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薪火相傳

(漢語成語)

鎖定
薪火相傳,漢語成語,拼音是xīn huǒ xiāng chuán,意思是比喻學問和技藝代代相傳。出自《莊子.養生主》。 [2] 
中文名
薪火相傳
拼    音
xīn huǒ xiāng chuán
出    處
《莊子.養生主》
釋    義
古時候比喻形骸有盡而精神不滅;後人用來比喻學問和技藝代代相傳

薪火相傳成語出處

《莊子·養生主》:"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薪火相傳”。 [1] 

薪火相傳成語故事

老子逝世的時候,老子有一個朋友名叫秦失,前來弔唁,哭了三聲就出來了,大家很是驚奇,因為秦失是老子一生中最要好的朋友,大家本以為他要撕心裂肺的大哭一場,想不到他竟然敷衍了事的哭了幾聲。 [1] 
秦失的弟子也有點看不慣,問師傅:“老子不是您最敬重最要好的一位朋友嗎”?秦失説:“是呀”。弟子又問:“既然如此,那您為什麼對朋友這樣冷酷,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能説説為什麼嗎”?秦失説:“當然可以。原先我以為老子是至高無上的至人,世間無人能及,他的行為無人能解。現在我不這樣認為了,剛才我進去弔唁的時候,看見老年人哭他,如同哭自己的兒子,年輕人哭他,如同哭自己的父母。世人既然這樣敬重他,説明他的思想已被世人領悟。這就如同燃燒的柴草一樣,柴草雖燃燒完了,但火種仍然沒有息滅,它會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永遠沒有窮盡的時候。老子高深的道家思想也會薪火相傳,這正是我所希望的,難道我還要使我的老朋友受到哀樂之情的困擾嗎?” [1] 

薪火相傳成語寓意

春秋戰國時期,不同的思想流派爭芳鬥豔,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先秦至漢初的各個學術流派被統稱為“九流十家”。後來,儒家思想經過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程頤、程顥、朱熹等發展,奠定了其在中國文化的主體地位。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夠如此發展壯大,正是在於薪火相傳。所謂薪火相傳,柴薪與火種缺一不可,每一次傳遞都在之前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就像文化思想在傳承的過程中不斷地更新發展。薪火相傳,不僅僅只是傳技藝絕活、技術知識,傳的更是是精神文化,如果沒有傳承,就不會有創新和發展,自然也不會有好的結果。 [2] 

薪火相傳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薪火相傳”古時候比喻形骸有盡而精神不滅;後人用來比喻學問和技藝代代相傳。 [1] 
參考資料
  • 1.    錦傳明策劃;王貴生文字;唐瑞超繪畫. 莊子成語故事[M]. 民權縣文化廣電旅遊局,2014.05:43
  • 2.    《中國成語大會》欄目組編著. 我的智慧成語世界 2[M]. 南寧:接力出版社, 2015.1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