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藏芹葉薺

鎖定
藏芹葉薺(學名:Smelowskia tibetica (Thomson) Lipsky)是十字花科、芹葉薺屬植物。多年生草本,全株有單毛及分叉毛;莖鋪散,基部多分枝,長5-15釐米;葉線狀長圓形,長6-25釐米,羽狀全裂,裂片4-6對,長圓形,長5-10毫米,寬3-5毫米,頂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緣或具缺刻;基生葉有柄,上部葉近無柄或無柄;總狀花序下部花有1羽狀分裂的葉狀苞片;萼片長圓狀橢圓形;花瓣白色,倒卵形;短角果長圓形,長約1釐米,寬3-5毫米;果梗長2-3毫米;種子多數,卵形,長約1毫米,棕色。花果期6-8月。
藏芹葉薺分佈於中國、俄羅斯、蒙古、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一般生長在高山山坡、草地及河灘處等環境條件下,普遍分佈於青藏高原高山地帶。
藏芹葉薺具有水土保持的作用。
(概述圖參考資料: [1] 
中文名
藏芹葉薺
拉丁學名
Smelowskia tibetica
別    名
藏薺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罌粟目
亞    目
白花菜亞目
十字花科
獨行菜族
藏薺屬
藏芹葉薺
命名者及年代
(Thomson) Lipsky,1852

藏芹葉薺形態特徵

藏芹葉薺外形特徵

藏芹葉薺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單毛及分叉毛;莖鋪散,基部多分枝,長5-15釐米。葉線狀長圓形,長6-25釐米,羽狀全裂,裂片4-6對,長圓形,長5-10毫米,寬3-5毫米,頂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緣或具缺刻;基生葉有柄,上部葉近無柄或無柄。 [2] 
總狀花序下部花有1羽狀分裂的葉狀苞片,上部花的苞片小或全缺,花生在苞片腋部,直徑約3毫米;萼片長圓狀橢圓形,長約2毫米;花瓣白色,倒卵形,長3-4毫米,基部具爪。短角果長圓形,長約1釐米,寬3-5毫米,壓扁,稍有毛或無毛,有1顯著中脈,花柱極短;果梗長2-3毫米。種子多數,卵形,長約1毫米,棕色。 [2] 

藏芹葉薺內部特徵

葉藏芹葉薺葉上下表皮均被較厚角質膜和表皮毛;上下表皮為單層細胞;下表皮氣孔多於上表皮氣孔,且氣孔內陷;上表皮為柵欄組織2-4層,下表皮為海綿組織,數量比柵欄組織明顯少,為典型的背腹型葉;葉肉間隙較大,有大量通氣組織存在。 [3] 
莖藏芹葉薺莖顏色呈紫紅色,表面被有密集表皮毛;表皮細胞一層為長方形薄壁細胞,細胞外壁具角質膜;皮層細胞和表皮細胞均具有“質壁分離”現象。皮層由7-9層薄壁細胞構成;髓部和皮層均有大量通氣組織存在;韌皮部細胞小,排列緊密,細胞壁加厚,形成厚壁組織。束中形成層具有分裂能力。導管類型為螺紋導管。木質部導管位於維管束內,排列成花環狀,形成1或2組,多數約20個形成一個環狀。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有形成層,並已有次生生長。 [3] 
根的橫切面整體上呈現為一種“車輪形”。表皮細胞一層,外有較厚的角質膜,但未發現根毛,有側根;周皮發達;木栓層由4-7層近於長方形的細胞構成;而木栓形成層由1-2層扁平細胞構成,栓內層由2-5列扁長方形細胞組成。皮層細胞大部分出現“質壁分離”現象。木質部導管的類型有1種:螺紋導管。根中央的初生木質部依然保留。 [3] 

藏芹葉薺生長環境

藏芹葉薺一般生長在高山山坡、草地及河灘處等環境條件下,普遍分佈於青藏高原高山地帶。在中國甘肅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最低海拔2600米,最高海拔5483米,山脊多在海拔4000米以上。氣候總體特點是氣温低,晝夜温差大,降水少,風大,氣候垂直變化明顯。年平均氣温-0.8℃,7月份平均氣温11.7℃,1月份平均氣温-14.4℃,日平均氣温≥10℃的天數62天,海拔3600米以上地區日均温度≥10℃的時間為零;年均降水量202.5毫米,多集中在夏季,年均蒸發量2493.3毫米;平均強輻射日照時間2841.1小時,年總輻射量590.34-619.65千焦/釐米。

