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藍色的斷想

鎖定
《藍色的斷想》,是1994年,三民東大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陳冠學 [1] 
中文名
藍色的斷想
作    者
陳冠學
出版社
三民東大出版社
出版時間
1994年10月01日
定    價
NT$ 167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9571421001
版    次
1版

藍色的斷想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暫離大自然和田園,帶著深沉的憂鬱面對人世之作。一路上你將有許多領略與感觸,時或有天光爆破的驚喜;但多數時候,你的心頭將披著一襲輕愁,甚或覆著一領悲情。這是悲觀哲學,卻是被熱情、關心與希望融 化了的悲觀哲學。
[1] 

藍色的斷想作者簡介

藍色的斷想人物簡介

陳冠學 (KoarnHack Tarn; 1934年—2011年7月6日),台灣屏東縣新埤鄉人,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曾師從牟宗三先生。大學畢業後曾輾轉任教南台各地初、高中及任高雄三信出版社總編輯。1980年代初辭去教職,隱居田園,勤耕雨讀,致力於寫作。除刻苦鑽研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致力文學創作外,也專注功力於台灣地理變遷、移民拓荒歷史、台語正字聲韻研究。著有專著《象形文字》、《莊子新傳》、《論語 新注》、《莊子宋人考》、《莊子新注》等,短篇小説集《第三者》,散文集《田園之秋》、《父女對話》、《訪草》、《藍色的斷想》、《覺醒》等,以及關於台灣地理變遷、移民拓荒歷史、台語正字聲韻研究的《老台灣》、《台語之古老與古典》、《高階標準台語字典》(上冊)。其《田園之秋》(Fields in Autumn。 中國大陸簡體字版書名《大地的事》) 成為不朽的台灣散文經典作,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最光輝燦爛的田園隨筆」,曾榮獲中國時報散文推薦獎(1983)、吳三連文藝獎散文獎(1986)、《讀者文摘》精彩摘刊(1986)、文建會「台灣文學經典名著30」入選(1999)、塩份地帶台灣新文學貢獻獎(2003)、台灣各級學校國文教本選錄。
曾受學於牟宗三,並有志於學術,出版過莊子及論與等與中國古代思想相關的書籍有:《論語新解》、《象形文字》、《莊子新傳》、《莊子宋人考》、《莊子新注》、《莊子》等。出版後頗受各界注目,牟宗三先生曾讚許其《論語新解》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他以為:“錢賓四先生《論語新解》或不必能及。”
此外,陳冠學對莊子思想的研究也開出了新的見解,其作《莊子新傳》、《莊子宋人考》可算是學術史的一大翻案。退隱田園之後,陳冠學仍不滅其對學術上的興趣,除了在中國思想研究上的努力之外,對於中國文字、台灣拓荒歷史及台語等領域,也憑著他博學的知識及獨創的精神繼續開發貢獻,寫作出:《象形文字》、《台語之古老》、《老台灣》等書。
在文學創作上,陳冠學30歲前曾試寫散文,後皆輟筆譭棄,47歲又恢復創作,散文有《田園之秋》、《父女對話》等書。代表作《田園之秋》,是一系列田園日記,共分為初秋、仲秋、晚秋三部份,以日記的形式寫實來呈現,文字撲拙可親。能看做是作者對台灣田園生活的緬懷和讚歌,藴含著人文的思考及知識份子對社會的關照,並透發出人與自人間親密互動的真摯情感。此作一出便獲得各界的讚賞,現今已被當作是台灣文學重要的經典之一。
因為本身研究莊子思想的關係,自然而然受其影響,並努力落實將這樣的思考融入在生活之中,成為陳冠學的一生志業。所以説歸隱山林的抉擇,陳冠學走的不是逃逸的路線,更非一般的農夫,而是位實踐陶淵明生活形式的哲學農夫。在躬耕生活,自給自足,安貧又樂道的田園之中,拋去現代文明的枷鎖,陳冠學方能體會莊子所言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並恣意地享受純淨的生命。
他曾在文章中表示:“既以荷鋤下田,便要耕作;既以出生為人,便要好好做人。今天你不好好做人,卻講來生,豈非將此生辜負了,踏不過此生,哪得到彼生? ”所以他選擇:“一早起來,天光明亮,健康的日於。”和“在陽光豐沛的屋頂下,在陽光豐沛的田野中。”(《藍色斷想》),每天過著與世無爭,而與自然分享的田園生活。
也許,梭羅的《湖濱散記》打動過無數人內心深處的質樸,對於中國人而言,尤其是在台灣生活的中國人,陳冠學以他的勇氣、經驗與智慧,為我們提供了生命申早已忘卻的一種可能,更彌足珍貴。他,不只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而已,更是“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的自然隱者。誠如其友鄭穗影説的:『陳先生他沒有“自己”,卻在“自我”的覺醒與自適之中,無形為社會盡了他的心血,塑造了人生向上的典型。』

藍色的斷想人物著作

《象形文字》——1971年,三民書局。2003年10月,三民書局。
《莊子新傳:莊周即朱楊定論》——1976年,三信出版社。
《論語新注》——1976年,三信出版社。1995年,東大圖書公司。
《莊子宋人考》——1977年,三信出版社。
《莊子新注》——1978年2月初版、1989年9月重印初版,台灣東大圖書公司。
《莊子新注內篇》——1978年,三信出版社
《台語之古老與古典》——1981年初版,自費出版。1984年,第一齣版社。2006年,前衞出版社。
《老台灣》——1981年,三民書局。
《田園之秋》—— 單行本:1983-1984年,前衞出版社。合訂本:1985年,前衞出版社。袖珍版:2001年,草根出版社。大陸版(《大地的事》),2006年1月,東方出版中心。大字彩色插圖本,2007年,前衞出版社。
《莎士比亞識字不多》——1987年,三民書局。
《父女對話》——1986年,圓神。1994年,三民書局。
《第三者》——1987年,圓神。2006年,草根出版事業公司。
《藍色的斷想:孤獨者隨想錄A.B.C全卷》——1994年10月,三民書局。
《訪草》(第一卷)——1994年10月,三民書局。
《訪草》(第二卷)——2005年2月,三民書局。
《莎士比亞識字不多?》——1998年1月,三民書局。
《進化神話-駁:達爾文物種起源》(第一部)—— 1999年,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字翁婆心集》——2006年,前衞出版社。
《覺醒:字翁婆心集》——2006年,草根出版事業公司。
《高階標準台語字典》(上冊)——2007年,前衞出版社。
《陳冠學隨筆:夢與現實》——2008年5月,前衞出版社、草根出版公司。
《陳冠學隨筆:現實與夢》——2008年11月,前衞出版社、草根出版公司。

藍色的斷想人物譯著

《莊子.古代中國的存在主義》(福永光司著)——1971年,三民書局
《少年齊克果的斷想》——1971年,三信出版社
《零的發現》——1973年,三信出版社
《人生的路向》——1977年,三信出版社
《人生論》——1984年,前衞出版社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