浙南各地盧氏族譜記載,趙匡胤陳橋兵變後,柴熙誨被其岳父榮祿大夫、開國上將軍盧琰收養為義子,改名盧璇,為其第三子。其後人成了盧姓氏族的一大分支。

蘄王韓世忠

韓世忠(1089年―1151年),字良臣,延安(今陝西省綏德縣)人,兩宋之際的名將,與岳飛張俊、劉光世合稱“中興四將”。
韓世忠身材魁偉,勇猛過人。出身貧寒,18歲應募從軍。英勇善戰,胸懷韜略,在抗擊西夏和金的戰爭中為宋朝立下汗馬功勞,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亂中也作出重大的貢獻。為官正派,不肯依附奸相秦檜,為岳飛遭陷害而鳴不平。死後被追贈為太師,追封通義郡王;宋孝宗時,又追封蘄王,諡號忠武,配饗宋高宗廟廷。是南宋朝一位頗有影響的人物。
《宋史·韓世忠傳》:“ 孝宗朝,追封 蘄王 。”
清 孫枝蔚 《潤州新竹枝歌》:“抗賊至今稱 郭璞 ,用兵從古數 蘄王 。”
清 魏源 《秦淮鐙船引》:“ 萊國 惟須縱博壺, 蘄王 那用提金鼓。” [1] 

蘄王朱瞻垠

朱瞻垠(1406--1421),明仁宗朱高熾之子,母賢妃李氏。
朱瞻垠在永樂四年(1406年)出生,永樂十九年十月壬寅就去世(1421年11月7日)。
永樂二十年十月十三(1422年10月28日),明成祖朱棣追封朱瞻垠為靜樂王,諡號莊獻。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明仁宗即位,追封朱瞻垠為蘄王,諡號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