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薩米文化

鎖定
薩米文化的第三個重要因素是放養馴鹿,其他兩個分別是薩米語言和薩米手工藝品slojd。傳統的yoik吟唱是最初的薩米人民樂,也是口語傳統的重要載體。
中文名
薩米文化
類    別
傳統文化
組成部分
放養馴鹿、薩米語言、薩米手工藝品slojd

目錄

薩米文化簡介

薩米人(Sami,Samit或Samek),是拉布蘭地區(包括瑞典兩萬人、挪威北部四萬人、芬蘭六千五百人和俄羅斯科拉半島的部分地區)兩千人的原住民,是歐洲其中一個最大的原住民族羣。薩米人的語言是薩米語,屬於芬蘭-烏戈爾語族。其他對於薩米人的稱呼或寫法有:Sámen,Saamen,Sámi,Saami,Lappen;而從前稱他們為拉布蘭人,被薩米人認為帶有輕視的意味。
薩米文化 薩米文化
19世紀初的薩米歌曲中有一首歌唱薩米的某個始祖的歌《太陽的兒子》。歌曲是根據神話創作的,傳説太陽生下的一個男子(薩米的始祖)和一個女巨人生下的孩子就是薩米人的祖先。他具備滑雪和狩獵技術,是一個非常勇敢的人,他死後,神靈昇天,成為了獅子座帶上的星(3顆並列的星)。1986年8月15日,薩米的旗幟誕生,這面旗幟的主題就是太陽。紅色部分象徵着太陽、藍色部分象徵着反射太陽光的月亮。其他部分表現的是薩米歌曲中使用的大鼓。

薩米文化賽鹿節

每年3月,拉普蘭人都要在北部最大的湖泊伊納裏湖上舉辦一年一度傳統民間節日——賽鹿節。“馴鹿王之賽”是最精彩的賽事,選手需駕駛未經訓練馴鹿行駛2公里,只有經驗非常豐富的選手才可以跑完全程。馴鹿養殖場大多是由薩米人經營的,在參觀馴鹿的同時可以請他的主人講解一下薩米人的生活和文化。
另外,薩米人還可以為遊客舉行一場地道的進入北極圈的歡迎儀式——為遊客解除煩惱;淨化心靈;獲得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