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蔡天錫

鎖定
蔡天錫 男,1938年7月27日出生。畢業於大連工學院物理化學工程系,教授,工學博士,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院長,日本東京大學、英國皇家研究院、倫敦大學學院訪問學者。主要業績:從事雜多酸特性及其催化作用天空20餘年,在巴豆醛氧化為呋喃低級烯烴與醋酸直接酯化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開發成功了"四氫呋喃合成PTMG工藝"。 [1]  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1月19日逝世,享年82歲。 [1] 
中文名
蔡天錫
出生日期
1938年7月27日
逝世日期
2020年11月19日
畢業院校
大連工學院
性    別

蔡天錫人物經歷

工學博士、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曾任化工學院院長(1993.10-1997.5)。
現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評議組成員,並任國家人事部博士流動站專家評審組成員。
1962年畢業於大連工學院物理化學工程系。1979年-1981年,
1988年赴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學習和研究催化化學,由東京工業大學授予工學博士學位。
1994年在英國皇家研究院(The Royal Institution of Great Britain)和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訪問研究。

蔡天錫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固體酸鹼催化、還原及氧化催化研究,進行新催化劑和新催化反應技術的開發。

蔡天錫主要貢獻

另成功開發了辛烯、壬烯、十二烯的合成工藝及"固載化三氯化鋁催化劑的製備"。具有較重要的經濟意義。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近60篇。
對雜多酸催化作用的研究在巴豆醛氧化制呋喃的反應作了開創性的研究,由四氫呋喃制聚氧四甲撐二醇(PTMG)項目列入科技部“九·五”攻關,與煙台氨綸股份公司共同努力,勝利完成100噸PTMG/年中試,此項目通過國家科技部鑑定和技術驗收。低級烯烴與醋酸直接酯化方面也取得有重要意義的成果,從碳四混合物中除去微量異丁烯方法的研究獲中國發明專利;研製成功三氯化鋁固載化催化劑,其對異丁烯低度聚合具有很高活性和良好穩定性,通過中國石化鑑定,因具有實用前景而受到多方關注。
發表論文60餘篇,已培養出博士生3名,碩士23名。 近年發表得主要論文有:
1. “有機合成雜多酸催化應用研究十九年”(《大連理工大學學報》,1999,39(2):208-213 );
2. “Studies of a New Oligomerization Catalyst Derived from Nickel Sulfate”(《Catal.Today》,1999,51:153-160 );
3. “Liquid Phase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Furfural on Raney Nickel Modified by Impregnation of Salts of Heteropolyacids”
(《Appl. Catal. A:General》,1998,171:11-122);4. “A Study on Structure Suitability of Immobilized Aluminum Chloride Catalyst for Isobutene Polymerization”(《Catal.Today》,2001,69:291-296)。另有4項發明中國專利。
主要學術論著
NiSO/r—Al2O3對低級烯烴齊聚反應的催化作用
三氯化鋁固載化的新方法

蔡天錫獲獎記錄

對負載型硫酸鹽系列高活性烯烴齊聚催化劑進行了開創性研究,其中PC-1催化劑的1000噸丙烯/年中試取得成功,獲中國石油科技進步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