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蔡布穀

(中國藝術家、教育家)

鎖定
蔡布穀,“四象合一”國際知名藝術家、教育家,以“一畫一字一器”為創作領域, 蔡布穀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香港藝術發展局視覺藝術顧問,中華文化藝術聯合會執行主席,國際著名藝術雜誌《收藏天地》主編,香港中文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知名高校客座教授 [1] 
作品《香港樂章》作為中國香港藝術界的標誌,展示在香港國際機場,受到國內外藝術大師的讚譽 [1]  。作品《連接》2008年代表香港作品伴飛“神七”,遨遊太空 [2] 
中文名
蔡布穀
外文名
KuKuChai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畢業院校
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
職    業
藝術家、教育家
出生地
中國南京
代表作品
《香港樂章》
《香江華彩》
《連接》
性    別

蔡布穀個人簡介

蔡布穀 蔡布穀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香港藝術發展局2000年至2018年視覺藝術界藝術顧問及項目審批專員
中國文化部文韻國華書畫院海外首任秘書長
國際著名藝術雜誌《收藏天地》主編
香港政府藝術發展局《視覺藝術》雜誌主編
中國日報(亞太版)藝術主編
香港大公報高級編輯、主編
國家《藝術一帶一路》項目首席藝術家、藝術大使
香港中文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新疆師範大學、深圳大學等高校客座教授 [1] 

蔡布穀人物生平

出生於中國“六朝古都”南京,自幼隨父親著名畫家蔡知新啓蒙學畫,四歲始多幅作品刊載兒童雜誌《小朋友》,自此立志繪畫。1979年考入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1983年畢業並獲文學士學位,其後任美術學院教師。同時隨著名書法家尉天池學習書法。
國際知名女畫家蔡布穀在山水、花鳥畫上的探索軌跡和創新藝術之特色,無疑會給從藝者很好的啓示和激勵。
1990年,蔡布穀衝破國內文藝界仍然保守固我的形式,以企求開拓新的藝術生涯、探索中國畫的革新之路,隻身投奔到東西方文化交融的重心、商業都會香港。
當蔡布穀踏進香港城市的生活環境,這個中西文化藝術的融匯之地,令她為之驚歎而激動不已。首先是這個號稱“東方明珠”的現代都市景觀,那種超常的繁華,輝煌燦爛的色彩和氣象,使她大開眼界而心頭豁然洞明。她感到中西文化藝術融匯的契合點,不在形式而在神意。
《春山初曉》1999年第九屆全國美展優秀獎;
《空谷清流》2004年第十屆全國美展優秀獎;
《四季如歌》2009年第十一屆全國美展;
《香港.香港》2014年第十二屆全國美展
香江華彩 香江華彩
《香江華彩》2006年入選全國首屆城市山水畫展並收藏;
《五色祥雲》2008年入選全國第十四屆花鳥畫展並收藏;
《連接》2008年代表香港作品隨神州七號遨遊太空;
《天路》2008年入選深圳第六屆國際水墨雙年展 [1] 
香港中文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新疆師範大學、深圳大學等高校客座教
授。
2011年接受香港國際機場委託,為一號機場大樓創作《香港樂章》是唯一展示在香港國際機場的藝術作品,受到國內外藝術大師的讚譽;

蔡布穀主要作品

《香港樂章》中西文化融合的標誌,“四象合一”的代表作
《香江華彩》,陳列在中國香港政府禮賓府
《熾烈》、《璀璨》,長期懸掛在香港政府駐倫敦辦事處。
《連接》2008年代表香港作品伴飛“神七”,遨遊太空整個畫幅雖然長寬只有68釐米,但表達的卻是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在全球傳遞後又飛繞太空這樣一個主題。

蔡布穀獲獎記錄

作品集
作品集(22張)
《春山初曉》1999年第九屆全國美展優秀獎;
《空谷清流》2004年第十屆全國美展優秀獎;
《四季如歌》2009年第十一屆全國美展;
《香港.香港》2014年第十二屆全國美展
《香江華彩》2006年入選全國首屆城市山水畫展並收藏;
《五色祥雲》2008年入選全國第十四屆花鳥畫展並收藏;
《連接》2008年代表香港作品隨神州七號遨遊太空;
《天路》2008年入選深圳第六屆國際水墨雙年展 [3] 

蔡布穀藝術成就

2011接受香港政府邀請,代表香港,藝術作品在倫敦肯辛頓宮展出並作歐洲巡展;
2015年由榮寶齋主辦的《布穀聲聲——蔡布穀個展》轟動海內外,獲得國內外藝術界高度評價;
中菲藝術家聯合畫展 中菲藝術家聯合畫展
2015年,任中國藝術代表團團長出訪朝鮮;
2016年,蔡布穀美術館(深圳藝術碼頭)落成開館;
2016年,任中國藝術代表團團長出訪泰國;
2017年,任中國代表團團長再次出訪朝鮮、荷蘭;
2018年,任中國藝術代表團團長出訪緬甸;
2018年沙田布穀荷塘立項;
2018年湖南蔡布穀大師樓落成開館 [4] 
2019年。蔡布穀參加中菲藝術家聯合畫展在深圳舉辦,畫出了中菲兩國民 眾人與自然關係的共同心聲,畫出了中菲民眾友誼的橋樑,畫出了中菲兩 國共商、共建、共享的美好未來 [5] 

