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蕉嶺長潭山歌

鎖定
蕉嶺長潭山歌是蕉嶺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種客家山歌,也是蕉嶺獨有的、民間廣泛流傳山歌種類,在客家山歌中頗具特色、影響深遠。
中文名
蕉嶺長潭山歌
批准時間
2009年03月12日
非遺級別
市級
類    別
傳統音樂
項目編號
Ⅱ-1-3 [1] 
申報單位
蕉嶺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長潭古鎮地處閩粵要衝,從古至今水陸交通發達,商貿物流活躍,文化底藴深厚,客家民風淳樸,山環水繞,風光秀麗,孕育了哀婉纏綿的蕉嶺長潭山歌。
據歷史記載,長潭山歌最早出現在清乾隆年間,語言質樸淺白,意境幽遠。代表作品《長潭行出公王陂》,歌詞詼諧:“長潭行出公王坡,一陣鯽魚一陣鯉。鯉魚唔食叔叔釣,捏撇肚腸丟撇佢。”歌詞通過隱喻和借喻的形式,表現兩方面內容:前兩句描繪了蕉嶺長潭水被微風吹拂時,盪漾出一陣陣漣漪,河水中鯽魚和鯉魚在悠閒地戲嘻;後兩句是用“垂釣”來借喻表現男女青年在追求愛情時的美妙情景。有唱腔上,長潭山歌曲調委婉悠揚,清澈纏綿,以E調(6-3-)為主,裝飾音較多,前倚音、後倚音、波音、上下滑音等難度較大,所以要求演唱者必須要有一定的唱功,並在充分理解歌詞含義的基礎上,帶着深厚的情感,用純正的蕉嶺話來演繹,才能唱出長潭山歌獨特的韻味。
蕉嶺縣把蕉嶺長潭山歌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保護項目,積極開展保護和傳承發展的工作,進行山歌藝術研討和演唱交流,舉辦長潭山歌培訓班,特別是在培養山歌幼苗傳承人上下功夫。蕉嶺縣為了打造長潭山歌品牌,在傳承和普及的基礎上,創作了多首以長潭山歌為基調的民風歌曲:《長潭情歌》、《長潭水》、《長潭明月》等。1995年蕉嶺縣第一屆山歌節、2004年蕉嶺縣第四屆山歌節在長潭鎮舉行,當地歌手踴躍登台獻藝,原生態演唱的長潭山歌,博得了海內外聽眾的好評。2010年,由蕉嶺縣創作的在原版長潭山歌基礎上創新發展的《長潭情歌》參加梅州市第四屆山歌節獲得金獎。由蕉嶺縣培養的青年山歌手和幼苗山歌手演唱原生態長潭山歌雙雙獲得金獎。 [2] 
2009年03月12日,蕉嶺長潭山歌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列入梅州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