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藏波羅花

鎖定
藏波羅花(Incarvillea younghusbandii Sprague)是紫葳科角蒿屬的矮小宿根草本植物, [4]  無莖;根肉質,粗壯;葉基生,平鋪於地上,為1回羽狀複葉;頂端小葉卵圓形至圓形,較大,頂端圓或鈍,基部心形,側生小葉2~5對,卵狀橢圓形,粗糙,具泡狀隆起,有鈍齒,近無柄;花單生或3~6朵着生於葉腋中抽出縮短的總梗上;花萼鍾狀,無毛,萼齒;花冠細長,漏斗狀,花冠筒橘黃色,花冠裂片開展,圓形;蒴果近於木質,彎曲或新月形,具四稜;花期5~8月;果期8~10月。 [5] 
藏波羅花分佈於中國青海、西藏,在尼泊爾也有分佈,生於高山沙質草甸及山坡礫石墊狀灌叢中,海拔4000~5000米。 [6]  藏波羅花喜光,耐寒,耐貧瘠。 [7]  採用種子繁殖。 [8] 
藏波羅花根可入藥,性温、味甘,有滋補強壯的功效,可治產後少乳、久病虛弱、頭暈、貧血。藏波羅花也是一種有較好的觀賞性的高山花卉。 [6] 
中文名
藏波羅花
拉丁學名
Incarvillea younghusbandii Sprague [4] 
別    名
烏確碼子布(藏語),角蒿(西藏)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紫葳科
角蒿屬
藏波羅花

藏波羅花形態特徵

藏波羅花
藏波羅花(30張)
藏波羅花是紫葳科角蒿屬的矮小宿根草本植物, [4]  高10-20釐米,無莖。根肉質,粗壯;粗6-11毫。葉基生,平鋪於地上,為1回羽狀複葉;葉軸長約3-4釐米;頂端小葉卵圓形至圓形,較大,長及寬為3-5(-7)釐米,頂端圓或鈍,基部心形,側生小葉2-5對,卵狀橢圓形,長1-2釐米,寬約1釐米,粗糙,具泡狀隆起,有鈍齒,近無柄。花單生或3-6朵着生於葉腋中抽出縮短的總梗上;花梗長6-9毫米。花萼鍾狀,無毛,長8-12毫米,口部直徑約4毫米,萼齒5,不等大,平滑,長約5-7毫米。花冠細長,漏斗狀,長4-5(-7)釐米,基部直徑3毫米,中部直徑8毫米,花冠筒桔黃色,花冠裂片開展,圓形。花尊鍾狀,無毛,尊齒5雄蕊4,着生於花冠筒基部,2強,花葯丁字形着生,在藥隔的基部有一針狀距,長約1毫米,膜質,藥室縱向開裂。雌蕊的花柱由花葯抱合,並遠伸出於花冠之外,長約4釐米,柱頭扇形,薄膜狀,2片開裂,子房2室,棒狀,胚珠在每一胎座上1-2列。蒴果近於木質,彎曲或新月形,長3-4.5釐米,具四稜,頂端鋭尖,淡褐色,2瓣開裂。種子2列,橢圓形,長5毫米,寬2.5毫米,下面凸起,上面凹入,近黑色,具不明顯細齒狀周翅及鱗片。花期5-8月,果期8-10月。 [1-2]  [5] 

藏波羅花近種區別

該種極近雞肉參,但植株矮小,小葉粗糙,具泡狀隆起,1-3(-6)枚貼生於地面上,花梗長1-3釐米,花冠管細長,蒴果極彎曲,易於區別。 [2] 

藏波羅花產地生境

分佈於青海、西藏(拉薩、那曲、班戈、索縣、比如、仲巴、加里、錯那、普蘭、定結、聶拉木、定日、改則)。在尼泊爾也有分佈。 [2]  [6]  藏波羅花喜光,耐寒,耐貧瘠。 [7] 

藏波羅花繁殖方法

採用種子繁殖。 [8] 

藏波羅花主要價值

藏波羅花觀賞

藏波羅花也是一種有較好的觀賞性的高山花卉。 [6] 

藏波羅花藥用

藏波羅花根可入藥,性味温甘淡,有滋補強壯的功效,可治產後少乳、久病虛弱、頭暈、貧血。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