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藥用稻

鎖定
藥用稻(Oryza officinalis Wall. ex G. Watt)是禾本科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藥用稻葉舌無毛,葉耳不明顯;葉片基部漸窄呈柄狀,上面散生長柔毛,基部貼生微毛;花小穗黃綠色或帶褐黑色,成熟時易脱落;不孕外稃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邊緣有細纖毛,成熟花外稃寬卵形,脈紋隆起,背面疣狀突起;芒自外稃頂端伸出,內稃與外稃同質,寬約為外稃之半,脊疏生疣基硬毛;穎果扁平,紅褐色。
藥用稻分佈在中國的廣東、海南、廣西、雲南,在印度、錫金、緬甸、泰國與中南半島等地也有分佈。 [9]  藥用稻生長在丘陵山地、坡下衝積地和溝邊,喜温暖、多雨、潮濕的環境,是短日照植物,適宜在廕庇、腐殖質豐富的地方生長 [10] 
藥用稻中篩選到具有高效溶磷解鉀能力的內生固氮菌是一類對農業生產有着重要意義的菌株。藥用稻是水稻育種和生物技術研究的物質基礎 [11]  。藥用稻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收錄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瀕危(EN)等級。 [12] 
中文名
藥用稻
拉丁學名
Oryza officinalis Wall. ex G. Watt [8]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禾本目
禾本科
稻屬
藥用稻
命名者及年代
Wall. ex Watt,1891 [1]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重點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藥用稻形態特徵

藥用稻
藥用稻(5張)
多年生草本。稈直立或下部匍匐,高1.5-3米,直徑7-10毫米,具8-15節,基部2-3節具不定根。葉鞘長約40釐米,長於其節間3倍以上;葉舌膜質,長約4毫米,無毛;葉耳不明顯;葉片寬大,線狀披針形,長30-80釐米,寬2-3釐米,質地較厚,基部漸窄呈柄狀,頂端尖,中脈粗壯,側脈不明顯,下面粗糙,上面散生長柔毛,基部貼生微毛,邊緣具鋸齒狀粗糙。 [3] 
圓錐花序大型,疏散,長30-50釐米,基部常為頂生葉鞘所包,主軸節間長約5釐米,分枝長10-15釐米,3-5枚着生於各節,具細毛狀粗糙,下部長裸露,腋間生柔毛;小穗柄長1-4毫米,粗糙;頂端具2枚半月形退化穎片;小穗長4-5毫米,寬約2.5毫米,厚1.3毫米,黃綠色或帶褐黑色,成熟時易脱落,不孕外稃線狀披針形,長1.6-2毫米,頂端漸尖,具1脈,邊緣有細纖毛,成熟花外稃闊卵形,脈紋粗厚隆起,脊上部或邊脈生疣基硬毛,表面疣狀突起在每側24-26縱行;芒自外稃頂端伸出,長5-10毫米,具細毛;內稃與外稃同質,寬約為外稃之半,脊疏生疣基硬毛,頂端有小尖頭,邊緣幹膜質,花葯長約2.5毫米。 [3] 
穎果扁平,紅褐色,長約3.2毫米,寬約2毫米,染色體組為CC型,2n=24(Nandi 936,Katayama et al.1981a),二倍體植物。 [3] 

藥用稻分佈範圍

分佈於文萊、柬埔寨、中國、印度(中央邦、馬哈拉施特拉邦、泰米爾納德邦、喀拉拉邦)、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泰國、越南、澳大利亞(存在和起源不確定)。在中國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西藏。 [2-3] 

藥用稻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600-1100米的丘陵山坡中下部的沖積地和溝邊。 [3]  為喜温暖、多雨、潮濕的短日照植物,適宜在廕庇、腐殖質豐富、pH值為6左右的肥沃沙壤土上生長。伴生植物有薏苡、棕葉狗尾草等。 [4] 

