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蔡銀寅

鎖定
蔡銀寅,男,漢族,1985年12月23日出生,河南西華人。理學學士、經濟學碩士、管理學博士。 [1] 
2006年度江蘇省十佳青年學生,共青團江蘇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代表,2008年度中國大學自強之星提名獎,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08屆免試研究生,《江南時報》商學者專欄特約撰稿人。
現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環境環境經濟研究院院長、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特聘專家、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省大氣環境管理類項目首席專家。 [1] 
中文名
蔡銀寅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85年12月23日
畢業院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出生地
河南西華

蔡銀寅個人成就

蔡銀寅 蔡銀寅
2004年9月考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遙感學院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同年末開始自學經濟理論。先後在《制度經濟學研究》季刊、《產業經濟評論》季刊,《中國工業經濟》等經濟學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在《法制日報》、《河南日報》、《南方農村報》、《經濟學消息報》、《人民網》、《光明觀察》、《經濟學家茶座》等發表經濟評論及隨筆20餘篇。2006年因完成經濟學理論專著《交易論》而引發有關“蔡銀寅現象”的教育模式討論。2008年6月第二本學術專著《生產系統理論:一個應用於中國農業生產的調查研究》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大氣污染治理的經濟學方法》獲2018年江蘇省教育教學與研究成果獎(研究類)三等獎 [2]  、江蘇省社科聯2017年度“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獎一等獎 [3] 

蔡銀寅學術成就

蔡銀寅 蔡銀寅
蔡銀寅對新制度經濟學,經濟增長理論發展經濟學國際貿易問題,經濟史以及中國文化有獨到見解,是國內80後比較出色的青年經濟學人。
2016年提出大氣環境資源的經濟學概念,闡述了經濟增長與大氣污染治理平衡發展的思路和大氣環境資源分級管理的基本方法,深化了平衡排放的觀點。 [1]  著有《大氣污染治理的經濟學方法》 [4]  、《中國大氣環境資源報告2018》 [5-6]  等。
2020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張興贏委員、全國人大代表銀燕教授等就“大氣環境資源”概念及相關管理問題提案,引起廣泛關注。 [7-8] 
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
蔡銀寅:《農地規模與經濟效率:地權和交易成本約束下的農業生產及農民的選擇》,制度經濟學研究,2007年第16輯。
蔡銀寅. 大氣環境資源管理:一個基本框架[J]. 氣象科技進展,2020,04:28-36+46. [9] 
蔡銀寅,馬力. 數值化的大氣環境資源——2017年中國大氣環境資源統計與政策建議[J]. 閲江學刊,2018,05:30-40+143. [10] 
Yinyin Cai, Yew-kwang Ng. Part-Peasants: Incomplete Rural–Urban Labour Migration in China[J]. Pacific Economic Review, 2014,19(4) [11] 

蔡銀寅社會服務

研發大氣自然淨化能力實時監測模型(ASPI-Model)、二次污染物生成係數模型(GCSP-Model)、臭氧生成指數模型(GCO3-Model)、大氣環境資源計算平台(AER-Model)等,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學科優勢和中國鐵塔基站優勢相結合,融合大氣污染治理經濟學方法、大氣自然淨化能力指數模型和大氣環境資源統計方法等成果,全國首創“大氣自然淨化能力實時監測”塔站、“大氣環境容量監測”塔站和“污染物區域傳輸邊界哨兵”塔站三種功能的環保監測站,能夠排除氣象影響,準確查找點位周邊排放最大的污染源,能夠計算區域大氣環境容量,制定合理排放計劃,還能夠摸清外來污染物傳輸對本地的影響。 [1]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