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薛菁華

鎖定
薛菁華,舞蹈家,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吳瓊花扮演者,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紅透國內外的“芭蕾舞明星”,現為香港菁華舞蹈藝術中心主席。
中文名
薛菁華
外文名
xue jinghua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45年
職    業
舞蹈教練、舞蹈演員
出生地
上海
代表作品
《蛇舞》
紅色娘子軍
星    座
天秤座

薛菁華人物簡介

出生時間:1945年
出生地:上海
身份:中央芭蕾舞團演員
現身份:首席舞蹈教練
職務:香港芭蕾舞團導師;香港特別行政藝術發展局項目評委、舞蹈公開賽評委;深圳華夏藝術中心芭蕾舞教練;2002年中央電視台舞蹈電視大賽評委
代表作: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 [1] 
獲獎情況:舞劇《魚美人》中的《蛇舞》,獲得國家文化部舞蹈表演一等獎

薛菁華個人履歷

薛菁華舞蹈入門

1945年,祖籍江蘇無錫的薛菁華,出生在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母親喜愛藝術,尤其是舞蹈表演,所以,當1956年北京芭蕾舞學校特邀蘇聯專家授課並在報上刊登招生消息時,母親帶着女兒千里迢迢趕往北京應試。此時的薛菁華還是一個小學生,對芭蕾舞一竅不通,然而母親卻充滿自信地把女兒帶進考場。薛菁華以其純真姣好的面容,符合芭蕾舞表演的體形以及適中的年齡,通過三試,撞開了舞蹈藝術之門。

薛菁華角色轉換

自1956年至1963年,整整7年的專業學習,畢業後的第二年,中央芭蕾舞團開始排練現代劇目《紅色娘子軍》,薛菁華擔任第三場黎族舞的領舞,她高挑的身材,靈活的舞姿,征服了台下的觀眾,也引起周恩來總理的關注。他向陪同觀看的劇團領導提出建議:“你們看能不能讓那個跳黎族舞的演員試一試連長?”於是,作為初進“中芭”不久的薛菁華,幸運地改跳戲份較重的“娘子軍連長”了。
紅色娘子軍》被作為保留節目一直公演,周總理再次點名,讓薛菁華試演女主角吳瓊花。薛菁華心裏沒底,當着總理的面,推辭説:“我不能演女主角,一是,我個頭太高;二是我身體不好;其三,我的基本功不行。”但是後來經組織決定,女主角還是由薛菁華出演,劇中人名由原來的吳瓊花改為吳清華。

薛菁華成名國內外

薛菁華隨劇組深入海南島實地體驗生活,從1968年開始,經過長達三年時間的反覆排練和修改,以及一年多的電影拍攝,在1971年春節,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被拍成彩色藝術片,在全國隆重上映,薛菁華“倒踢紫金冠”的優美造型,還有“逃出椰林”、“常青指路”、“手捧紅旗”、“陣地受命”等經典造型,使25歲的她成為紅透國內外的“芭蕾舞明星”。

薛菁華外交演出

舞劇電影《紅色娘子軍》中的薛菁華 舞劇電影《紅色娘子軍》中的薛菁華 [2]
1972年7月24日,中央芭蕾舞團奉命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為“中美建交”訪華的美國總統尼克松等人演出《紅色娘子軍》,薛菁華自認為是表演發揮最好的一次,也是體力損耗最大的一次。當時,她以最佳的表演狀態,全情地投入到角色的塑造中。演出第二天,她就病倒在牀上。時逢日本松山芭蕾舞團訪華演出,他們想會見薛菁華,一打聽得知薛病了,就轉告負責接待工作的廖承志,廖承志迅速轉告給同樣處在病中、但仍堅持工作的周總理。在上海,周總理在招待會上面見薛菁華,並語重心長地對她説:“你還年輕,你還可以演5年、10年、15年。”薛菁華備受鼓舞,1973年9月12日,在法國總統蓬皮杜訪華歡迎晚會上,薛菁華再登離別一年的舞台。

薛菁華重回舞台

1978年,薛菁華參加了粉碎“四人幫”以來國家文藝團體首次出訪美國的交流演出,再登闊別5年的舞台,演出了《紅色娘子軍》片段“常青指路”,之後,她沒有再演吳清華,而是以其他不同形象,繼續在舞台上閃光。其中,她在芭蕾舞劇《魚美人》中的“蛇舞”,獲得國家文化部舞蹈表演一等獎。

薛菁華教學貢獻

《紅色娘子軍》女主角吳清華的扮演者薛菁華 《紅色娘子軍》女主角吳清華的扮演者薛菁華 [2]
其實早在1984年,薛菁華曾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邀請下,與“中芭”組織的5名專家來過深圳,舉辦為期3個月的芭蕾舞學習速成班,第一期小學員還在深圳會堂舉行過彙報演出。當時深圳只有粵劇團、交響樂團兩個專業文藝團體,所以薛菁華又積極參與了深圳市藝術學校的籌建工作,把設在園嶺新村的一套三房兩廳住房、名為“深圳大鵬藝術學校”演變為初具規模的“深圳藝術學校”,薛菁華擔任該校芭蕾舞系主任。當時,她因丈夫的事業發展需要,已從北京落腳香港。她還擔任香港舞蹈團特約專職導師。她雖住在香港九龍,還要照顧年幼的孩子,但為了深圳工作的需要,她幾乎每天都風雨無阻地穿梭於深港之間。
薛菁華(右二)於2010年 薛菁華(右二)於2010年
在“深圳藝術學校”工作4年之後,薛菁華又應邀來到“華夏藝術中心”,擔任少兒芭蕾舞教練。一開始只是看見附近總是有幾個小女孩一起玩耍,於是她提出教她們舞蹈,最後這幾個孩子也成為了華夏文化藝術中心的舞蹈老師。薛菁華説,這樣長年累月疲於奔命,並不是圖名,也不是圖利。要説成名,年輕時代早就領略過蜚聲揚名的鮮花與掌聲,要説圖利,每週五晚上到9點半,雙休日從上午8點半連續作戰一直教到晚上7點半,往返深港的車票、就餐和其他花費,所掙得的辛苦費,早已所剩無幾,根本談不上什麼發財。但是,每當她看到孩子們那純真的表情、專一的神態,就會立即浮想到自己少年時代初學芭蕾的情景,所以,苦和累的感覺也馬上煙消雲散。前幾年丈夫在日本,夫妻倆聚少離多,後來一家人團聚了,但酷愛芭蕾的薛菁華還是每週在深圳發揮她的熱量。以前每週六清晨,許多人還在睡夢當中時,薛菁華就叫醒老公和女兒前往深圳。現在,女兒考上大學了,就由丈夫陪伴她每週四周一往返深港。
右:薛菁華 右:薛菁華
薛菁華在深圳已呆了超過十年,為培育深圳的芭蕾舞藝術而傾盡了全力,她惟一感到遺憾的是:深圳不是沒有芭蕾舞藝術,而是它並沒有在真正意義上被重視起來,沒有真正融入主流文化。每天一進練功房,薛菁華放下裝有“壓扁的麪包”和礦泉水的包,就着手教授孩子們跳舞。用她自己的話來説,就是希望自己教的孩子,能夠成為豔麗奪目的玫瑰花,或者清新茁壯的牽牛花。這就是她美好的心願。

薛菁華成就及榮譽

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薛菁華,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紅透國內外的“芭蕾舞明星”。如今身為香港菁華舞蹈藝術中心主席和菁華舞蹈藝術中心的她,雖已年過花甲,但依然活躍在內地和香港的芭蕾舞界,延續着永不停跳的舞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