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薄果猴歡喜

鎖定
薄果猴歡喜(Sloanea leptocarpa Diels)是杜英科猴歡喜屬的一種植物,產於中國廣東、廣西、福建、湖南、四川、貴州及雲南。生長於海拔800-1100米山溝、谷地的闊葉林中 [1]  。種子長約1cm,成熟時黑色,假種皮淡黃色,長為種子的一半。花期4~5月,果實9月成熟。
(概述圖來源: [2] 
中文名
薄果猴歡喜
拉丁學名
Sloanea leptocarpa Diels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酢漿草目
杜英科
猴歡喜屬
薄果猴歡喜

薄果猴歡喜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25米;嫩枝被褐色柔毛,老枝禿尋爭。葉革質,披針形或倒披針形,有時為狹窄長圓形,長7-14釐米,寬2-3.5釐米,初時兩面有柔毛,至少在脈上有毛,老葉上面禿淨,下面脈上有毛,脈腋間有毛叢,先端漸尖,基部窄而鈍,側脈7-8對,在下面突起,全緣,幹後常皺褶;葉柄長1-3釐米,稍纖細,被褐色柔毛。花生於當年枝頂的葉腋內,單生或數朵叢生;花柄纖細,長1-2釐米,有柔毛;萼片4-5片;卵圓形,大小不相等,長4-5毫米,寬3-4毫米,有柔毛;花瓣4-5片,長6-7毫米,寬度不等,上端齒狀撕裂,被短柔毛;雄蕊多數,長6-7毫米,有時較短,花絲長3-4毫米,花葯有毛;子房被褐色毛,花柱尖細。蒴果圓球形,寬1.5-2釐米,3-4爿裂開,果爿薄;針刺短,長1-2毫米,有柔毛;種子長約1釐米,成熟時黑色,假種皮淡黃色,長為種子之半。花期4-5月,果實9月成熟。 [5] 

薄果猴歡喜本種提示

薄果猴歡喜線稿圖 薄果猴歡喜線稿圖 [3]
本種的葉形變化較大,從披針形、倒披針形到狹窄長圓形;葉柄的長短不一;花的大小亦頗懸殊。這些變化是和它在多種生態條件下生長和廣泛的地理分佈所形成的結果。陳煥鏞胡先驌錢崇澍等曾根據葉形及大小的差異,分別劃出好幾個種。但在大量標本面前,葉形及其大小表現出連續的過渡類型,以致混淆了種的界線,從而説明它們是不同的生態型和地理變型。此外S. cheliensis Hu, 是未正式發表的異名,曾載於《西雙版納值物名錄》,亦屬於本種。

薄果猴歡喜分佈和生境

分佈於黎平、從江、榕江等地。生長在海拔800~1100m的山溝、谷地的闊葉林中 [1] 

薄果猴歡喜用途

薄果歡喜是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觀果實 [1] 

薄果猴歡喜參考文獻

薄果猴歡喜(新擬)北碚猴歡喜(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圖版8
Sloanea leptocarpa Diels in Notizbl. Bot. Gart. Mus. Berl. 11:214. 1931. M. J. E. Coode in Kew Bull. 38(3): 409. 1983.——S. elegans Chun in Hook. Ic. Pl. t. 3159. 1932; Hu in Sinensia 3:84. 1932——S. austrosinensis Hu ex Tang in Bull. Fan Mem Inst. Biol. 3:308. 1932.——S. tsiangiana Hu in Bull. Fan Mem Inst. Biol. 5: 310. 1934.——S. tsinyunensis Chien in Contr. Biol. Lab. Sci. China Bot. ser. 3(13): 89. 193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