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薩本鐵

鎖定
薩本鐵(Peter Pan Tieh Sah,1900年2月3日—1987年9月19日),字必得,福建閩侯人,蒙古族,有機化學家、生理學家、藥物學家。 [1-2] 
中文名
薩本鐵
外文名
Peter Pan Tieh Sah
國    籍
中國
民    族
蒙古族
出生地
福建福州
出生日期
1900年2月3日
逝世日期
1987年9月19日
畢業院校
威斯康星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薩本鐵人物生平

1900年2月3日,薩本鐵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 [1] 
1912年,進入清華學校。 [1] 
1920年,從清華學堂高等科畢業,赴美國伍斯特理工學院學習。 [1] 
1922年,轉入威斯康星大學化學系。 [1] 
1923年,獲得普通化學學士學位。 [1] 
1924年,獲得食品化學碩士學位。 [1] 
1926年,獲得有機化學博士學位,到耶魯大學進行短期研究。 [1] 
1928年,回到中國,任教於北平協和醫學院。 [1] 
1929年,至清華大學化學系任教授。 [1] 
1935年,到輔仁大學執教。 [3] 
1945年,任國立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主任。 [2] 
1946年,赴美國,在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耶魯大學醫學院從事研究。 [2] 
1953年,任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 [2] 
1967年,從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退休。 [1] 
1987年9月19日,在美國加州逝世,享年87歲。

薩本鐵主要成就

薩本鐵科研成就

  • 學術論文
在薩本鐵40餘年科學生涯中,共發表論文約200篇。 [1] 

薩本鐵人才培養

  • 培養成果
薩本鐵培養的畢業生(部分)
姓名
畢業時間
1931年
1934年
1934年
1934年
1935年
1935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1] 
  • 講授課程
在清華大學的八年中,薩本鐵一直主講有機化學方面的課程。1936—1937年度,他為本科學生開設了《普通有機化學甲》(為化學系三年級必修,每週3課時)、《普通有機化學乙》(為非化學系學生開設,每週3課時)、《有機定性分析》(化學系四年級必修,每週1課時),另有相關的實驗課共每週21小時。同時,他還在理科研究所為研究生開設《高等有機化學》課程,分別講授“關於生物之重要有機化合物”、“有機氮化合物”、“松烯類”以及“煤膏燃料”4個專題,均為每週2課時,即每週共8課時。 [1]  在輔仁大學,薩本鐵主要擔任有機化學有關課程的授課,如《有機化學》《食物化學》《蛋白糖及脂肪化學》《焦煤燃料》《有機化學解析》等。 [3] 

薩本鐵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薩本鐵為福建閩侯望族雁門薩氏之後,祖父薩多文曾為候選縣丞,父親薩福綏曾留學日本高等師範學校,後擔任過福建華僑學校校長、福建實業司秘書科長、教育司視學、南洋各島特派視學專員、中央觀象台技士、北京僑務局參事等,他的弟弟薩本棟是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1] 
  • 婚姻家庭
薩本鐵的妻子叫夏芝華,他們共有6個子女,14個孫子孫女。 [1] 
參考資料
  • 1.    張藜.薩本鐵的前半生[J].中國科技史雜誌,2006,(04):287-304+284.
  • 2.    周川主編. 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人物辭典[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8.09:580-581
  • 3.    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科建立110週年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