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蔣慈莊村

鎖定
蔣慈莊村在歡城鎮駐地西北3.5公里處,三百一十七人,耕地四百畝。蔣氏譜載,蔣氏於明初自山西紅洞縣遷沛縣蔣坑,八世又遷此建村,取名蔣莊。慈氏譜載:嚴嵩招滅族之罪,其外甥李正德怕受牽連,逃此匿居,改姓慈,取名慈莊,逐漸兩莊已連成一片,統稱蔣慈莊村,後又因棗莊礦務局在此建礦命名蔣莊煤礦,蔣慈莊村又稱蔣莊村,蔣慈莊村委駐地。
中文名
蔣慈莊村
地理位置
微山城區的西北部
人均佔有土地
2.9畝
耕    地
820畝

蔣慈莊村簡介

蔣慈莊村隸屬於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歡城鎮管轄,又名蔣莊村,坐落於微山城區的西北部,美麗的微山湖畔東岸,京滬鐵路西鄰,距微山縣城15公里,村內煤炭資源豐富,蔣莊煤礦依此而命名。村有1000餘人。 耕地820畝,人均佔有土地2.9畝。近些年來,在鎮政府的引導下,新建村形成了以甜玉米、大葱、白菜為主的農作物種植體系,由於土地肥沃,甜玉米、大葱等作物不施化肥,品質好,深受消費者青睞。同時,村民自發組織成立特色經濟產業協會,指導農民科學育苗,有計劃地種植,有組織地銷售,使村民嚐到了甜頭。2004年,僅甜玉米紅白葱兩種經濟作物全村收入120多萬元,户均1.8萬元,人均4000多元。(甜玉米畝收入2000元以上,大葱3000元左右)。另外,由於該村靠近電廠和化肥廠,村委會利用農閒季節,組織輸出勞動力就地打工,人均可增收300元。2005年全村共種植早、中、晚甜玉米300畝,紅白葱300畝,小麥100畝,麥後複種白菜100畝。富起來的新建村村民,在種植經濟作物的基礎上,又在種養加結合上下功夫,家家搞圈養,户户建窖池。並在麥收後複種青貯玉米,利用甜玉米秸稈作為青貯原料。該村計劃建設青貯窖池60座,現已建成36座,種植青貯玉米120畝,計劃青貯玉米秸稈60萬公斤,走上以特色經濟為主,農牧結合的致富之路。初步形成了以養殖豬、雞為主的個體經濟體。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蔣莊村兩委十分注重集體經濟的發展,築巢引風,大力拓展工業發展空間,構建工業發展平台,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資工作。藉助政策扶持和地理區位優勢,今後蔣慈莊村在村兩委領導班子的帶動下與經濟建設發展中,將會打造出一個全新的小康村。

蔣慈莊村基礎設施

據統計至2009年,該村已實現通路、通水、通電,無路燈。全村有13户通自來水,無飲用井水的農户,已經不存在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的農户。有13户通電(佔農户總數的100%),不通有線電視,無電視機;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5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5户(分別佔總數的38.46%和38.46%)。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1.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1.1公里。全村無汽車,無拖拉機,無摩托車。全村無沼氣池;無太陽能;無小水窖;無“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2畝,有效灌溉率為7.4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6.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畝。該村農户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無磚混結構住房;無磚木結構住房;有13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無其他結構的住房。

蔣慈莊村文明新村

蔣慈莊村是省級小康示範村、省級衞生村、濟寧市“三無”村、微山縣文明村、微山縣“先鋒工程”建設示範村、微山縣先鋒工程“五好”村黨支部、微山縣“五好”村黨支部等榮譽稱號。2005年投資987多萬元,佔地2000多平方米的村文化活動中心已投入使用,並先後舉辦了多種文體活動,深受廣大羣眾的歡迎。村十分重視文化體育中心建設,配套設施齊全,為豐富羣眾文化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 [1] 
參考資料
  • 1.    由蔣莊村提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