藏芹葉薺分佈範圍

藏芹葉薺分佈於中國、俄羅斯、蒙古、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在中國分佈於甘肅、青海、新疆(奇台、阜康、烏魯木齊、瑪納斯、和靜、庫車、温宿、葉城、塔什庫爾幹、民豐、策勒、和田、皮山等)、四川(石渠)、西藏。 [2]  [4] 

藏芹葉薺生長習性

藏芹葉薺作為高山寒漠帶植物,既有中生植物的特徵又兼具旱生和濕生植物的一些結構特徵。從藏芹葉薺石蠟切片來看,藏芹葉薺的葉有發達的機械組織和柵欄組織以及較大的柵欄組織間隙。較厚的柵欄組織及柵欄組織間隙方面可以減少高山地區強日照和強紫外線對植物葉的損傷,另一方面可提高葉內外表面的比值,從而增大葉綠素濃度。另外,藏芹葉薺葉和莖表面有較厚的角質層,根部有3-7層壞死的細胞組成的次生組織木栓層。木栓層和角質層不僅可以限制體內水分的散失、熱量的傳遞,也可以抵抗微生物的侵襲等各種不良影響。 [5] 
藏芹葉薺各生理指標的變化與自然降温的關係為:
  1. 根系活力變化與自然降温的關係:藏芹葉薺根系活力在2℃(19:00)時最活躍,而15℃(14:00,一天內温度最高)時根系活力較低。藏芹葉薺在應對短時快速降温時,根系活力可以快速提高5倍。而當藏芹葉薺根處於長時間低温脅迫時,根的活力會大幅降低。
  2. 光合色素含量變化與自然降温的關係:藏芹葉薺葉綠素含量整體上較高。短時急劇降温不會使葉綠素含量降低,而光照強弱才是影響葉綠素含量多少的決定性因素。在沒有光照情況下,長期低温脅迫與葉綠素含量呈正相關關係。而類胡蘿蔔素在15℃(14:00)時含量最低。在短時快速降温情況下,類胡蘿蔔素含量最大會增加4倍以上。這可能是因為胡蘿蔔素起到了主要的抗氧化作用。在長期低温脅迫下,藏芹葉薺類胡蘿蔔素含量整體上較高,但較之短時快速降温,含量有所下降。説明類胡蘿蔔素在藏芹葉薺應對長期低温時也起到了抗氧化作用。
  3. 脯氨酸含量變化與自然降温的關係:藏芹葉薺脯氨酸含量整體上很高。澇害、短時急劇降温和長時間低温脅迫都能導致脯氨酸大量積累。説明脯氨酸與藏芹葉薺抗逆性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
  4. 可溶性糖含量變化與自然降温的關係:藏芹葉薺可在光輻射和紫外線輻射最為強烈的時候進行光合作用合成可溶性糖;面對短時快速降温,藏芹葉薺可快速大量積累可溶性糖;而長時間低温脅迫會導致藏芹葉薺體內可溶性糖含量大幅下降。
  5. 可溶性蛋白質含量變化與自然降温的關係:藏芹葉薺可溶性蛋白質整體上含量較高。短時快速降温致使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增多。而長時間低温脅迫可溶性蛋白質含量會下降。
  6. 丙二醛(MDA)含量變化與自然降温的關係:藏芹葉薺MDA含量的升降與強輻射密切相關,而自然降温對藏芹葉薺MDA含量的影響不大。短時快速降温和長時間低温脅迫不會導致藏芹葉薺MDA含量大幅上升。 [3] 

藏芹葉薺主要價值

藏芹葉薺具有水土保持的作用。 [4] 
參考資料
  • 1.    牛洋,王辰,彭建生編著.青藏高原野花大圖鑑.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8.10:118
  • 2.    藏芹葉薺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0-09-03]
  • 3.    閆成才. 典型高山耐寒植物藏薺營養器官解剖結構與抗寒生理特性研究[D]. 甘肅農業大學, 2013.
  • 4.    蒲開夫,朱一凡,李行力主編.新疆百科知識辭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8.11:1032
  • 5.    閆成才, 劉曉娟, 田青,等. 藏薺營養器官解剖結構及其與環境的關係[J]. 西北植物學報, 2013, 033(005):946-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