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薇薇安·邁爾

鎖定
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1926年2月1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美國業餘街頭攝影師、家庭保姆。
薇薇安是法國人後裔,出生在紐約,但在法國長大,後回到美國先後生活在紐約和芝加哥,她一生拍攝了超過10萬張照片。2007年,芝加哥當地歷史學家約翰·馬盧夫發現了她的大量底片並開始整理,此後她的作品登上美國以至意大利、阿根廷和英國等地的報紙。2009年4月21日病逝於芝加哥。2010年,薇薇安的作品開始在芝加哥進行展出,成為攝影圈中熱議的人物,並被認可為美國當代最重要的街頭攝影師之一。 [1] 
中文名
薇薇安·邁爾
外文名
Vivian Maier
國    籍
美國
民    族
法蘭西
出生地
紐約
出生日期
1926年2月1日
逝世日期
2009年4月21日
職    業
家庭保姆、攝影師
主要成就
100,000張攝影作品

薇薇安·邁爾人物生平

薇薇安·邁爾 薇薇安·邁爾
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1926年2月1日- 2009年4月21日),美國業餘街頭攝影師, 出生在紐約,小時候和母親生活在法國的一個小鎮上,1951年,薇薇安·邁爾隻身從法國到美國定居,最初在紐約的工廠上班,1956年搬到芝加哥城郊找了一份保姆的工作 [4]  。在芝加哥工作了40年,拍攝了17萬張底片 [4]  ,她的作品並不為人所知,直到2007年她被一個當地的歷史學家-約翰·馬魯夫發現,她的攝影作品才得以廣泛研究和引用,她的故事也被刊登在世界各地的各大報紙上,並獲得人們的一致認可。2009年,83歲高齡的她在一次意外中離開了人世 [4]  ;2010年,她的攝影作品在芝加哥現代藝術中心MOMA展出。2013年,馬魯夫和查理·西斯科爾(Charlie Siskel)共同執導了一部新的紀錄片:《尋找薇薇安·邁爾》(Finding Vivian Maier),這部影片於2014年3月底開始在美國的各大影院上映。 [1] 

薇薇安·邁爾個人生活

她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街頭攝影”藝術家,常常通過一個祿萊相機看世界,在芝加哥、紐約等城市的街頭捕捉了成千上萬個生動的瞬間。她並不是一位職業攝影師,生前只是個保姆——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芝加哥街頭,她可能只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婦人。她從未把照片展示給人看過,甚至自己也未覽自己拍攝之全貌——她去世後留下了數以萬計的未沖洗的膠捲。
薇薇安雖已離世,但她人生的傳奇剛剛開始。一個年輕人約翰·馬盧夫(John Maloof)讓世界認識了薇薇安,讓她的那些有關上世紀50到70年代芝加哥等城市的街頭的珍貴圖片流傳於世,令人們嘖嘖稱奇,微博上有人稱其“張張都感人”。
薇薇安是個謎,就像她拍攝的對象也是謎那樣。藉助互聯網和明察暗訪,從訃告中收集線索,與民政事務總署和她服務過的家庭接觸,馬盧夫順藤摸瓜,成功地將薇薇安的零散事蹟拼湊成了她傳奇般的人生並公開發表。有些表述看起來互相矛盾,有些卻又鏗鏘有力。即使還有許多待解謎團等着被解開,但並不妨礙我們在時光長廊中探尋薇薇安留下的人生軌跡,也並不妨礙讓我們通過她的眼睛,一窺美國大都會在上世紀中葉的風貌。
薇薇安祖籍法國,1926年生於紐約,年少跟隨母親居住在法國,1951年返回紐約。5年後,她搬到了芝加哥,是這個城市眾多保姆中的平凡一員,為很多家庭當了近40年保姆。在1959年和1960年之間,薇薇安去了洛杉磯、美國西南部、菲律賓馬尼拉、泰國曼谷、埃及、意大利和中國北京。 [1] 
帶着法國口音的她在芝加哥既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她開始拍攝城市的街頭。馬盧夫猜測,薇薇安在平時的休息日裏,常會帶着她的祿來雙反相機在各個街道上漫遊,隨時拍攝那些環繞在她身邊的生活瞬間。她所服務過的家庭説她“很隱秘地”去拍,並沒有與他人分享過她的照片,也一直沒有將自己的照片沖印出來,如果她沖印了一些,那麼馬盧夫也不會買到這麼多完整的底片。
2009年4月21日,薇薇安在一家療養院去世,去世前身邊並沒有親人。幫她在報上刊登訃文的應該是3個她當保姆時照顧過的小孩。可以説,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一個個陌生的家庭和街頭。
根據一家她常去買底片的相機店主的説法,雖然她説話坦率,但卻讓人有距離感;非常喜愛歐洲電影,對美國片不屑一顧。從薇薇安的自拍像中,可以看出她的自傲與自信,她從未對着鏡頭做忸怩或親暱之態,總像一個旁觀者那樣拍攝自己。大部分時間她穿一件男士夾克、男式皮鞋,戴一個大帽子,不停地拍照。人們推測她是一個社會主義者、女權主義者、電影評論家。電影是她的最愛。
“她是一個孤獨的人,死時沒有孩子或家庭或愛情”“她用她的相機,讓窮人發聲。為此,她研究許多的人生活在社會的邊緣,她的影像顯示出她看到真理在她身邊。” 馬盧夫這樣分析。
我們可以想象,薇薇安·邁爾,這位不吭一聲的漂游者,漫無目的的記錄者,她一個人自信地遊走街頭,閒庭信步,又信手拈來。她拍下城市裏人們有趣的一面:脆弱的,高貴的,垂頭喪氣的,驕傲自滿的,纖弱的,敦厚的各種各樣的面孔。但薇薇安是一個注重隱私的人。她會不會討厭馬盧夫將她推到台前?馬盧夫相信她不會介意,因為他要讓她為自己説話。在別人需要的地方,總有陽光下的新鮮事。