蔡布穀主要成就

蔡布穀繪畫的探索軌跡和創新成就
香港樂章 香港樂章
藝術在於創造,源於生活須高於生活,以情意御景、遷想妙得、得意忘象。為此這位擅長山水、花鳥的青年女畫家,便努力體察、描繪起香港的獨特都市景觀。二00五年她創作的香港都市彩墨畫《香江華彩》可謂是其代表作。她從香港太平山上俯瞰取景,來描繪為人們樂道的香港最美的城市景象。她選擇清晨朝霞與霧氣籠罩中的香港景色的神奇與藝術美。這也正是她能更巧妙而充分地發揮繪畫技巧,描繪其水、色、光、氣互相交融、隱現,閃爍迷濛和沉雄燦爛的藝術效果和特色。這幅作品,更好地融合了油畫、水粉水彩畫的某些特點和技巧,可謂是中西繪畫結合相得益彰而渾然一體的傑作,它淋漓盡致地表現出香港都市雄麗璀璨,蒼茫坦蕩的景象。因此博得了社會廣泛的好評。
蔡布穀也愛畫荷花,其創作並不在於一花一葉的形神描繪,而是着意於荷塘整體景象和氣韻的表現。如她的作品《滿池蓮葉四處風》,着眼在大風中荷塘那搖曳翻動的荷花景象,不勝風力的嬌豔荷花和蜻蜓,隨風亂舞,以潑彩寫出的荷葉,粗豪蓬勃,使畫面顯出一派混沌磅礴,清新華麗的氣象。另外如《夏風十里送荷香》、《荷塘月夜送薰風》及新近創作的一系列荷花作品,着力描繪的是荷塘渾莽雄放、清麗勃茂的景緻。其風格已十分鮮明,嬌豔灑脱的荷花與潑彩造成的粗豪蓬勃荷葉之互相映襯中,造成畫面粗細筆調、濃淡色彩和動靜景緻的強烈對比,產生一種熱烈奮發、豪邁激越的情調和雄放激盪的氣派。其新奇獨特的畫風,令人觀後,難以淡忘。
蔡布穀藝術創作的主要成就是在她的山水畫上,這是他探索、創新的重點所在。她的探索是艱辛的,執着的個性,驅使她如杜甫所云:“語不驚人死不休”。創新在於獨創性,而富有個性的獨創又不能脱離傳統性和時代性。蔡布穀的山水畫氣象博大,構圖嚴謹,層次豐富,詩意濃厚,非一般閏秀之作,既有厚重、豐富、流滿北方陽剛之氣,又有輕靈、冷逸、淡雅的南風特色,成為香港這片南國之地藴含北方畫風的獨立形態。
從蔡布穀山水畫的探索軌跡看,有一個從傳統到現代、從寫實到寫意、從有我到無我,從物我交融到物我兩忘、再逐步走向以無為本、得意忘象、神超理得的過程。這是一個由低級走向高級、由外而內、由有而無的飛躍過程。觀蔡布穀的畫,她有一個探索的過程,如作品《最愛秋山霜後紅》、《空谷清流》、《雲壑飛流》、《萬里見風煙》等,非常講究形意、景象,其境界雄放坦蕩、筆調嫺熟清潤、用墨用色還吸取了日本畫的烘染之法,顯得淡雅秀潤。畫面的格調清新雄放、恬靜淡逸。
她赴新疆考察,創作了新疆印象組畫:《火焰山之一》、《天池之二》的系列作品,標誌着她藝術創新的大轉折,從而擺脱了過去創作以有為本、物我交融、形意並重之路向,走上了以無為本、物我兩忘、隨情儘性、惟意氣、情趣、韻味為先的創作階段。如天池組畫,她着意在清冷、靜逸的境界與情調上下功夫。筆調之純雅、用色之清逸,景象之深沉淡遠,境界之靜謐悠深,充分表現了天池的獨特景象和境界;而火焰山組畫,着意在熱烈、湧動、奮發的境界與情調上下功夫。其筆調奔放,大刀闊斧、力雄氣盛,用色以大潑墨大潑彩之法為之,淋漓酣暢,惟意氣所到,激情澎湃,其景象是山也、火也、煙也、氣也、混混沌沌、雄麗恢宏、洶湧奔騰。其境界之沉雄渾莽、奔湧磅礴、令人觀後驚心動魄、憾嘆叫絕。這是一種得意忘象的無象之象、無形之形,是神、情、理、趣的整合坦露,已達至暢神適意、盡情成趣的藝術境界。
總之,蔡布穀對藝術創新的執着和不倦探索的精神,使得其藝術達至理想境地,也是她賴以成功的基礎。
[6-8] 
作品賞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