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蔡昂

鎖定
蔡昂,字衡仲,號鶴江,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淮安)人。正德丁卯(1507年)領鄉薦第二,。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甲戌科進士第三。除編修,歷官禮部左侍郎兼翰林侍講、翰林學士兼詹事。踢尚書。於嘉靖十九年(1540)八月病逝,卒葬淮安城南包家園,有《頤貞堂稿》。賜祭葬如例,贈禮部尚書
中文名
蔡昂
別    名
鶴江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480年
逝世日期
1540年
職    業
官員(禮部尚書)

蔡昂生平簡介

蔡昂自幼聰明好學,惟一的嗜好就是讀書,但他家境貧寒買不起書,便每每到有藏書的人家去借書來讀,而且一覽成誦。
正德二年(1507)秋,蔡昂與同鄉潘壎、周於德一起赴南京參加鄉試,他與潘都中式了,而且他是第二名,周於德落榜,棄文襲父職從戎,後來官至後軍都督;潘壎第二年連捷成進士,進入仕途,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他卻接連兩科都未考中。到了正德九年(1514)春,第三次應禮部試,考中了第三名,廷試時,也是一甲第三名,即所謂“探花”,當即循例授為翰林院編修。在他之前淮安已出過一名探花,於弘治九年,陳瀾禮部試考中第一,廷試抑為第三,入翰林院為編修。不過,陳瀾祖籍山陽,從其祖父時起已遷入宛平縣了,這一點與蔡昂正好相反。
正德十五(1520)年閏八月,蔡昂得了一場病,他打了個報告,請假回家養病,皇帝同意了。這大概是他當官後第一次回家,在家設宴招待家鄉的親戚賓朋,滿座皆達官貴人和知名人士。著名文學家吳承恩當時才十五歲,與蔡昂沒有親戚關係,但主動求見,以斯文見賞,受到蔡昂的雅遇。二十餘年後,蔡昂逝世,吳承恩為之作誄詞,對這件記憶猶新。他把自己當作蔡昂的門人,將蔡昂比作中子王通和靖節先生陶淵明,自己則以薛收、顏延年的身份,在詞中表彰蔡的文章道德。他將自己這次見賞於蔡昂的事比成是“登龍識李”②。可以想見,吳承恩在蔡府席上肯定也有一段精采的敏捷、機智的應對。試想,許多人奔走蔡門,以一接談、一賭面為榮而不得,而一個未被邀請的兒童竟能登上探花郎的席上,並受到“見賞”、“雅遇”,這可見吳承恩的早慧,更可見蔡昂才識。
正德十六年三月,明武宗去世,明世宗登極,十一月命令纂修明武宗實錄,蔡昂參加這項工作。到了嘉靖四年(1525)六月,實錄修成,推功進官右春坊右贊善。嘉靖八年(1529)四月,纂修《大明會典》,蔡昂被任命為催纂官,後又升任侍講學士。十一年(1532)三月,大試天下舉子,又被任命為殿試讀卷官。
蔡昂於正德二年(1507)考中鄉試第二名。正德九年(1514)會試、殿試皆第三名,授翰林編修。嘉靖四年(1525),以修《武宗實錄》成,升右春坊右贊善。嘉靖十一年(1532),同纂《大明會典》,升翰林侍講學士,充日講官。不久,因失誤日講,降為湖州府通判。第二年,又應召復職。