薇薇安·邁爾人物評價

她的攝影視角獨特、構圖簡潔,從不錯過任何一個承載着厚重情緒的“決定性瞬間”。從她的作品中我們總能看出亨利·卡蒂埃-佈列松、羅伯特·弗蘭克和黛安·阿勃斯等攝影大師的影子,而她的女性視角、法國背景和保姆生涯又給她的作品平添了許多寧靜、細膩、温暖以及戲謔的情懷 [4] 
不管懷着何種感情認識薇薇安,認識她作品的人,都沒有吝嗇他們的溢美之詞,有人更是稱:她的出現,改寫了攝影史。
薇薇安也生而逢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物質追求空前繁盛,經濟繁華背後的社會氛圍卻令人窒息,温情與自由情懷是其中隱蔽的伏線。薇薇安的影像成為一面千稜鏡,讓美國在其中重新審視半個世紀前的自己,因為她的影像無所不包。
薇薇安巧妙地從街頭構架着整個城市,無論是我們看到的芝加哥還是紐約:擁擠的街道小巷,夫婦懷抱一個沉睡的兒童,沉寂的夜色中身着白色禮服裙的一個年輕的背影,在城市街頭中騎馬信步的男人,在電車上睡着的一對相互依靠相濡以沫的夫妻,手持雨傘叼着煙斗走過的行人,街頭藝人,甚至櫥窗裏透出的一雙男人的腳……薇薇安一生的黑白和彩色照片成千上萬,被鎖在一個廢棄的存儲單元,只透露她去世前的時代風雲、城市表情和眾生相。
另一位苦心收集薇薇安作品的有心人傑夫感嘆:薇薇安被我們的城市、郊區和農村的城鎮吸引了。一個多年的保姆,自己沒有孩子,卻發現了不一樣的美景和生活的複雜性。她的作品表現出對家庭生活以及“家”的概念的探索。有時她的照片會營造田園詩般的空間;有時又會生出困擾——從如龍捲風過境般的騷亂街頭或被毀的房屋的照片中不難看出;有些照片又像寓言般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見證她的成熟,攝影主題也從尖鋭的自畫像到街道上的無名照片。
薇薇安的作品已受到各界好評,諸如英國廣播公司的網站、紐約時報、《芝加哥》雜誌、“芝加哥今晚”節目(Chicago Tonight)等。紐約時報在一篇報道里説:很明顯地,一位更加傑出的美國街頭攝影師被髮掘出來了,並讚美她的影像“抓住了城市的芬芳,以及讓這座城市擁有其爵士風味的矛盾瞬間”,認為薇薇安是“與哈里·卡拉漢(Harry Callahan)比肩的攝影大師”。獨立報則認為,薇薇安作品中最具吸引力的,是那些“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成功富裕的美國人邊上的人:孩子、黑人女僕、商店門廊上卑躬屈膝的乞丐”。為薇薇安辦展的芝加哥文化中心館長讚譽她的作品“猶如一部攝影史書”。 [1] 
也有人在為薇薇安感嘆:看着這些被埋沒半個世紀的精彩照片,豐富多彩的內容和構圖,不得不為其在生前從未發表而感到遺憾。難以想象,薇薇安在堅持拍攝的同時,享受或是忍受着多深的孤獨。也有人忍不住問,究竟世界上還有多少個薇薇安·邁爾?如果沒有互聯網,這樣的東西是否仍然有機會被重新認識?還有,誰説天下沒有懷才不遇之事?
有人這樣説:近來攝影界最大的發現,應該是馬盧夫替薇薇安架設的博客。網上越來越多的追捧,大多歸於馬盧夫不遺餘力地推廣,“即使在藝術的世界裏,有時需要兩個巴掌來拍響”。但也有文章提出:有多少關注是緣於馬盧夫發現的這個不尋常的故事,從而引發了好奇心,想要打量一下這一切背後的女人?芝加哥藝術學院前院長、街頭攝影的專家科林·維斯特貝克(Colin Westerbeck)不否認薇薇安是一個有趣的案例,“但是當你考慮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攝影水平,她並不突出。薇薇安的照片缺乏尖鋭的諷刺和機智。”然而,持相反觀點的人還是多數:她拍得真的不像是業餘的——嚴謹的構圖加上有趣的畫面鋪排;照片的珍貴性讓人們能夠重温幾十年前的街景和人物,還有他們的生活。
