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

鎖定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主要流傳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1] 
甘南藏族民歌在藏語中稱為“勒”,是流行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一種歌唱形式。其歌詞和樂曲不通過書面傳承,而由藝人口傳心授。歌詞既有舊傳又有新編,常採用舊調填新詞的方式演唱,詞句往往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曲調變化很少,演唱時不用器樂伴奏。甘南藏族民歌可分為為頌歌、悲歌、對歌、吉祥歌等,在牧區演唱時往往體現出自由、遼闊、粗壯、高亢的風格,則更多顯示細膩、活潑、流暢的特點。其演唱形式有一人獨唱、二至多人合唱兩種,而以獨唱為主,此外還有趣味性對答式的演唱方式。其代表作品有《敬酒歌》《阿香嘮嘮》等。 [1] 
2008年6月7日,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申報的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Ⅱ-115。 [2] 
中文名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遺產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音樂
申報地區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遺產編號
Ⅱ-115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歷史淵源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歷史悠久,甘南現有的文化遺存、歷史記載以及出土的文物證明,甘南藏族的先民們距今5000年前就在這裏生息。甘南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內地通往藏區的門户,是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是“藏漢”兩大文化板塊的結合部,夏河拉卜楞是安多藏區宗教文化的中心。藏族人民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創造了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歌形式複雜多樣,以甘南安多地區的民歌具有代表性。 [7] 
甘南藏族民歌演唱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基本特徵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基本結構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的主題單一、形象具體、結構短小,大多為非方整性的結構,各樂句長短不一,旋律富於開展性。以兩個樂句或三個樂句構成的一段曲式是其基本結構。兩個樂句構成的如格爾《父母的健康長壽》、彈唱《天然密林深處》等。襯詞的運用是甘南藏族民歌的特點。襯詞有首襯、間襯和尾襯三種類型,它們大量存在於民歌中,起着烘托音樂意境、表達情感和構成獨特音樂風格的作用。引子大多用襯字和襯詞導入,渲染情緒,營造出遼闊悠長或奔放激昂的音樂情境。 [14]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民歌類型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一般可分為勞動歌曲和生活歌曲兩種。勞動歌曲,包括山歌、牧歌,內容是讚美山川、河流和歌頌生產勞動的。生活歌曲,每逢佳節、蓋新房等以慶賀和祝福為主。 [12]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按內容題材分為“茫勒”“拉伊”“卓”等形式,分別對應民間節慶歌曲、情歌、歌舞,原生態的藏族民歌無音樂伴奏。此外,甘南民歌中還有風俗歌、催眠歌、乞討歌等。 [6]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按規律(指結構形式),一般將其分為“諧體民歌”“魯體民歌”“自由體”三大類別。以及與舞蹈的關係作為主要的依據,分為野曲、家曲、舞曲三大類。 [12]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音階調式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大都採用藏族傳統民歌的五聲音階。調式以羽調式、商調式和徵調式為主,宮凋式和角調式較少,偶有變化音。各種體裁類型的民歌曲調有兩種趨向:其一,長音、裝飾音多,旋律婉轉優美;節奏豐富,以附點、三連音和細分節奏為主,不規則的節奏律動使用頻繁;多用散板和變化拍子,這些特點都體現了藏族民歌自由即興、悠長寬廣的音樂風格。勒和拉依的曲調多屬於此種類型。第二種類型的特點是節拍較為規整,多用二拍子和三拍子,變拍子主要表現為二拍子和三拍子的變節拍形式,音域不寬、節奏規整,音調平穩近於吟誦。格爾、彈唱和勞動號子多用此類型。 [14]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拉依”特徵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拉依”,即“山歌”,也稱情歌。“拉依”“拉”意為“山坡”,“依”意為“歌”,是人們抒發激情或男女傾訴愛情的一種歌體。 [13] 
1、曲式結構特徵:拉依的結構不大,小巧但不失完整性。一般是由兩個平行樂段構成的單樂段。以三段式為常見,每段有四句或兩句構成。首尾呼應,主次分明,結構勻稱。 [11] 
2、旋律特徵:拉依的音樂旋律高亢而舒展,柔和而細膩,起句一般是長長的拖腔,一字多音的襯詞,悠遠而舒展,象是在呼喊,又象是召示遠方的人注意。旋律上句一般比較奔放,音區比較高,音域寬廣,跨度比較大,無限寬廣的延伸,富於激情。下句往往是收攏性的,旋律曲折舒緩下行,表現出感嘆性的特點。從潤腔方法上看,主要是長音附加上下二度、三度的倚音或顫音如《遼闊的草原》(甘南卓尼拉伊)。 [11] 
3、節奏特點:拉依的節奏自由、鬆散,沒有固定的節奏貫穿始終,無嚴格的律動限制,根據語言特點、情感需要,節奏非常富於伸縮性。經常會有三連音,六連音,使得音樂內在的動力呈現不斷髮展的狀態。常用倚音、波音、顫音等裝飾音,突出濃郁的民族特徵。如《在那寧靜的莊子裏》(甘南瑪曲拉伊)。 [11] 
4、調式調性特徵:拉依的調式以五生調式為主,多為羽、商、徵調式。十分強調主音的位置,在半終止中也常使用主音,使得樂曲發展十分穩定,大氣。具有純粹、圓滿的審美特點。如《姑娘絕不相違的情人》(甘南瑪曲拉伊)。 [11]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代表作品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的代表曲目主要有《敬酒歌》、《阿香嘮嘮》、《世界的太陽》、《美麗的布穀鳥》、《我的心像一塊透明的冰》(甘南碌曲拉依)、《我無由舉鞭來抽打》(甘南瑪曲拉依)、《當你出現在山腳處》(甘南迭部拉依)、《在那寧靜的莊子裏》(甘南瑪曲拉伊)、《姑娘絕不相違的情人》(甘南瑪曲拉伊)、《遼闊的草原》(甘南卓尼拉伊)、《阿克班瑪》、《父母的健康長壽》、《天然密林深處》等。 [1]  [10-11]  [12]  [14]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傳承保護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傳承價值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拉依歷史悠久,與藏族的成長曆程同步,承載着民族的創造力和靈感,它真實而生動地反映着藏族人民質樸、勇敢、勤勞、善良的勞動生活和情感生活。豐富的表現形式,體現出獨特而重要的文化價值,顯示出鮮明的區域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是藏族民間文化藝術中的珍品,挖掘和研究它在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等研究中具有重要價值。 [11]  甘南藏族民歌,曲目豐富、種類繁多,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澱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藴和內涵,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7]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傳承狀況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中的大部分民間音樂的歌詞和樂曲由於沒有文字的傳承,均系民間藝人心記、口傳,並通過歌唱,伴奏而傳給後輩;所以搜索整理工作非常艱辛。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滲透,年輕一代不願意接受和學習這些原生態的民間藝術。 [12]  導致甘南藏族民歌的傳承出現嚴重危機,急需加強保護措施,保證這一民族藝術順利流傳下去。 [1]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傳承人物