嘉靖十一年(1532),四川巡按御史宋滄,獲白兔於梁山縣,進獻給世宗。禮部請翰林官員寫詩慶賀,於是,吏部尚書汪,侍講學士蔡昂獻詩,禮部尚書復言等獻頌,均得到世宗的褒獎,只有侍講學士郭維藩以獻賦忤旨,被革職閒住。此後,各地撫鎮重臣,紛紛以貢瑞取媚皇上,而宋滄也因此得一雅號“白兔都御史”。
嘉靖十二年(1533),河南撫臣吳山於靈寶縣獲得一隻白鹿,進獻給世宗及兩宮。世宗命諸文臣寫詩賦慶賀。蔡昂便寫了一篇《瑞鹿賦》,古博典麗,大受世宗讚賞,一時膾炙士林。 [1] 
嘉靖十四年(1535),蔡昂被任命為會試的試官,三月舉行廷試,他又被任命為讀卷官。十五年七月,順天府尹劉淑相在政治鬥爭中失敗被撤職。因為前些時候陪同皇帝謁陵時,劉曾邀請廖、蔡等人遊銀山寺,共論時事。在追究劉淑相時候將這件事抖了出來。蔡昂被處奪俸一月。八月初六,皇帝命令郭勳代替他祭祀社稷壇,蔡昂參與陪祀。二十,決定將歷朝實錄、寶訓收藏於新建的皇史宬(即神御殿,在故宮東南),命令蔡昂等充奉藏訓錄官。二十七,奉藏完畢,賜有功之臣宴於謹身殿(故宮前三殿最後一殿今名保和殿),頒賞羣臣,蔡昂獲銀三十兩,芝絲三表裏,羅衣一襲。九月,因為重錄列聖訓錄成,蔡昂升為翰林院學士,並給與四品官員的服色。因為翰林院學士僅為五品,給四品服是屬於特別獎勵;有點象今天任下級官而又相當於上一級官級別的樣子。十六年(1537)二月,蔡昂升任禮部右侍郎(正三品),仍然兼翰林院學士,負責日講如故。八月,在祭祀社稷壇活動中,再次充當陪祀官。
嘉靖十七年(1538)十月,天上出現祥瑞的雲彩,羣臣表賀,蔡昂等作《景雲賦》呈獻給皇帝,皇帝命付史館收藏。十一月,冬至,祭祀圓丘,蔡昂充當引導官。
嘉靖十八年(1539)二月,冊立皇太子,置東宮官僚,蔡昂被任命兼任詹事府府丞。五月,以冊立太子,覃恩天下,蔭蔡昂子應炎為國子生。同治《山陽縣誌》卷九記載,蔡昂另有一子應甲,亦以恩蔭官南京後府經歷,不知是在何時。就在這時,他奉命到鳳陽釋放高牆內囚禁的有罪宗人,大概也是冊立太子的恩典。蔡昂正好可以回家一趟。他從鳳陽回淮時路過浮山,登山作七律二首,題為《夏五月還自中都舟行登浮山二首》,其一雲:
浮山半出淮水頭,園峯延合抱深幽。桑麻沃垠連千頃,金碧禪林擅一丘。向處漁樵參法侶,有時鐘磐落滄洲。斜陽長伴人來往,誰向沙邊一系舟。詩中已透露出他的暮氣。
蔡昂回到淮安,正好趕上嘉靖皇帝母親的靈柩運送湖北安陸安葬途經淮安。淮安的大小官員紛紛到河邊接送,作文祭奠。蔡昂是禮部侍郎,更是少不了要祭奠的;但他懶得於,便讓他的得意門生吳承恩代勞了。吳承恩代他作了一篇《祭章聖皇太后梓宮文》(見《射陽先生存稿》卷之三)應付了事。蔡年已五十九歲大概無心再求官了,決心歸田。九年,在考察官員時他上表乞罷,但皇帝沒有同意他的要求。
十九年(1540)二月,朝廷決定推升蔡昂任吏部右侍郎,因皇帝沒批准而罷,到了七月,才升為禮部右侍郎。八月二十三日,因病卒子北京,終年六十歲,贈禮部尚書,賜祭葬如例。
第二年,他的靈柩從北京運回淮安,葬在淮安城南包家圍,地在今建淮鄉境內。 [1] 

蔡昂史籍記載

蔡昂寬弘大量,風度嚴整,曾任鄉試主考官一次,會試同考官三次。在翰林史館,侍經筵近三十年,累官至禮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於嘉靖十九年(1540)八月病逝。賜祭葬如例,贈禮部尚書

蔡昂作品一覽

著有《頤貞堂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