馬盧夫也説:“我欠薇薇安一個虔誠執著的努力——她是她所在的那個時代最偉大的攝影師之一。”“我越瞭解薇薇安,就越着迷。她是個奇異的人,聰明,才華非凡。我得到了它並願意與世界分享它。”
因為更多的底片還沒有沖洗,所以薇薇安的博客還會有源源不絕的照片可以持續更新,很多人都在提醒自己之後還要再回頭看看這些被時光淹沒的街頭百態。羅伯特·弗蘭克説過:“希望人們看我照片的時候,感覺就像讀了一行詩,想讀第二遍。”
我們得感謝命運帶來的不期而遇,也得感謝約翰·馬盧夫這個小夥兒——他發現並挽救、傳播了薇薇安那些珍貴的作品,讓它們免遭消失,並打動着更多人。
這事發生在2007年,29歲的eBay 店主、芝加哥房地產經紀人約翰,在一個房屋拍賣會上花400美元買了一箱資料,那便是薇薇安之作——該拍賣會拍賣了她的財產,因為貧窮使得她付不起房租——羊皮紙文件夾上貼有法文標籤,裏面包括10萬張尚未被沖洗的黑白底片,還有2萬張幻燈片和數以千計的膠片。但當馬盧夫開始瀏覽這些底片的時候,他逐漸意識到它們有多麼珍貴。
“那時我還不知道什麼是‘街頭攝影’”,馬盧夫在其關於薇薇安的博客上寫道。他彼時正與人合作,為阿卡迪亞(Arcadia)出版公司的“美國影像系列圖書”收集芝加哥波提吉公園(Portage Park)一帶的歷史圖像,然而在數萬幅作品中,他沒有發現任何波提吉公園的圖像。實際上,他並不確定自己發現了什麼。在眾多沒有被挖掘過的底片中,有大量上世紀50到70年代芝加哥街頭的照片,這些看似隨意的街頭影像對於芝加哥,甚至於美國發展的歷史,都有着非常詳細的記錄。那些影像有着一種質樸卻撼動人心的力量,這是馬盧夫從來沒有在其他的街頭攝影作品中感受過的。他意識到,這個未知的薇薇安原來如此才華橫溢。他把自己拍的照片和薇薇安的作品相比,簡直是相形見絀。“是她讓我學會了攝影。我買了一些關於街頭攝影大師的書籍。心想,她如此特別,怎麼都沒人知道她的存在?”但當他試着從網絡上搜尋她的名字時,搜尋那個出現在相片紙帶上的名字時,卻只得到了一則訃聞。 [1] 
對於一個攝影新手來説,馬盧夫還需要尋求更多反饋。他把薇薇安的部分照片張貼在攝影網站Flickr上,一時間俘獲和感動了數百名“觀眾”。他“淘”的那個盛滿資料的大箱子,更像一個穿越時光而來的“影像寶庫”。在這個塵封的“時間膠囊”裏,有着怎樣一段傳奇人生?馬盧夫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瞭解這個已故的、才華橫溢的老婦人,並讓世人都能夠欣賞到她的傑作。2009年底,馬盧夫為薇薇安建立博客,公佈了更多照片,溢美之詞紛至沓來。
除了馬盧夫,還有更多人也擁有薇薇安的膠捲與底片。2008年,第一幅薇薇安的作品出現在網絡上,屬於另一位擁有者羅恩·斯蘭特瑞(Ron Slattery)。此後這批照片轉入傑夫·高德斯坦(Jeff Goldstein)和他的合作伙伴手中,傑夫擁有1.2萬張負片和70個非沖洗膠片。傑夫在網上坦言,在他頻繁去芝加哥某個跳蚤市場時,多次被人拉到一邊,問:“你看那邊的人,是他第一個發現了薇薇安·邁爾的照片。”“那邊的人”便是馬盧夫。從那時起傑夫便開始從他人手中購得部分薇薇安的遺作。在2010年春天,他終於成功從羅恩手中買到了他的收藏。傑夫也為薇薇安開通了一個網站,與人分享她的照片和電影。
薇薇安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除了美國本土媒體的報道外,她的照片還出現在意大利、阿根廷和英國的報紙上。然而馬盧夫做的還不僅如此,他寫信給芝加哥文化中心,成就了薇薇安第一個個展“發現薇薇安:芝加哥街頭攝影師”,並於2010年1月在芝加哥文化中心開展;4月,另一個展覽也將在芝加哥的羅素·鮑曼畫廊(Russell Bowman Art Advisory)開幕。隨後是將於秋季問世的攝影集,以及2012年計劃公映的紀錄長片《發現薇薇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