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藍色貝雷帽

鎖定
聯合國維和部隊1945年10月25日,聯合國誕生了一支世界性聯合部隊,因為這支聯合國維和部隊的士兵作戰時都戴着藍色頭盔,平時戴藍色貝雷帽,所以人們又稱其為“藍盔部隊”。
中文名
藍色貝雷帽
別    名
藍盔部隊
誕生時間
1945年10月25日
類    型
維和部隊

藍色貝雷帽藍色貝雷帽

[1] 
迄今為止,聯合國已先後向世界各個地區派出了近40支維和部隊和軍事觀察員維護世界、地區的和平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藍色貝雷帽俄羅斯樂隊

俄語名:Голубые береты
Голубые береты
Голубые береты(3張)
中文名:藍色貝雷帽
簡介
1985年11月19日,駐阿富汗蘇軍的一支空降兵團舉辦了一場晚會,在這場晚會上,一支由5名現役軍人臨時組建起來的樂隊進行了首次演出,受到了士兵們的歡迎。但由於當時樂隊的成員都是駐阿富汗的蘇聯軍人,所以在之後的近兩年時間裏,樂隊只能活躍在阿富汗,斷斷續續參加了幾次蘇聯駐阿軍政機構舉辦的音樂會和晚會。
1987年3月,樂隊在阿富汗參加了蘇聯國內舉辦的歌唱比賽,為了參加這次比賽,樂隊起了一個正式的名字——Голубые береты,即“藍色貝雷帽”,這個名字是按照他們所戴的軍帽起的。很快,他們的特殊身份引起了蘇聯國內的廣泛關注,一時間人氣劇增。同年夏,樂隊推出了第一張專輯,並大受歡迎。10月,樂隊參加了在莫斯科舉行的盛大音樂會,一躍成為當時蘇聯國內的知名樂隊。
蘇軍撤離阿富汗後,樂隊在蘇聯國內以軍人身份進行各種演出活動,受到了軍隊領導人的重視。1991年10月,樂隊成員開始固定。蘇聯解體後,樂隊成員留在俄軍中繼續服役,進行演出活動,發行專輯,並被俄羅斯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
“藍色貝雷帽”樂隊是在戰火中的阿富汗誕生的,所以從誕生之日起,就有很強的軍事和軍方色彩,但按曲風來説,它仍舊是一支偏向搖滾流行音樂方面的樂隊。代表歌曲有《Письмок матери》(《給媽媽的信》),《Синева》(《藍》)等。

藍色貝雷帽相關書籍

書名:藍色貝雷帽
ISBN:7534630487
定價:10.00
著作者:單海波 張寧生
譯者:
出版社:江蘇少兒
出版商:
出版日期:2004-05-01
開本:大32開
裝幀:平裝
字數1
頁數:170
內容簡介:1 機場驚魂――哥斯達黎加最高法院綁架案2 夜幕下的罪惡――法國科西嘉省長遇刺3 血色午夜――烏干達布文迪國家公園綁架案4 “屠狼行動”――俄羅斯五一鎮人質事件5 美國駐肯尼亞大使館爆炸案6 驚天大爆炸――美國紐約世貿中心爆炸案7 恐怖的沙林毒氣案8 兵不血刃――荷蘭航班劫機案9 驚魂一分鐘――俄羅斯特種部隊解救韓國遊客10 驚天大案――美國狙擊手連環槍擊案11 空中追兇――俄羅斯中學師生綁架案12 伸向兒童的魔掌――前蘇聯小學生被劫持事件13 危險歲月――在意大利黑手黨的卧底生涯14 血濺機場――損失慘重的埃及劫機案15 有驚無險――羅馬尼亞駐印度代辦被綁架案16 海上巨響――美國導彈驅逐艦被炸17 一線生機――印航被劫客機虎口脱險……:
書名: 在波黑維和的日子——中國警察維和紀實系列
作者: 談鈞,劉海志 著
出版社: 羣眾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3-4
印次: 1
定價: 14.00
內容提要: 4年之久的波黑內戰稱為“殘酷”之最,堪稱二十世紀繼兩次世界大戰後慘絕人寰之典範。人類文明早已黯然失色,乃主人性都不復存在,親朋反目,手足相殘,鄰里驅趕種族清洗,集體屠殺,亂墳崗,萬人坑…… 為了鞏固血染的成果,聯合國決定成立波黑維和任務區,再次將成百上千的維和警察部署到了這片熱土上,藍色貝雷帽再次成為這片焦土上的亮點,為了和平,他們前赴後繼,義無反顧…… 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決定在維護世界和平的重任中充分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2001年元月,在聯合國的請求下,中國首次向波黑——這個世界戰略咽喉派出了五名維和警察,五星紅旗在這籠罩着狼煙的巴爾幹半島上為了和平飄揚…… 本書記述了這些中國維和警察不平凡的事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