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蔡元培坐像

鎖定
《蔡元培坐像》是中國現代雕塑的開拓者劉開渠先生晚年最具代表的作品,完成於1987年,是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重要的藏品之一。曾榮獲全國城市雕塑最佳作品獎。
劉開渠曾幾次為蔡元培先生塑像,以表達感激和崇敬之情。坐落在中央美術學院校園中的這尊《蔡元培坐像》是以城市户外雕塑為目的而設計創作,它莊嚴靜穆,造型嚴謹,渾然一體。 [1] 
中文名
蔡元培坐像
作    者
劉開渠
創作年代
1987年
分    類
當代藝術
作品類型
雕塑
材    料
鑄銅
尺    寸
縱138cm,橫195cm,高270cm
現收藏地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蔡元培坐像藝術賞析

雕塑的蔡元培先生着簡樸中式長袍、西式長褲,皮鞋,衣着的塑造顯露出這位中國近代教育的先驅集中西文化的大儒風範;他正襟端坐,左手捧書卷一冊,右手停留在卷本之上,似有所思索;頭部上抬,嘴頜微抿顯堅韌之貌,目眺遠方似有所希冀。整件作品在寫實的風格中巧妙地利用形體和長袍的轉折,保持了整體上的體與面關係,它將西方雕塑的寫實傳統和中國人文精神相融匯,頗具超拔於形態的單純之美。
《蔡元培坐像》細節圖

蔡元培坐像創作背景

《蔡元培坐像》完成時間為1987年,但其淵源卻可追溯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劉開渠自北京美術學院畢業後,有幸得到了倡導“美育”的傑出教育家蔡元培的提攜,派其前往法國學習雕塑。24歲的劉開渠入學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開始專攻雕塑。他在海外近6年,但心掛國內動盪不安的局勢,後來蔡元培來信請其回國為發展中國雕塑事業擔起重任。他毅然回國,於1933年夏季抵達上海,次日便去拜訪蔡元培,蔡元培當時説:“希望今後你為中國雕塑開創一條新路子,擔負起雕塑教育工作。”這一希冀貫穿了劉開渠之後的藝術道路。他在中國現代雕塑教學起步和發展的重要時期,培養了一批批人才;在抗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的艱苦歲月裏,他飽含深情,塑造了眾多為國為民的英雄形象,以激發國人的愛國熱情和抗戰鬥志;再到解放後的五、六十年代,領導一批優秀的中國現代雕塑家共同創作大型紀念碑,佇立於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便是極有代表性的傑作;而到了晚年呢,劉開渠先生則高度關注並有力推動了中國城市雕塑的發展,《蔡元培坐像》便是劉開渠先生户外紀念雕塑的代表作。

蔡元培坐像藝術家簡介

劉開渠(1904—1993),安徽蕭縣人。1927年畢業於國立北京藝術專門學校油畫系。曾經創作了《淞滬戰役陣亡將士紀念碑》、《勝利渡長江解放全中國》等一系列雕塑作品。1929年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雕塑系學習。1959年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主持第二期雕塑研究班。1978年主持第三期雕塑研究班。1963年至1993年,任中國美術館館長。擔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一、二、三、四屆副主席、全國城市雕塑規劃組組長。
2018年校慶,為配合中央美術學院校史館開館,劉開渠家屬將此尊《蔡元培坐像》捐獻給中央美術學院。

蔡元培坐像社會評價

劉開渠先生創作《蔡元培坐像》時已是耄耋之年,他在雕塑時固然如青壯年時期多次創作《蔡元培像》一般,將感激先生之提攜全部雕鑿入人像之中;但不同的是,踏過六十餘年的藝術之路,被灌注入人像之中的更有中國現代雕塑教學的豐碩,民族雕塑的魂魄,城市雕塑的蓬勃。而這一切均生髮於倡導以“以美育代宗教”並推崇現代雕塑教育的蔡元培先生。時間長河跨越逾百年,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提出了“加強美育”和“弘揚中華美育精神”這兩個時代命題,為中國美術教育和美育的時代發展指明瞭新的方向。這件作品讓我們回望百年,蔡元培力主“美育”,鼓勵並培養了中國第一批滿腔熱血的年輕人以紮實的創作和民族的情懷共同書寫了中國現代雕塑開端的重要篇章;它也勢必將見證“新時代中國美育”發展的下一個百年。
參考資料