藥用稻繁殖方法

  • 種子處理
  1. 種子前處理和滅菌處理:將種子棄殼成米粒,用細砂紙磨去種表皮釉質,水洗2遍,用75%酒精表面消毒1分鐘,再加入0.1%的氯化汞滅菌兩次分別15分鐘和5分鐘,無菌水清洗5-6遍,吸水紙吸乾種子,待用。
  2. 種子催芽:滅菌處理後的種子接入鋪有無菌濾紙的培養皿上,加入無菌水後將其放置在28℃的人工氣候箱中進行黑暗催芽培養,培養4天后種子露白,6-10天后種子長出細芽。 [5] 
  • 種子芽接種培養
將出芽的種子接入愈傷誘導培養基上誘導愈傷,16天后長出粘性愈傷。 [5] 
  • 愈傷組織誘導
粘性愈傷培養10天,長成0.1釐米的緊實小顆粒愈傷,每20-26天挑選優質顆粒愈傷組織進行增殖和繼代培養。愈傷誘導、增殖和繼代培養基分別為:MS+2,4-D5.0毫克/升,MS+2,4-D6.0毫克/升,MS+2,4-D 4.0毫克/升,置於28℃的人工氣候箱中進行暗培養。添加植物凝膠2.8克/升、蔗糖30克/升、p小時值5.8。 [5] 
  • 愈傷組織分化成小苗
將繼代愈傷組織分別接種在MS+6-BA1.0-4.0毫克/升+NAA0.1-0.7毫克/升+ZT1.0-4.0毫克/升的分化培養基中進行分化、繼代和增殖培養,植物凝膠2.8克/升、蔗糖30克/升、p小時值5.8。26天后換分化培養基1次,換2次,每26天換1次繼代和1次增殖培養基,培養條件為:培養温度28℃,光照強度3000-4000勒克斯,光照時間12小時/天。 [5] 
  • 分化壯苗培養
將增殖分化苗接種在MS+6-BA2.0毫克/升+TDZ2.0毫克/升+NAA0.1毫克/升壯苗培養基上壯苗培養,植物凝膠2.8克/升、蔗糖30克/升、p小時值5.8。培養條件為:培養温度28℃,光照強度4000勒克斯,光照時間12小時/天。 [5] 
  • 生根培養
將壯苗分別接在MS+NAA0.2-2.0毫克/升的生根培養基上,植物凝膠2.8克/升、蔗糖30克/升,p小時值5.8;培養條件為:培養温度28℃,光照強度2000勒克斯,光照時間12小時/天。10天后,觀察根芽露白和根芽長出,25-33天統計主根、鬚根長、根粗和根數,觀察植株生長情況。 [5] 
  • 苗鍛鍊培養
將長至9-12釐米的生根苗揭膜3天,將苗放置常温培養2天,從培養基中取出,用自來水將生根苗沖洗乾淨,加水淹沒根部為適,置於温度為28℃,光照強度為3000勒克斯的光照培養箱中進行苗鍛鍊培養。 [5] 

藥用稻栽培技術

  • 苗的温室定植
苗鍛鍊培養7天,將苗從培養箱中取出,單苗移栽在裝有腐殖土和珍珠岩按3:1比例混勻的盆中進行定植生長,水淹沒根部,培養7天后,將水放幹,讓根定根生長5天,再加水進行培養。 [5] 
  • 苗的田間移栽和管理
定根苗定植生長20天后,將苗移栽到大田,注意有效固根,中期保證水、保肥,注意病蟲害的防治,生長中後期進行追肥,直到種子成熟。 [5] 

藥用稻主要價值

藥用稻可為栽培稻的種質資源,提供育種遺傳材料。 [4]  藥用野生稻在稻屬22個種中長勢最強,是普通栽培水稻的20倍以上,在進化過程中,藥用野生稻形成了豐富的遺傳多樣性,藥用野生稻長期處於野生狀態,經受各種災害和地理生態因素的作用,形成了各種抗性和耐受不良環境等優異性狀,是天然的基因庫。藥用野生稻農藝性狀具有大穗、寬葉片、粗莖稈等性狀,為遺傳改良提供了重要物質基礎。 [5]  藥用稻中篩選到具有高效溶磷解鉀能力的內生固氮菌是一類對農業生產有着重要意義的菌株。 [11] 

藥用稻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2]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瀕危(EN)。 [6]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Ⅱ級。 [4] 
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 [7] 
參考資料
  • 1.    Oryza officinalis Wall. ex Watt  .theplantlist[引用日期2020-04-14]
  • 2.    Oryza officinalis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20-04-14]
  • 3.    藥用稻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4.    韓陽主編,國家生態保護叢書 國家保護植物卷,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12,第150-151頁
  • 5.    王玲仙,陳玲,陳越,王波,付堅,肖素勤,柯學,鍾巧芳,雷湧濤,餘騰瓊,程在全.雲南藥用野生稻快繁苗在育種中的利用研究[J].遼寧農業科學,2019,(第5期):7-11
  • 6.    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20-04-14]
  • 7.    楊世先,楊慶秀,陳春芝.疣粒野生稻原生境濕地保護存在問題及對策[J].農業工程,2018,(第12期):97-99
  • 8.    藥用稻 Oryza officinalis|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05]
  • 9.    藥用稻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4]
  • 10.    李文華,旭日干,中國自然資源通典植物菌物卷,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15.07,第366頁
  • 11.    藥用稻[1]陽潔,江院,王曉甜,尹坤,秦瑩溪,譚志遠.幾株高效溶磷解鉀藥用稻內生固氮菌的篩選與鑑定[J].農業生物技術學報,2016,24(02):186-195.
  • 12.    藥用稻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