華爾貢,男,1949年6月出生,2008年1月,確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申報,項目名稱: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 [4-5]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保護措施

2005年開始,甘南州文化部門開始尋找、蒐集甘南民歌的原始資料。經過前期的蒐集整理,《甘南藏族民歌集》已收集近千首以山歌、舞曲、表演唱、彈唱、勞動號子等為主的民歌,此外還有部分風俗歌、催眠歌、兒童歌。其中,780多首完整的原創民歌被篩選出來,歌詞全部用藏文記錄並譜了曲。 [6] 
2014年4月,《甘南藏族民歌集》面世,該書由幾代文化工作者深入草原深處,歷經60年蒐集,歷時5年整理出版,收錄藏族民謠682首,涉及“歌舞之鄉”拉卜楞的酒麴、格爾(説唱)、情歌,碌曲、瑪曲草原文化的扎聶琴彈唱,卓尼的土族民歌和巴浪鼓舞曲調,舟曲、迭部兩地多迪、央賽等舞曲。 [8]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館(甘南藏族自治州美術館)獲得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3]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項目評估合格,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館(甘南藏族自治州美術館)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5]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社會影響

表演活動
2017年7月7日,甘南州首屆民間藝人絕活展示大賽,來自全州七縣一市的民間藝人表演了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世界的太陽》。 [10] 
2017年7月14日開始,甘肅民族師範學院組織開展藏區“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邀請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等國家級傳承人進入校園開展教學實踐活動。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